第六章 情定水川湖
關燈
小
中
大
不認兒子;富貴了,連親戚都很畏服。
人活在世上,對于權勢地位,怎麼能忽視呢? 蘇秦說的對,人活在世上,對于權勢地位,怎麼能忽視呢?我讀了那麼多書,直到現在才明白這個道理,真是個大傻瓜。
現實的冷酷、殘忍、無情和冰冷,與儒學所描繪的世界相差太遠了。
有很多時候,我指責别人是死讀書,讀死書,有時候,我自己又何嘗不是呢?權勢有兩種用途,一是救國救民,二是保護自己。
首先要保護自己,然後才能救國救民。
據說,法家的另一個弟子李斯,學成臨别荀子,直言不諱地說,人生在世,最恥辱的就是卑賤,最悲哀的就是窮苦。
久處卑賤之位,飽受窮困之苦,還要做出一副不屑于名利富貴的清高樣子,這樣的讀書人不過是書呆子而已。
以前,我對李斯的這種言行十分痛恨和不齒,如今一想,他頗有幾分道理。
我生在官宦之家,錦衣玉食,身在淮江書院,萬人仰慕,沒有受過屈辱和壓迫,當然理解不了蘇秦和李斯這樣的貧家子弟想出人頭地的欲望,如今,我和他們有了類似的遭遇,才覺得,他們應該有這樣的欲望,任何一個血性男兒都應該如此。
其實,這種欲望有什麼可指責的呢?隻要是人,就可以有這樣的欲望。
一個人完全做到了儒學的種種理想和規範,那他就是神,而不是人。
李斯有什麼不好,他畢竟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了幾百年各諸侯國相互殘殺的局面,功莫大焉,功莫大焉啊。
看一看天下的讀書人,有幾人能比得上他。
有多少讀書人無力謀到權勢,就裝做出一副不屑于權勢的樣子,這太虛僞,太自欺欺人,太可悲,太可憐了,這是無能的表現。
我周公謹可不能做那種人,我要讓小喬和天下人都看看,我周公謹是個強者,是個英雄。
自此,周瑜就以從未有過的刻苦和艱辛開始讀書。
每日天亮之時,周瑜已經将一本書背了兩遍。
上午,他讀兵法。
下午,讀史學。
晚上則奮筆疾書,直至萬家燈火皆熄。
當家裡人醒來時,他在讀書,當家裡人都進入夢鄉時,周瑜還在讀書,仿佛他從來都沒睡過。
為了讓周瑜潛心讀書,喬夫人每隔七天,才讓小喬來一次周家。
眼見周瑜越來越消瘦,小喬和周家的人都十分擔心。
“周郎,你大病初愈,不要太累了,萬一累病了怎麼辦?” 周瑜伸了一個懶腰:“我早就說過,讀書和思考是一件很有趣的遊戲。
當你讀書的時候,你就是在和古時的聖賢們對話,與人類最偉大的人在交流,你會熱血沸騰,會流連忘返,會全然忘我,會神思飛揚,你說我會得病嗎?” “精神再好,也不能完全彌補身體的消耗,周郎,你還是要注意休養啊。
” “休養?我怎麼會不想呢。
但我要在一年之内将我義父送給我的兩本書背得滾瓜爛熟,悟深悟透,再在精研史學的基礎上,寫一本名叫《兵家謀鑒》的書,然後我就去從軍。
四年之後,我一定能出人頭地,回來娶你……” 小喬伸手堵住了他的嘴。
“周郎,别把我娘的話都當真,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 冬天的深夜十分寒冷,書房裡的火熄滅了,周瑜仍然不肯休息,腳底在冰涼中苦挨,夜夜如此,涼氣就慢慢浸入五髒,再加上他用腦過度,睡眠極少,又咳嗽起來。
這可把周夫人吓壞了,她吃過晚飯就在書房裡陪讀,火盆一滅,就逼着他上床睡覺。
冬天過去後,周夫人總算稍稍寬心,想不到周瑜上午讀書時,身體無恙,一到下午讀書時,雙頰就泛起病态的潮紅,還發熱,夜裡再讀書時,不僅臉紅發熱,兩邊的太陽穴也疼了。
周夫人吓壞了,央求他:“兒啊,不要再讀了,娘求求你了。
我真擔心你會累死的。
” “娘,我沒事,你千萬不要告訴小喬。
” 有時候,周瑜的飯量大得驚人,有時候又小得驚人,令周家的人提心吊膽,坐卧不安。
周瑜隻用了半年時間,就将兩年的遊曆記錄整理出來了,将《孫子兵法诠注》和孫堅曆次行軍作戰的記錄總結倒背如流,并領悟于胸。
後半年,周瑜就把大部分心血花在那本《兵家謀鑒》的撰寫上了,書看得少了,更多的是思考。
在任何交戰的雙方之間,都有第三股力量存在,并被共有,這就是自然之力,如風、水、火、林、山、雨、河、江、雪等等。
誰能有效地運用這些自然之力,又能阻止被敵人利用,誰的勝算就最大。
兵戰的最佳境界就是運用自然之力打擊敵人。
人力有限,自然之力無限,用無限之自然力,攻擊有限之人力,往往能産生驚人的效果。
