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兒女情長
關燈
小
中
大
還沒到最後關頭,你怎麼能放棄呢?天色不早了,我要回家了。
” 周瑜抓住她的手,緊緊的。
此時此刻,他太需要她的堅定了。
想不到小喬卻抽回了手,将自己的手指在唇上沾了一下,然後又沾了一下周瑜的唇。
“吻你。
周郎,我會讓我娘和姐姐說服我爹的。
這兵荒馬亂的,怎麼能說私奔就私奔呢。
” 周瑜望着小喬翩翩離去的背景,心裡一片茫然,忽然感覺到小喬像是霧裡的花,一會兒看清了它的輪廓,一會兒又看不清了。
當天夜裡,周瑜很晚很晚還睡不着。
就在周瑜為了小喬煩惱不安之際,一個驚人的消息從荊州傳到舒縣。
———孫堅戰死于襄陽。
周瑜簡直不敢相信。
義父精通兵法,勇猛無敵,斬殺華雄,連董卓和呂布都被他趕出了洛陽,何況是劉表。
義父在一連患的勝利面前,一定是頭腦發熱,又有袁術這個強大的外援,就禁不住誘惑,想在洛陽戰區冒一次險。
他回到江東,不苦心經營吳郡、丹陽和會稽,也沒有整頓長沙、桂陽和零陵,而是攻打荊州,如此急功近利,即使一時得勝,也非霸業的開始。
若沒有小喬,我可能早就去義父的軍中效力了,有我的苦勸,義父一定不會遭此厄運。
紅顔禍水,難道真是如此,隻要是男人都逃不出美女溫柔的懷抱。
周瑜很恨自己,覺得對不起孫家。
他向十幾個客商打聽,才清楚了此事的經過:孫堅攻打荊州,劉表派大将黃祖在樊城和鄧縣之間迎擊,被孫堅打得大敗,進而包圍了襄陽。
黃祖逃到離襄陽十裡遠的岘山中,孫堅緊追不舍,單騎冒進,被黃祖的部屬在林中發放暗箭射中。
孫堅死時,孫策不在軍中,軍心大亂,孫堅的侄子孫贲冒然出擊,大敗而歸,率殘軍投奔了袁術。
周瑜在院子裡擺設了香案,遙祭孫堅的亡靈,悲痛不已。
義父臨大事不懼,遇小事則不慎,故有死難。
否則,試看天下英雄,有幾人能和他匹敵。
孫家待我恩情深重,我要去找伯符,和他共患難。
一個人無情義就無誠信,無誠信就注定會一事無成。
成就霸業首先要有一個好班底和人脈,兵源和錢糧是流動的,有了好的班底和人脈,兵源和錢糧自然源源不斷了,否則就會聚而複失。
義父的班底和人脈還在,隻要戰略規劃得當,我和伯符仍然能在江東成就大業。
然而,小喬怎麼辦呢?曹昂就要來了,她的态度又愛昧,和我若即若離的,我若不能帶她走,她多半就嫁給曹昂,這可如何是好? 漢室衰微,群雄割據,豪強無不想取漢家天下代之。
關東聯軍散了夥之後,天下最強大的割據勢力是袁紹和袁術,兄弟二人若是齊心,那天下真的要姓“袁”了,然而,事實卻是兄弟二人結怨最深,各自樹立黨羽,尋求外援,互相算計。
袁術勾結公孫瓒,袁紹則聯合劉表。
當時,豪傑多數歸附袁紹,袁術十分憤怒:“這些小子不跟随我,反倒跟随我們家的家奴。
” 他還寫信給公孫瓒:“袁紹不是我們袁家的兒子。
” 袁紹知道後大怒。
袁術最得力的盟友就是孫堅。
孫堅戰死于襄陽,袁術從此一蹶不振,劉表則失去了最大威脅,與袁紹南北呼應,袁紹謀攻公孫瓒,劉表則對袁術虎視眈眈。
陸康自從成了劉勳的傀儡,一直不甘心。
他知道,要想趕走劉勳,必須要尋找一個手握重兵的外援。
自從孫堅戰死襄陽之後,陸康就想到了襄陽的劉表。
一,劉表是劉氏宗親,一定願意替朝廷出力。
二,劉勳所依靠的不是過南陽的袁術,而袁術正是劉表的近敵。
