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秦可卿出身未必寒微(1)

關燈
的程度呢?就在《紅樓夢》一書中,我們便看到了許多模樣兒、性情兒都相當不錯的貴族女子,隻要輩分合适,都不難選出與賈蓉等公子匹配;怎麼一個秦氏有病,尤氏便“焦得了不得”,“心裡倒像針紮似的”,她除了在為一個兒媳婦的健康擔憂外,究竟心裡頭還在為一種與秦氏性命相關聯的什麼東西在焦慮? 3.秦氏初病,一群大夫“三四個人一日輪流着倒有四五遍來看脈……倒弄得一日換四五遍衣裳”,這種講究已超出了簪纓大族賈府的規格,因而賈珍對尤氏說;“這孩子也糊塗,何必脫脫換換的……衣裳任憑是什麼好的,可又值什麼……就是一天穿一套新的,也不值什麼。

    ”賈珍還隻不過是财大氣粗而已,秦可卿卻俨然公主做派。

    試問:一個營繕郎家裡長大的棄嬰,她怎麼會有一種比賈府裡更排場的更衣習慣?(更衣這一細節還可深究,當另為文探讨。

    ) 4.秦氏臨終時給鳳姐的托夢,像“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登高必跌重”,“樹倒猢狲散”,“盛筵必散”,等等見識,當然都不可能是得自一貫“宦囊羞澀”的營繕郎之家的生活經驗;而“于榮時籌畫下将來衰時的世業”,“趁今日富貴,将祖茔附近多置田莊房舍地畝,以備祭祀供給之費皆出自此處,将家塾亦設于此……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這祭祀産業連官也不入的。

    便敗落下來,子孫回家讀書務農,也有個退步,祭祀又可永繼”,等等具體指示,也隻能産生于赫赫揚揚的百年大族在獲罪敗落後竟因榮時未能籌畫而一敗塗地的慘痛教訓之中,絕不可能是來自營繕郎之家的家訓。

    秦氏臨終時在鳳姐夢中對鳳姐含笑說道:“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

    ”她回哪兒去?從她向鳳姐預報元春的“才選鳳藻宮”和省親盛事,以及暗示賈府的衰敗結局,口稱“天機不可洩漏”,又聯系到第五回中明言她是警幻仙姑的妹妹,則她所“回”的,顯然非營繕郎家非育嬰堂,也非如秦鐘後來那樣被許多鬼判持往地獄,而是去往“天上”。

    她的出身貴及皇族,不是已經暗示得很充分了嗎? 5.鳳姐驚夢後,“隻聽二門上傳事之闆連叩四下”,人回“東府蓉大奶奶沒了”。

    鳳姐是什麼反應呢?竟并不是悲哀,而是“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

    這是為什麼呢?“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

    那長一輩的想他素日孝順,平一輩的想他素日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以及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惜賤、慈老愛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

    ”怎麼就沒有一個人——特别是仆從老小中——想到她出自營繕郎之家,“好不容易嫁到賈府,才過上榮華富貴的日子沒幾天,就伸腿去了”呢?而寶玉對秦氏的死訊,竟“隻覺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聲,直奔出一口血來”,鬧了個“急火攻心,血不歸經”,這又是為什麼呢?甲戌本脂硯齋有批曰:“寶玉早已看定可繼家務事者可卿也,今聞死了,大失所望”,這話又該怎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