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探秘(5)

關燈
成的局面是賈蓉最合适(據書上交代,賈蓉當年大約十六七歲,而秦可卿似比他還稍長,有近二十歲的樣子)。

     ※但在收養秦可卿的過程中,賈珍愛上了這個漸顯絕頂秀色的美人。

    賈珍不是在秦可卿嫁給賈蓉之後才愛上她的。

    賈珍早就對“有女初長成”的秦可卿垂涎三尺了。

     ※秦可卿懂事後也就知道了自己的真實血統,因此她心理上絲毫沒有自卑自抑的因素。

    她甚至知道賈母等人一度對她與賈寶玉關系的考慮,因此她對賈寶玉有引誘之舉并處之坦然,也就無足怪了。

     ※“擅風情,秉月貌,便是敗家的根本。

    ”秦可卿确實是一個“性解放”的先驅,她引誘過尚處渾沌狀态的賈寶玉,她似乎也并不讨厭她的丈夫賈蓉,但她也确實還愛着她的公公賈珍。

    如果我們對今人曹禺《雷雨》中周萍與繁漪的亂倫戀可以理解甚至諒解的話,那麼,似乎也不一定完全站到同焦大一樣的立場上,對賈珍和秦可卿的戀情那麼樣地不願作出一定程度的理性分析。

     ※秦可卿成人後同自己家族中的一些殘餘分子可能取得一些聯系,因而能總結出一些大家族徹底覆滅的慘痛教訓和一些得以喘息延續乃至起複中興的經驗,這便是她臨死前向鳳姐托夢的依據。

     ※《紅樓夢》開始後的故事背景,可能是秦可卿真實出身的那個家族已擺脫了原有的政治陰影,甚而已逐漸給賈府前此進行的政治投資帶來了政治利潤,雖尚不到公開曝光的程度,對外仍稱是秦業之女,實際上已是賈府中興的一大關鍵人物,所以賈母等人才那麼寵愛她,而下人們見此情狀,縱使不明真相,也就都必然随之對她恭順有加,她又偏善于娛上歡下,故而成為賈府内最富魅力的一大紅人。

     ※誰知偏在這時發生了“天香樓事件”,她的猝死,給賈府帶來了強烈的震動,“造釁開端實在甯”,“家事消亡首罪甯”,都是指她的死,堵死了通過甯國府向她真實的家族背景那邊讨取更多更大的政治利潤的可能。

    這對于整個賈氏家族來說,損失是太慘重了,“養兵千日”,竟不到“用兵一時”,便兵死而陣散。

    所以秦可卿喪事之隆重鋪張,并不全是因為賈珍個人對她的露骨的感情因素使然。

     ※秦可卿,據前人分析,諧音為“情可輕”,倘若秦可卿不是那麼“性解放”,或賈珍不是那樣的一匹超級色狼,也許還不至于因“情既相逢必主淫”,而導緻“箕裘頹堕”的糟糕後果。

    但這是“宿孽”,似乎也無可奈何。

    至于“兼美”,未必是因為她“鮮豔妩媚,有似乎寶钗,風流袅娜,則又如黛玉”,其喻意倒恐怕是指賈府這樣秘密地收養了她,于她的真實家族背景和賈府雙方,都是美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