三,孫堅剛剛戰死,劉表應該是雄心高漲,勇于進取。
劉表接到陸康的求援信,果然願意出兵,派大将蒯越和蒯良率領兩萬大軍,來攻打廬江郡。
在此之前,陸康秘密布置親信,準備接應劉表的大軍,自己則向劉勳辭行,表示疲于仕途,欲告老還鄉。
劉勳當真了,十分高興,好言相慰,以金銀相賜,恭送出城。
荊州兵馬剛剛大敗孫堅,士氣高昂,來勢兇猛,又有陸康的親信做内應,很快就連克數縣,軍威大振。
劉勳内外受敵,急忙向南陽的袁術求救。
孫堅戰死,袁術情緒十分低落,不想此時與劉表大動幹戈,對增援廬江猶豫不決,等到他下決心出兵時,已經晚了。
援兵未到,宛城就被内外之敵攻破了。
劉勳見荊州将士越戰越勇,決心暫避其鋒,保存實力,就率衆離開廬江,來投奔袁術。
陸康大功告成,重新執掌廬江郡之後,一方面安撫廬江民衆,大幅減稅,一方面廣招四方的流民,組編成自己的部隊。
劉表贈給陸康大量軍械,希望陸康能在廬江生根,牽制袁術。
陸康雖是保皇派,但周異已死,他與周家的關系漸漸疏遠。
他是靠劉表的支持,才得以重新執掌廬江的,而劉表和孫堅一直是死敵,周瑜是孫堅的義子,陸康對他自然不會好,但陸康念在與周異相交一場,也不為難周瑜。
周瑜很明白自己的處境,隻好夾着尾巴做人。
但是,陸康的好景不長,劉勳一心想奪回廬江郡,袁術也不甘心讓劉表得逞。
“陸康是劉表的一條狗,爬在我身邊,随時都可能咬我一口。
” 誰去讨伐陸康呢?劉勳當仁不讓,但孫策也極力遊說袁術,願意去攻打陸康,條件是将他父親孫堅的舊部歸還給他。
袁術見孫策威風凜凜,力能舉鼎,又精通兵法,還勝其父當年,是袁術麾下的第一勇将,經過再三思慮,就派了孫策,還許諾說,如果孫策攻克了廬江,就任命他為郡守。
為了出師有名,袁術找了一個陸康不可能答應的借口:他以讨伐徐州為名,向陸康借三萬斛糧食。
陸康當然一口回絕了。
守衛廬江的陸康至少有兩萬人,孫堅的舊部不過五千,即使打敗了陸康,孫策也是慘勝。
孫策在袁術帳前,十分苦悶和壓抑,渴望領兵在外,伺機自立。
古今戰例,以少勝多的并不鮮見。
孫策決定搏一回。
周瑜在舒縣,聽說孫策領兵來攻打廬江郡,又驚又喜,恨不能一下子飛到孫策身邊,鼎力相助。
義父待我恩重如山,我和伯符情如手足,伯符當此危險之際,我若不到陣前效力,就不是人了。
但是,陸康若是知道了我去幫伯符,他在兵敗之際,很可能會殘害我的家人。
帶着家人一起走,目标太大,很容易被發現。
想來想去,周瑜決心喬裝潛行,到了孫策營中,也隐藏形迹,隻要謹慎小心,不會被陸康發覺。
周家的人太希望孫策能占據廬江郡,都不反對。
周瑜在出發前,見了小喬一面。
“你千萬要等到我和伯符打回來,還有你姐姐。
我和伯符才是當世的少年英雄,曹昂和盧義算什麼?隻是憑着家族的勢力而已。
” “你們真的能嗎?聽說伯符的人馬并不多。
” “能,一定能。
”周瑜握緊了小喬的手,“我和伯符一想到你們姐妹,就會有使不完的勁兒。
” 小喬臉一紅,伸出纖纖玉手碰了一下周瑜的嘴唇,又放在自己的唇邊,樣子可愛極了。
“吻你。
” 周瑜禁不住癡住了。
周瑜很順利地在離宛城不遠的途中,找到了孫策的大軍。
陸康絲毫沒有覺察,他和周異是好友,卻對周瑜十分厭惡,不相信周瑜有何才幹。
孫策和周瑜相見,久久相擁無語,雙目含淚,心中的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之中。
