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寶》出版後和我怎樣寫這本書(代序)
關燈
小
中
大
工,學過木匠的普通戰士,沒有什麼值得大家學習的。
一個革命戰士,能為人民寫出來書來是光榮。
但這光榮,應屬于養育我的母親&mdash&mdash祖國和人民,應屬于教育、培養我的救命恩人&mdash&mdash共産黨和毛主席。
我能戰勝不識字等種種困難寫出這部書,全是黨和毛主席給我的精神力量。
我的祖籍地在山東省煙台市黃縣。
六代前,我的祖先哥倆是鐵匠,因生活所迫,從山東途經河北,一路打鐵來到東北謀生,在遼甯省複縣山區的太平村(現在叫和平村)孫家屯落戶。
在舊社會,我是在苦水裡泡大、奄奄一息的窮孩子,受盡了惡霸地主、日本侵略者和漢奸的欺壓。
那時,我家窮得時常揭不開鍋,什麼吃的都沒有。
可是,日本鬼子和漢奸、惡霸地主們,還天天來要捐、要稅。
我父親因為沒有錢,挨過打、受過罰。
那時,我很眼饞富家的孩子能上學,我為要上學常常向父母親哭鬧。
一家人連肚子都吃不飽,哪有錢供我上學呢?我一個小孩子家,不知父母在貧窮中的難處。
一天,我為父母不答應我上學的要求,哭着往小學校裡跑。
母親一面難過地擦眼淚,一面氣喘喘地在後面跑着追我,一直追出半裡多路,好容易在河沿上追上了我,一下子把我抱住,坐在河沿上,傷心地哭了半天。
母親淚水滿面地勸我:&ldquo孩子,你怎麼這樣不懂事啊,我們家窮得沒有米、面下鍋,連肚子都吃不飽,到哪去弄錢供你上學?你别再為上不起學整天哭鬧,難為我和你多病的爹了&hellip&hellip&rdquo 我看着母親為我把眼睛都哭腫了,難過極了,急忙安慰她:&ldquo媽媽别哭,我聽話,再不往學校跑了。
&rdquo從此,我再不向父母哭鬧着要上學讀書。
但我每天上山拾草,看到富家的孩子上學,我又眼饞起來。
當我挎着破筐上山拾草,眼巴巴地看着富家上學的孩子從身邊走過,心裡真不是個滋味兒,常常為自己不能上學,傷心地抹眼淚。
上學對我來說,隻能是在心裡偷偷地想。
有時,我背着父母,挎着拾草的破筐,站在小學校門口,偷偷地聽上學的孩子念課文。
教書的周慶軒老先生,看到我這破衣爛衫的男孩,站在學校門外聽他講課,很是同情我,親自到家裡去告訴我父母,他要免費收我上學讀書。
我和父母都高興得夜裡睡不着覺。
媽媽連夜用塊破布,給我補縫一個小書包。
不幸,我剛上一個月的學,就被保長周長安逼着給他家放豬。
這就是我童年和少年時代唯一的、又是最難忘的一個月的學史。
我九歲時,全家在鄉下實在沒法過了,父親領着全家人到大連謀生。
哪知,在日本侵略者統治下的大連,也沒有窮人的活路。
我們到大連住的地方都找不到,隻好在大連的貧民窟香爐礁朱家屯大糞場臭水溝附近。
用石頭、碎磚頭、破油氈紙搭個小窩棚住。
這窩棚四處透風,冬天下雪時,雪花都飛到窩棚裡。
夏天下雨時,窩棚裡都淌水。
那成球的大長尾巴蛆遍地都是,都往鍋裡爬,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那時,我一家人找不到活幹,到處要飯揀破爛。
我小小的年紀什麼都幹,揀破爛、揀煤渣兒、趕海、撈海菜吃,還常去為有錢有勢的人家辦紅白喜事打雜兒,給人扛小旗兒。
我還幫說書的藝人維持場地秩序,這樣,我可利用這機會免費聽藝人說古書、講曆史小說。
我還常去大連火車站、碼頭,為旅客提提東西,掙口飯吃。
九歲的我,在大連到處流浪找活幹,怎麼也找不到能吃頓飽飯的活。
十歲時,我就在一家工廠給日本鬼子當童工。
全家人受盡日本鬼子、漢奸、巡捕的欺壓和迫害。