這個原則的内涵是無窮大的,全在于用兵者的挖掘。
天地萬物都應該是兵,都應該沖鋒陷陣。
自然之力無窮盡,運用手段也無窮盡,但總有一些原則可以遵循。
自然之力的存在和變化是有規律的,用兵者一定要研究并利用這些規律。
在所知所識的自然之力中,用兵者最容易掌握和控制的是火。
隻有火這種自然力能随身攜帶,随時能用它攻擊敵人,且殺傷力極大。
令周瑜對火産生敬畏和恐懼的是旅途中的一次見聞。
那一天,他在冀州的中山國境内,正趕上官府殺人。
被殺的是一個秀美的少女,名字他想不起來了,隻記得姓王。
罪名是她殺了一百六十五人,殺傷二百八十人。
周瑜開始覺得可笑,看她弱不禁風的樣子,連刀都舞不起來,怎麼會殺死殺傷那麼多人呢?一問才知道,她用的是火。
一個叫王南的惡霸想娶王小姐為妾,屢次被拒,惱羞成怒,就勾結一夥強盜殺了王小姐全家。
王小姐那天出門,才得以幸免。
王小姐為了複仇,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裡,把王南家的柴房點燃了。
柴房在大院的東側,那天正好是東風,火勢迅速就不可收拾了,豪華的王家大院被燒成一片廢墟,王家幾十口人全都葬身火海,但火速并沒有停,繼續向西燒,村西方的人家全都被燒成焦碳。
周瑜往北又走了兩天,正好經過王家村,目睹了半個村莊所有生機勃勃的東西都被毀滅了。
那一幕場景,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一生都不會忘。
周瑜閉門讀書,足不出戶,卻請小喬、周侬積極地和來往的客商打交道,了解到時局的變化,密切注意洛陽、江東和巴蜀三大戰區的情況。
在洛陽戰區,司徒王允策反了董卓的義子呂布,誅殺了董卓。
董卓死後,王允把持了朝政,他性情剛直方正,嫉惡如仇,又居功自傲,殺了曠世奇才蔡邕,因此部屬們對他都不太擁護。
董卓的部将李鶴和郭汜趁機興兵作亂,王允戰死,朝廷又落入李鶴和郭汜之手。
在巴蜀戰區,魯恭王劉餘的後人劉焉被任命為益州牧。
他到了益州後,暗中策劃獨立。
沛國人張魯從他祖父張陵創立五鬥米道以來,世代信奉,遷到蜀地居住。
張魯的
人活在世上,對于權勢地位,怎麼能忽視呢? 蘇秦說的對,人活在世上,對于權勢地位,怎麼能忽視呢?我讀了那麼多書,直到現在才明白這個道理,真是個大傻瓜。
現實的冷酷、殘忍、無情和冰冷,與儒學所描繪的世界相差太遠了。
有很多時候,我指責别人是死讀書,讀死書,有時候,我自己又何嘗不是呢?權勢有兩種用途,一是救國救民,二是保護自己。
首先要保護自己,然後才能救國救民。
據說,法家的另一個弟子李斯,學成臨别荀子,直言不諱地說,人生在世,最恥辱的就是卑賤,最悲哀的就是窮苦。
久處卑賤之位,飽受窮困之苦,還要做出一副不屑于名利富貴的清高樣子,這樣的讀書人不過是書呆子而已。
以前,我對李斯的這種言行十分痛恨和不齒,如今一想,他頗有幾分道理。
我生在官宦之家,錦衣玉食,身在淮江書院,萬人仰慕,沒有受過屈辱和壓迫,當然理解不了蘇秦和李斯這樣的貧家子弟想出人頭地的欲望,如今,我和他們有了類似的遭遇,才覺得,他們應該有這樣的欲望,任何一個血性男兒都應該如此。
其實,這種欲望有什麼可指責的呢?隻要是人,就可以有這樣的欲望。
一個人完全做到了儒學的種種理想和規範,那他就是神,而不是人。
李斯有什麼不好,他畢竟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了幾百年各諸侯國相互殘殺的局面,功莫大焉,功莫大焉啊。
看一看天下的讀書人,有幾人能比得上他。
有多少讀書人無力謀到權勢,就裝做出一副不屑于權勢的樣子,這太虛僞,太自欺欺人,太可悲,太可憐了,這是無能的表現。
我周公謹可不能做那種人,我要讓小喬和天下人都看看,我周公謹是個強者,是個英雄。
自此,周瑜就以從未有過的刻苦和艱辛開始讀書。
每日天亮之時,周瑜已經将一本書背了兩遍。
上午,他讀兵法。
下午,讀史學。
晚上則奮筆疾書,直至萬家燈火皆熄。
當家裡人醒來時,他在讀書,當家裡人都進入夢鄉時,周瑜還在讀書,仿佛他從來都沒睡過。
為了讓周瑜潛心讀書,喬夫人每隔七天,才讓小喬來一次周家。
眼見周瑜越來越消瘦,小喬和周家的人都十分擔心。