周瑜化名“王俞”,在軍營中任書簿,深入簡出,隻有程普和黃蓋等幾員孫家老臣,才知道周瑜的底細。
“我這次也是拼死一搏,時刻都有如臨深淵之感。
”孫策這樣向周瑜介紹:“前有陸康的重兵防守,後有疑心重重的袁術,旁邊又要防止劉勳的暗箭。
” “劉勳的暗箭?” “劉勳在廬江有着極大影響,在我出兵之前,他就潛回廬江了。
我擔心即使打敗了陸康,這廬江郡也到不了我們兄弟手中。
” “劉勳敢怎樣?” “袁術若是全力支持我,劉勳當然不敢阻攔我。
隻是袁術嫉才妒能,怕我自立基業後,不再聽他号令。
而劉勳和我相比,就令袁術放心得多。
” 陸康在宛城集結了重兵,達兩萬之衆,擺出決一死戰的姿态。
孫策的兵馬隻有五千人,但都是孫堅的老部下,身經百戰,兵精将勇,而陸康的兵馬大都招蓦不久,訓練時間不長,幾乎沒有戰場經驗,而且又大都是外鄉人,對廬江并無多少感情,不肯拼力死戰。
因此,兩軍在宛城下交戰兩次,陸康都以多敗少,隻好緊閉城門。
孫策欲攻城,卻被周瑜攔住:“不得已,不能攻城,傷亡太大。
我們兵少,若是拼光了,即使破了城,也守不住。
” “那怎麼辦呢?” 周瑜望着宛城的城門:“不知道城内有多少糧。
” “如果城内糧少,就隻圍不攻,逼陸康出戰。
” “隻能如此。
” 這一圍城,就是數月之久。
陸康很能沉住氣,倒是孫策耐不住性子,指揮大軍夜裡偷襲,但城内防備森嚴,兵力雄厚,都未得手。
周瑜在孫策營中,想集中心思,智取宛城,但腦海裡總是浮現出小喬的影子,總是覺得無計可施。
自從遇到小喬,他的學業就荒疏了許多,無論是文學,還是兵法,思維都不如以前敏銳快捷了。
他本想快速攻占廬江郡,好回家風光地娶小喬,但現實總是不從人願。
就在孫策和周瑜一籌莫展之際,劉勳來了。
劉勳是喬裝成一個商人來的。
周瑜不想暴露身份,躲到帳後,沒見他。
“孫将軍,我已經在城裡安排好了,能夜裡打開城門。
” “哦,真的嗎?” “這幾個月,我一直都在城裡。
” “你的膽子夠大的。
” “劉家祖孫四代都在這宛城生,在宛城長,城内有多少條死胡同,我閉着眼睛都能找到。
何況城内還有我的許多心腹,陸康哪裡能找到我。
” “那你在城裡殺了陸康,我就率大軍回去了。
” “孫将軍,事不宜遲,不要開玩笑了,要打敗陸康的主力,非孫将軍莫屬啊!” 這日夜晚,孫策命令大軍秘密開到離宛城下,嚴陣以待。
到了三更時分,城内果然喊殺聲大起。
孫策聽到了,長槍向上一舉,第一個沖殺過去。
不到孫策沖到城門前,劉勳的心腹就殺敗守門的兵卒,将城門打開了,但随後趕來增援的守軍也到了,為首的是陸康麾下的勇将肖勁,手持大斧。
孫策見城門開了,精神大振,和肖勁相遇,他大吼一聲,猶如睛天打了個霹靂,吓得肖勁禁不住打了渾身一抖。
孫策的馬快槍更快,一槍刺透了肖勁的前胸,向上一挑,肖勁龐大的身軀就飛上半空中。
肖勁的部屬見此情景,都吓得不敢應戰,四散逃走。
孫策一殺進城,劉勳就率領數百家包圍了陸康的府衙。
陸康從睡夢中驚醒,被親兵們保護,從後門殺出重圍,本想組織反攻,但城内已經大亂,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
最後,陸康仰天長歎一聲,率領殘兵敗将退出宛城,去投奔荊州的劉表。
孫策一攻占宛城,就搬進了陸康的府衙,以郡守自居。
然而,宛城的士人和百姓卻對劉勳熱烈歡迎,劉勳的家門前道賀的人絡繹不絕。