我祖父、叔叔、母親和一個小弟弟都死在大連。
我剛十五周歲時,就被迫替多病的父親在大連複縣華銅礦當勞工,差一點死在日本鬼子的手裡。
我的童年和少年,沒有溫暖和歡樂,是在苦難的煎熬中度過的。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後,我和礦上的勞工才得救了,回家後我又學木匠。
為了保家、保田,1947年我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部隊上我很能吃苦,參軍半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我在遼沈、平津、衡寶等戰役中,先後立過六次大功、兩次小功。
部隊南下作戰非常艱苦,那時,為追擊逃敵,都在四十多度的高溫下跑步前進,一跑就是一百來裡路,不少同志又餓、又累、又渴,昏倒在路上,我們腳上的大水泡,被磨破出血水都不知痛。
在連夜行軍追擊敵人時,我們困極了,走着路都能睡着了。
在戰争年代的革命戰士,大都是受苦人,跟我一樣,小時候都上不起學,不識字,連封家信都不會寫。
在我當通訊員、警衛員、軍郵員、收發員時,因為不識字吃了不少苦頭。
我常為把同志們的信和首長的文件送錯而難過得吃不下飯、睡不着覺。
所以,我下決心學識字。
部隊在南下時,整天行軍作戰,根本沒有條件,也沒有時間學習。
為此,我就利用行軍作戰的點滴休息時間學幾個字。
當時學寫字沒有筆,也沒有紙和本子,更沒有桌子和凳子,我就把大地當紙當本子,把石子和草棍當筆,蹲在行軍的路邊上練習寫字。
在行軍中,一傳口令休息,我就開始蹲在地上,或坐在背包上默寫學過的字。
同志們在行軍中都累得要命,一停下來休息,全困得坐在地上睡過去了。
為了學個字,我盡量不讓自己睡覺,使勁搓臉,掐腿上的
一個革命戰士,能為人民寫出來書來是光榮。
但這光榮,應屬于養育我的母親&mdash&mdash祖國和人民,應屬于教育、培養我的救命恩人&mdash&mdash共産黨和毛主席。
我能戰勝不識字等種種困難寫出這部書,全是黨和毛主席給我的精神力量。
我的祖籍地在山東省煙台市黃縣。
六代前,我的祖先哥倆是鐵匠,因生活所迫,從山東途經河北,一路打鐵來到東北謀生,在遼甯省複縣山區的太平村(現在叫和平村)孫家屯落戶。
在舊社會,我是在苦水裡泡大、奄奄一息的窮孩子,受盡了惡霸地主、日本侵略者和漢奸的欺壓。
那時,我家窮得時常揭不開鍋,什麼吃的都沒有。
可是,日本鬼子和漢奸、惡霸地主們,還天天來要捐、要稅。
我父親因為沒有錢,挨過打、受過罰。
那時,我很眼饞富家的孩子能上學,我為要上學常常向父母親哭鬧。
一家人連肚子都吃不飽,哪有錢供我上學呢?我一個小孩子家,不知父母在貧窮中的難處。
一天,我為父母不答應我上學的要求,哭着往小學校裡跑。
母親一面難過地擦眼淚,一面氣喘喘地在後面跑着追我,一直追出半裡多路,好容易在河沿上追上了我,一下子把我抱住,坐在河沿上,傷心地哭了半天。
母親淚水滿面地勸我:&ldquo孩子,你怎麼這樣不懂事啊,我們家窮得沒有米、面下鍋,連肚子都吃不飽,到哪去弄錢供你上學?你别再為上不起學整天哭鬧,難為我和你多病的爹了&hellip&hellip&rdquo 我看着母親為我把眼睛都哭腫了,難過極了,急忙安慰她:&ldquo媽媽别哭,我聽話,再不往學校跑了。
&rdquo從此,我再不向父母哭鬧着要上學讀書。
但我每天上山拾草,看到富家的孩子上學,我又眼饞起來。
當我挎着破筐上山拾草,眼巴巴地看着富家上學的孩子從身邊走過,心裡真不是個滋味兒,常常為自己不能上學,傷心地抹眼淚。
