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司馬溫公歸洛,講《孝經》。
有二父老住聽,持箪食、豆羹以獻公為享。
盡講《庶人章》畢,父老請曰:“自天子至士,皆有詩,庶人獨無詩耶?”公不能答。
李如圭,字寶之,吉水人。
七歲能誦《書》。
淳熙間,孝宗谕雲:“誦《尚書》。
”即誦《無逸》。
孝宗大喜,撫榻和誦,以至終篇。
誦訖,聖谕雲:“予汝一官。
”即再拜謝,遂授迪功郎。
葉少蘊早年貴顯,退居石林累年,嘗以吟詠自如。
每遇風和日暖,辄以數婢子肩小車,且攜酒樽、食奁自随,遇其意适處,即下車酌酒賦詩。
有小吏稍慧,每使之檢書,薰染既久,亦能詩詞。
浙西趙憲忄與夫權平江府事,有婦告姑私醋者,官追姑勘罪,将施刑,而問婦曰:“事姑孝乎?”曰:“極孝順。
”憲曰:“汝既孝順,代姑受杖。
”竟杖其婦。
俞文豹雲:“深得誅心之法。
” 張尚書勻尹京禁銅器,有僧持匙箸一副來首,及追問犯者,則雲:“自祖父相傳,每日用此齋僧,至此僧遂挾之而去。
”公縱之麗語僧曰:“汝能辦事,今刺汝為廂軍。
”乃當額大刺“專一搜捕銅器”六字。
此蓋深得誅心之法。
徐帥安民守襄陽時,外境旱蝗,上下巴河,齧草木淨盡,次第入境,同官父老皆以為法當禳礻會或驅而殺之,公不然。
一日四鼓,小騎徑之境上境蝗所,祝天曰:“漢陽民悉力耕耨,幸而中熟。
今境外有蝗将及境者,此皆臣政事不明、德意不宣,願蝗飛入臣口,甯臣死毋壞百姓。
”頃之,大雨。
明日報蝗已盡出境矣。
韓氵虎,字仲止,上饒人,南澗尚書之子。
以蔭補京官,清苦自持。
史相當國羅緻之,不少屈一。
為京局,終身不出人,但以韓判院稱南澗晚年有宅一區、伏臘粗給,至仲止貧益甚,客至不能具胡床,隻木杌子而已。
長沙吳某得廣東憲,還至京,擁迓吏甚盛,道候仲止,立馬久之,聽事阒寂無人。
未幾,一老妪啟戶出,吏亟以刺狀授之。
抵于地,徑入去。
吳慚退,訪樟邱文卿,亦故舊也,色尚未和。
樟邱曰:“得非見拒于仲止乎?”曰:“然。
”樟邱曰:“是非君所知,且相與共食。
食畢,與同往。
”于是聯裾行至廳事。
樟邱以杖叩屏者再,内徐問為誰?樟邱自稱曰:“文卿。
”複徐言:“吳某也,在此。
”仲止乃出,吳謝曰:“适候谒移時。
”仲止笑曰:“松風吹耳,不過喝道也。
”時方暑,于是席地飲,極歡而去。
次日,吳專狀遣吏送酒錢若幹。
仲止出問曰:“你官人交割子也?”吏錯愕曰:“本官方拜見,自此卻去上任。
”仲止作色雲:“便是近來官員不曾到任,先打動公使庫物色,韓某一生不會受此錢。
”使吏領赍去。
其清節如此。
龍溪汪藻與芗林向子湮交遊,情分甚厚。
汪《集》中有《和向伯恭詩》,即芗林也。
汪為湖州,納妾名娼周氏,而其妻不能容。
汪置諸郡圃,時與之會。
其妻瞰其往,即徑造其所而诟之。
汪預戒十數卒布于道,俟其妻之來,則連聲大唱“喏”,其聲如雷,汪聞“喏”聲,即由他道以去。
向平居,每議論慷慨,以功名自期,後知潭州,失守而歸。
汪舉笏戲之曰:“君喜功名,今中興第一功也。
”向答曰:“公喜佛,今十大弟子位也。
”汪以是深怨之,已而向為言者論去。
楊談,字純父,臨川人。
少學音律,弱冠曳裾侯門,泛舟訪郢州張守。
既至,張資之往合淝,谒制使杜子興,杜亦壯之。