“周郎,你大病初愈,不要太累了,萬一累病了怎麼辦?” 周瑜伸了一個懶腰:“我早就說過,讀書和思考是一件很有趣的遊戲。
當你讀書的時候,你就是在和古時的聖賢們對話,與人類最偉大的人在交流,你會熱血沸騰,會流連忘返,會全然忘我,會神思飛揚,你說我會得病嗎?” “精神再好,也不能完全彌補身體的消耗,周郎,你還是要注意休養啊。
” “休養?我怎麼會不想呢。
但我要在一年之内将我義父送給我的兩本書背得滾瓜爛熟,悟深悟透,再在精研史學的基礎上,寫一本名叫《兵家謀鑒》的書,然後我就去從軍。
四年之後,我一定能出人頭地,回來娶你……” 小喬伸手堵住了他的嘴。
“周郎,别把我娘的話都當真,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 冬天的深夜十分寒冷,書房裡的火熄滅了,周瑜仍然不肯休息,腳底在冰涼中苦挨,夜夜如此,涼氣就慢慢浸入五髒,再加上他用腦過度,睡眠極少,又咳嗽起來。
這可把周夫人吓壞了,她吃過晚飯就在書房裡陪讀,火盆一滅,就逼着他上床睡覺。
冬天過去後,周夫人總算稍稍寬心,想不到周瑜上午讀書時,身體無恙,一到下午讀書時,雙頰就泛起病态的潮紅,還發熱,夜裡再讀書時,不僅臉紅發熱,兩邊的太陽穴也疼了。
周夫人吓壞了,央求他:“兒啊,不要再讀了,娘求求你了。
我真擔心你會累死的。
” “娘,我沒事,你千萬不要告訴小喬。
” 有時候,周瑜的飯量大得驚人,有時候又小得驚人,令周家的人提心吊膽,坐卧不安。
周瑜隻用了半年時間,就将兩年的遊曆記錄整理出來了,将《孫子兵法诠注》和孫堅曆次行軍作戰的記錄總結倒背如流,并領悟于胸。
後半年,周瑜就把大部分心血花在那本《兵家謀鑒》的撰寫上了,書看得少了,更多的是思考。
在任何交戰的雙方之間,都有第三股力量存在,并被共有,這就是自然之力,如風、水、火、林、山、雨、河、江、雪等等。
誰能有效地運用這些自然之力,又能阻止被敵人利用,誰的勝算就最大。
兵戰的最佳境界就是運用自然之力打擊敵人。
人力有限,自然之力無限,用無限之自然力,攻擊有限之人力,往往能産生驚人的效果。
這個原則的内涵是無窮大的,全在于用兵者的挖掘。
天地萬物都應該是兵,都應該沖鋒陷陣。
自然之力無窮盡,運用手段也無窮盡,但總有一些原則可以遵循。
自然之力的存在和變化是有規律的,用兵者一定要研究并利用這些規律。
在所知所識的自然之力中,用兵者最容易掌握和控制的是火。
隻有火這種自然力能随身攜帶,随時能用它攻擊敵人,且殺傷力極大。
令周瑜對火産生敬畏和恐懼的是旅途中的一次見聞。
那一天,他在冀州的中山國境内,正趕上官府殺人。
被殺的是一個秀美的少女,名字他想不起來了,隻記得姓王。
罪名是她殺了一百六十五人,殺傷二百八十人。
周瑜開始覺得可笑,看她弱不禁風的樣子,連刀都舞不起來,怎麼會殺死殺傷那麼多人呢?一問才知道,她用的是火。
一個叫王南的惡霸想娶王小姐為妾,屢次被拒,惱羞成怒,就勾結一夥強盜殺了王小姐全家。
王小姐那天出門,才得以幸免。
王小姐為了複仇,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裡,把王南家的柴房點燃了。
柴房在大院的東側,那天正好是東風,火勢迅速就不可收拾了,豪華的王家大院被燒成一片廢墟,王家幾十口人全都葬身火海,但火速并沒有停,繼續向西燒,村西方的人家全都被燒成焦碳。
周瑜往北又走了兩天,正好經過王家村,目睹了半個村莊所有生機勃勃的東西都被毀滅了。
那一幕場景,深深地刻在他的腦海,一生都不會忘。
周瑜閉門讀書,足不出戶,卻請小喬、周侬積極地和來往的客商打交道,了解到時局的變化,密切注意洛陽、江東和巴蜀三大戰區的情況。
在洛陽戰區,司徒王允策反了董卓的義子呂布,誅殺了董卓。
董卓死後,王允把持了朝政,他性情剛直方正,嫉惡如仇,又居功自傲,殺了曠世奇才蔡邕,因此部屬們對他都不太擁護。
董卓的部将李鶴和郭汜趁機興兵作亂,王允戰死,朝廷又落入李鶴和郭汜之手。
在巴蜀戰區,魯恭王劉餘的後人劉焉被任命為益州牧。
他到了益州後,暗中策劃獨立。
沛國人張魯從他祖父張陵創立五鬥米道以來,世代信奉,遷到蜀地居住。
張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