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欲掩料應難(1)

關燈
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的心态,而寶钗的原型,則正是要被家裡送到鄭家莊弘皙那裡去的一位青春女性。

     《紅樓夢》第一回至第十六回(包括第十七回、十八回一部分)都寫的是乾隆元年以前的事情,但時序上不是那麼清晰,大體而言,是寫雍正朝與乾隆朝交替期的情況,并且把乾隆元年賈家的生活原型曹家的一些狀态前挪了。

    我的“秦學”研究,就是對這部分裡關于秦可卿的描寫進行原型分析。

    原型分析不能跟索隐畫等号。

    我認為索隐也不能一概否定。

    《紅樓夢》研究應該是多元的、開放的、寬容的。

    我雖然使用了“解讀”“破譯”“謎底”等字眼,但我的探究方式還不是索隐而是原型研究。

    原型研究是一種世界很流行的文學研究模式。

    像研究英國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的自傳性、俄國列夫·托爾斯泰《複活》裡聶赫留朵夫和馬絲洛娃的生活原型、巴金《家》裡面的覺新的生活原型……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例子。

    我的“秦學”研究的成果,就是發現秦可卿這個藝術形象的生活原型,是廢太子胤礽之女、弘皙之妹。

     《紅樓夢》第八回末尾關于秦可卿出身的交代,是曹雪芹故意使用了“欲蓋彌彰”的手法。

    在以往的文章裡我還沒有更充分地利用脂批,現在再作些補充。

    第八回那段我稱為“補丁”的文字,脂硯齋批得很細。

    甲戌本夾批:“出名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所謂‘寓褒貶,别善惡’是也。

    秉刀斧之筆,具菩薩之心,亦甚難矣。

    如此寫法,可見來曆亦甚苦矣。

    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來哭此情字。

    ”在正文說秦可卿“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風流”後批:“四字便有隐意。

    《春秋》字法。

    ”更可注意的是戚序本第十三回有首回前詩:“生死窮通何處真?英明難遏是精神。

    微密久藏偏自露,幻中夢裡語驚人。

    ”我的解讀是:秦可卿的父親“義忠親王老千歲”“壞了事”,她可能剛落生而未及被宗人府登記入冊,于是被甯國府因祖上雙方的情誼而收留藏匿,賈敬懼禍跑到城外道觀再不回府,秦可卿名分上是賈蓉的媳婦,卻與賈珍真誠愛戀,秦可卿諧音“情可輕”,意思是“如此感情真不該看重而該輕擲”,但一般人所注意的僅是秦可卿與賈珍、寶玉的非分之戀情,而沒注意到實際上更是指将給賈氏家族帶來大禍的“政治情誼”,“宿孽總因情”,所以第五回關于元春的〔恨無常〕曲強調“天倫啊,須要退步抽身早!”但賈氏對“義忠親王老千歲”這支政治勢力一直進行政治投資,賈母也很重視與他們的情誼,視秦可卿為“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

    按曹雪芹的總體構思,甯國府收養秦可卿是後來賈府傾毀的最根本的原因,第五回裡一再暗示“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甯”“箕裘頹堕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