上學對我來說,隻能是在心裡偷偷地想。
有時,我背着父母,挎着拾草的破筐,站在小學校門口,偷偷地聽上學的孩子念課文。
教書的周慶軒老先生,看到我這破衣爛衫的男孩,站在學校門外聽他講課,很是同情我,親自到家裡去告訴我父母,他要免費收我上學讀書。
我和父母都高興得夜裡睡不着覺。
媽媽連夜用塊破布,給我補縫一個小書包。
不幸,我剛上一個月的學,就被保長周長安逼着給他家放豬。
這就是我童年和少年時代唯一的、又是最難忘的一個月的學史。
我九歲時,全家在鄉下實在沒法過了,父親領着全家人到大連謀生。
哪知,在日本侵略者統治下的大連,也沒有窮人的活路。
我們到大連住的地方都找不到,隻好在大連的貧民窟香爐礁朱家屯大糞場臭水溝附近。
用石頭、碎磚頭、破油氈紙搭個小窩棚住。
這窩棚四處透風,冬天下雪時,雪花都飛到窩棚裡。
夏天下雨時,窩棚裡都淌水。
那成球的大長尾巴蛆遍地都是,都往鍋裡爬,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那時,我一家人找不到活幹,到處要飯揀破爛。
我小小的年紀什麼都幹,揀破爛、揀煤渣兒、趕海、撈海菜吃,還常去為有錢有勢的人家辦紅白喜事打雜兒,給人扛小旗兒。
我還幫說書的藝人維持場地秩序,這樣,我可利用這機會免費聽藝人說古書、講曆史小說。
我還常去大連火車站、碼頭,為旅客提提東西,掙口飯吃。
九歲的我,在大連到處流浪找活幹,怎麼也找不到能吃頓飽飯的活。
十歲時,我就在一家工廠給日本鬼子當童工。
全家人受盡日本鬼子、漢奸、巡捕的欺壓和迫害。
我祖父、叔叔、母親和一個小弟弟都死在大連。
我剛十五周歲時,就被迫替多病的父親在大連複縣華銅礦當勞工,差一點死在日本鬼子的手裡。
我的童年和少年,沒有溫暖和歡樂,是在苦難的煎熬中度過的。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後,我和礦上的勞工才得救了,回家後我又學木匠。
為了保家、保田,1947年我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在部隊上我很能吃苦,參軍半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我在遼沈、平津、衡寶等戰役中,先後立過六次大功、兩次小功。
部隊南下作戰非常艱苦,那時,為追擊逃敵,都在四十多度的高溫下跑步前進,一跑就是一百來裡路,不少同志又餓、又累、又渴,昏倒在路上,我們腳上的大水泡,被磨破出血水都不知痛。
在連夜行軍追擊敵人時,我們困極了,走着路都能睡着了。
在戰争年代的革命戰士,大都是受苦人,跟我一樣,小時候都上不起學,不識字,連封家信都不會寫。
在我當通訊員、警衛員、軍郵員、收發員時,因為不識字吃了不少苦頭。
我常為把同志們的信和首長的文件送錯而難過得吃不下飯、睡不着覺。
所以,我下決心學識字。
部隊在南下時,整天行軍作戰,根本沒有條件,也沒有時間學習。
為此,我就利用行軍作戰的點滴休息時間學幾個字。
當時學寫字沒有筆,也沒有紙和本子,更沒有桌子和凳子,我就把大地當紙當本子,把石子和草棍當筆,蹲在行軍的路邊上練習寫字。
在行軍中,一傳口令休息,我就開始蹲在地上,或坐在背包上默寫學過的字。
同志們在行軍中都累得要命,一停下來休息,全困得坐在地上睡過去了。
為了學個字,我盡量不讓自己睡覺,使勁搓臉,掐腿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