城内的各級
” 周瑜抓住她的手,緊緊的。
此時此刻,他太需要她的堅定了。
想不到小喬卻抽回了手,将自己的手指在唇上沾了一下,然後又沾了一下周瑜的唇。
“吻你。
周郎,我會讓我娘和姐姐說服我爹的。
這兵荒馬亂的,怎麼能說私奔就私奔呢。
” 周瑜望着小喬翩翩離去的背景,心裡一片茫然,忽然感覺到小喬像是霧裡的花,一會兒看清了它的輪廓,一會兒又看不清了。
當天夜裡,周瑜很晚很晚還睡不着。
就在周瑜為了小喬煩惱不安之際,一個驚人的消息從荊州傳到舒縣。
———孫堅戰死于襄陽。
周瑜簡直不敢相信。
義父精通兵法,勇猛無敵,斬殺華雄,連董卓和呂布都被他趕出了洛陽,何況是劉表。
義父在一連患的勝利面前,一定是頭腦發熱,又有袁術這個強大的外援,就禁不住誘惑,想在洛陽戰區冒一次險。
他回到江東,不苦心經營吳郡、丹陽和會稽,也沒有整頓長沙、桂陽和零陵,而是攻打荊州,如此急功近利,即使一時得勝,也非霸業的開始。
若沒有小喬,我可能早就去義父的軍中效力了,有我的苦勸,義父一定不會遭此厄運。
紅顔禍水,難道真是如此,隻要是男人都逃不出美女溫柔的懷抱。
周瑜很恨自己,覺得對不起孫家。
他向十幾個客商打聽,才清楚了此事的經過:孫堅攻打荊州,劉表派大将黃祖在樊城和鄧縣之間迎擊,被孫堅打得大敗,進而包圍了襄陽。
黃祖逃到離襄陽十裡遠的岘山中,孫堅緊追不舍,單騎冒進,被黃祖的部屬在林中發放暗箭射中。
孫堅死時,孫策不在軍中,軍心大亂,孫堅的侄子孫贲冒然出擊,大敗而歸,率殘軍投奔了袁術。
周瑜在院子裡擺設了香案,遙祭孫堅的亡靈,悲痛不已。
義父臨大事不懼,遇小事則不慎,故有死難。
否則,試看天下英雄,有幾人能和他匹敵。
孫家待我恩情深重,我要去找伯符,和他共患難。
一個人無情義就無誠信,無誠信就注定會一事無成。
成就霸業首先要有一個好班底和人脈,兵源和錢糧是流動的,有了好的班底和人脈,兵源和錢糧自然源源不斷了,否則就會聚而複失。
義父的班底和人脈還在,隻要戰略規劃得當,我和伯符仍然能在江東成就大業。
然而,小喬怎麼辦呢?曹昂就要來了,她的态度又愛昧,和我若即若離的,我若不能帶她走,她多半就嫁給曹昂,這可如何是好? 漢室衰微,群雄割據,豪強無不想取漢家天下代之。
關東聯軍散了夥之後,天下最強大的割據勢力是袁紹和袁術,兄弟二人若是齊心,那天下真的要姓“袁”了,然而,事實卻是兄弟二人結怨最深,各自樹立黨羽,尋求外援,互相算計。
袁術勾結公孫瓒,袁紹則聯合劉表。
當時,豪傑多數歸附袁紹,袁術十分憤怒:“這些小子不跟随我,反倒跟随我們家的家奴。
” 他還寫信給公孫瓒:“袁紹不是我們袁家的兒子。
” 袁紹知道後大怒。
袁術最得力的盟友就是孫堅。
孫堅戰死于襄陽,袁術從此一蹶不振,劉表則失去了最大威脅,與袁紹南北呼應,袁紹謀攻公孫瓒,劉表則對袁術虎視眈眈。
陸康自從成了劉勳的傀儡,一直不甘心。
他知道,要想趕走劉勳,必須要尋找一個手握重兵的外援。
自從孫堅戰死襄陽之後,陸康就想到了襄陽的劉表。
一,劉表是劉氏宗親,一定願意替朝廷出力。
二,劉勳所依靠的不是過南陽的袁術,而袁術正是劉表的近敵。
三,孫堅剛剛戰死,劉表應該是雄心高漲,勇于進取。
劉表接到陸康的求援信,果然願意出兵,派大将蒯越和蒯良率領兩萬大軍,來攻打廬江郡。
在此之前,陸康秘密布置親信,準備接應劉表的大軍,自己則向劉勳辭行,表示疲于仕途,欲告老還鄉。
劉勳當真了,十分高興,好言相慰,以金銀相賜,恭送出城。
荊州兵馬剛剛大敗孫堅,士氣高昂,來勢兇猛,又有陸康的親信做内應,很快就連克數縣,軍威大振。
劉勳内外受敵,急忙向南陽的袁術求救。
孫堅戰死,袁術情緒十分低落,不想此時與劉表大動幹戈,對增援廬江猶豫不決,等到他下決心出兵時,已經晚了。
援兵未到,宛城就被内外之敵攻破了。
劉勳見荊州将士越戰越勇,決心暫避其鋒,保存實力,就率衆離開廬江,來投奔袁術。
陸康大功告成,重新執掌廬江郡之後,一方面安撫廬江民衆,大幅減稅,一方面廣招四方的流民,組編成自己的部隊。
劉表贈給陸康大量軍械,希望陸康能在廬江生根,牽制袁術。
陸康雖是保皇派,但周異已死,他與周家的關系漸漸疏遠。
他是靠劉表的支持,才得以重新執掌廬江的,而劉表和孫堅一直是死敵,周瑜是孫堅的義子,陸康對他自然不會好,但陸康念在與周異相交一場,也不為難周瑜。
周瑜很明白自己的處境,隻好夾着尾巴做人。
但是,陸康的好景不長,劉勳一心想奪回廬江郡,袁術也不甘心讓劉表得逞。
“陸康是劉表的一條狗,爬在我身邊,随時都可能咬我一口。
” 誰去讨伐陸康呢?劉勳當仁不讓,但孫策也極力遊說袁術,願意去攻打陸康,條件是将他父親孫堅的舊部歸還給他。
袁術見孫策威風凜凜,力能舉鼎,又精通兵法,還勝其父當年,是袁術麾下的第一勇将,經過再三思慮,就派了孫策,還許諾說,如果孫策攻克了廬江,就任命他為郡守。
為了出師有名,袁術找了一個陸康不可能答應的借口:他以讨伐徐州為名,向陸康借三萬斛糧食。
陸康當然一口回絕了。
守衛廬江的陸康至少有兩萬人,孫堅的舊部不過五千,即使打敗了陸康,孫策也是慘勝。
孫策在袁術帳前,十分苦悶和壓抑,渴望領兵在外,伺機自立。
古今戰例,以少勝多的并不鮮見。
孫策決定搏一回。
周瑜在舒縣,聽說孫策領兵來攻打廬江郡,又驚又喜,恨不能一下子飛到孫策身邊,鼎力相助。
義父待我恩重如山,我和伯符情如手足,伯符當此危險之際,我若不到陣前效力,就不是人了。
但是,陸康若是知道了我去幫伯符,他在兵敗之際,很可能會殘害我的家人。
帶着家人一起走,目标太大,很容易被發現。
想來想去,周瑜決心喬裝潛行,到了孫策營中,也隐藏形迹,隻要謹慎小心,不會被陸康發覺。
周家的人太希望孫策能占據廬江郡,都不反對。
周瑜在出發前,見了小喬一面。
“你千萬要等到我和伯符打回來,還有你姐姐。
我和伯符才是當世的少年英雄,曹昂和盧義算什麼?隻是憑着家族的勢力而已。
” “你們真的能嗎?聽說伯符的人馬并不多。
” “能,一定能。
”周瑜握緊了小喬的手,“我和伯符一想到你們姐妹,就會有使不完的勁兒。
” 小喬臉一紅,伸出纖纖玉手碰了一下周瑜的嘴唇,又放在自己的唇邊,樣子可愛極了。
“吻你。
” 周瑜禁不住癡住了。
周瑜很順利地在離宛城不遠的途中,找到了孫策的大軍。
陸康絲毫沒有覺察,他和周異是好友,卻對周瑜十分厭惡,不相信周瑜有何才幹。
孫策和周瑜相見,久久相擁無語,雙目含淚,心中的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之中。
周瑜化名“王俞”,在軍營中任書簿,深入簡出,隻有程普和黃蓋等幾員孫家老臣,才知道周瑜的底細。
“我這次也是拼死一搏,時刻都有如臨深淵之感。
”孫策這樣向周瑜介紹:“前有陸康的重兵防守,後有疑心重重的袁術,旁邊又要防止劉勳的暗箭。
” “劉勳的暗箭?” “劉勳在廬江有着極大影響,在我出兵之前,他就潛回廬江了。
我擔心即使打敗了陸康,這廬江郡也到不了我們兄弟手中。
” “劉勳敢怎樣?” “袁術若是全力支持我,劉勳當然不敢阻攔我。
隻是袁術嫉才妒能,怕我自立基業後,不再聽他号令。
而劉勳和我相比,就令袁術放心得多。
” 陸康在宛城集結了重兵,達兩萬之衆,擺出決一死戰的姿态。
孫策的兵馬隻有五千人,但都是孫堅的老部下,身經百戰,兵精将勇,而陸康的兵馬大都招蓦不久,訓練時間不長,幾乎沒有戰場經驗,而且又大都是外鄉人,對廬江并無多少感情,不肯拼力死戰。
因此,兩軍在宛城下交戰兩次,陸康都以多敗少,隻好緊閉城門。
孫策欲攻城,卻被周瑜攔住:“不得已,不能攻城,傷亡太大。
我們兵少,若是拼光了,即使破了城,也守不住。
” “那怎麼辦呢?” 周瑜望着宛城的城門:“不知道城内有多少糧。
” “如果城内糧少,就隻圍不攻,逼陸康出戰。
” “隻能如此。
” 這一圍城,就是數月之久。
陸康很能沉住氣,倒是孫策耐不住性子,指揮大軍夜裡偷襲,但城内防備森嚴,兵力雄厚,都未得手。
周瑜在孫策營中,想集中心思,智取宛城,但腦海裡總是浮現出小喬的影子,總是覺得無計可施。
自從遇到小喬,他的學業就荒疏了許多,無論是文學,還是兵法,思維都不如以前敏銳快捷了。
他本想快速攻占廬江郡,好回家風光地娶小喬,但現實總是不從人願。
就在孫策和周瑜一籌莫展之際,劉勳來了。
劉勳是喬裝成一個商人來的。
周瑜不想暴露身份,躲到帳後,沒見他。
“孫将軍,我已經在城裡安排好了,能夜裡打開城門。
” “哦,真的嗎?” “這幾個月,我一直都在城裡。
” “你的膽子夠大的。
” “劉家祖孫四代都在這宛城生,在宛城長,城内有多少條死胡同,我閉着眼睛都能找到。
何況城内還有我的許多心腹,陸康哪裡能找到我。
” “那你在城裡殺了陸康,我就率大軍回去了。
” “孫将軍,事不宜遲,不要開玩笑了,要打敗陸康的主力,非孫将軍莫屬啊!” 這日夜晚,孫策命令大軍秘密開到離宛城下,嚴陣以待。
到了三更時分,城内果然喊殺聲大起。
孫策聽到了,長槍向上一舉,第一個沖殺過去。
不到孫策沖到城門前,劉勳的心腹就殺敗守門的兵卒,将城門打開了,但随後趕來增援的守軍也到了,為首的是陸康麾下的勇将肖勁,手持大斧。
孫策見城門開了,精神大振,和肖勁相遇,他大吼一聲,猶如睛天打了個霹靂,吓得肖勁禁不住打了渾身一抖。
孫策的馬快槍更快,一槍刺透了肖勁的前胸,向上一挑,肖勁龐大的身軀就飛上半空中。
肖勁的部屬見此情景,都吓得不敢應戰,四散逃走。
孫策一殺進城,劉勳就率領數百家包圍了陸康的府衙。
陸康從睡夢中驚醒,被親兵們保護,從後門殺出重圍,本想組織反攻,但城内已經大亂,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
最後,陸康仰天長歎一聲,率領殘兵敗将退出宛城,去投奔荊州的劉表。
孫策一攻占宛城,就搬進了陸康的府衙,以郡守自居。
然而,宛城的士人和百姓卻對劉勳熱烈歡迎,劉勳的家門前道賀的人絡繹不絕。
城内的各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