明年,用以解安豐圍。
孟元庵珙開帥荊湖,張郢中薦之元庵處,以茶局周其資用。
楊盡卷本領錢數萬,用之既盡。
茶局本領錢實隸總所,後事發,秋壑為總領,求純父甚急。
元庵以白金六百兩與之,使急還元逋。
純父又以散之賓客,酣歌不顧。
汪勃,歙人也。
仕州縣,年逾六十猶未調。
官滿,趨朝試幹秦桧,求一近阙。
秦問其:“已改官乎?”曰:“未也。
”有舉者幾人?”曰:“三人耳。
”于是遣人導之往谒張、韓。
時二公皆以前執政奉朝請,聞有秦命,倒屣出迎,執禮甚至。
勃得改秩,秦後擢置台省。
蔡京為相日,置講議司,官吏人數俸給優異。
一日,集僚屬會議,因留飯,命作蟹黃饅頭,略計其費,饅頭一味為錢一千三百餘缗。
又嘗有客集其私第,酒酣,顧庫吏曰:“取江南官員送鹹豉來。
”吏以十缶進,細認乃黃雀肫也。
京問尚有幾何?吏對以猶有八十有奇。
其充口腹之欲者若此,他可知也。
劉龍洲過,太和人。
嘉定間,客京師,因争競到府。
趙尹師[B164]素不喜士,将杖之。
其侪輩扣橐使王方岩居間。
王不得已,折簡于趙雲:“劉過生平違越事不止此,要當使俗子治之,勿出吾曹手也。
”趙忻然,即釋其罪。
韓大倫,蕲王曾孫也。
本刀鑷家兒,随父出入府第。
韓翁奇之。
翁無子,媪啟翁曰:“刀鑷兒尚在,今不收拾,得無後患?”翁慨然呼以入,時十七八矣。
翁立之于前,作色曰:“我有四個字,汝能不犯戒則留,不然去耳。
”請問之,曰:“酒、色、财、氣也。
”大倫曰:“幸受教,敢不敬承。
不飲酒、不耽色、不愛财,皆當服行終身。
惟“氣”之一字,卻欠商量,不可少屈。
”翁聞其言大喜,出布衣一襲俾服。
自是折節讀書,力行其言,惟居官着紫袍,每下廳,小虞兵即擎青布背子在屏後。
自幼及老,不易
有二父老住聽,持箪食、豆羹以獻公為享。
盡講《庶人章》畢,父老請曰:“自天子至士,皆有詩,庶人獨無詩耶?”公不能答。
李如圭,字寶之,吉水人。
七歲能誦《書》。
淳熙間,孝宗谕雲:“誦《尚書》。
”即誦《無逸》。
孝宗大喜,撫榻和誦,以至終篇。
誦訖,聖谕雲:“予汝一官。
”即再拜謝,遂授迪功郎。
葉少蘊早年貴顯,退居石林累年,嘗以吟詠自如。
每遇風和日暖,辄以數婢子肩小車,且攜酒樽、食奁自随,遇其意适處,即下車酌酒賦詩。
有小吏稍慧,每使之檢書,薰染既久,亦能詩詞。
浙西趙憲忄與夫權平江府事,有婦告姑私醋者,官追姑勘罪,将施刑,而問婦曰:“事姑孝乎?”曰:“極孝順。
”憲曰:“汝既孝順,代姑受杖。
”竟杖其婦。
俞文豹雲:“深得誅心之法。
” 張尚書勻尹京禁銅器,有僧持匙箸一副來首,及追問犯者,則雲:“自祖父相傳,每日用此齋僧,至此僧遂挾之而去。
”公縱之麗語僧曰:“汝能辦事,今刺汝為廂軍。
”乃當額大刺“專一搜捕銅器”六字。
此蓋深得誅心之法。
徐帥安民守襄陽時,外境旱蝗,上下巴河,齧草木淨盡,次第入境,同官父老皆以為法當禳礻會或驅而殺之,公不然。
一日四鼓,小騎徑之境上境蝗所,祝天曰:“漢陽民悉力耕耨,幸而中熟。
今境外有蝗将及境者,此皆臣政事不明、德意不宣,願蝗飛入臣口,甯臣死毋壞百姓。
”頃之,大雨。
明日報蝗已盡出境矣。
韓氵虎,字仲止,上饒人,南澗尚書之子。
以蔭補京官,清苦自持。
史相當國羅緻之,不少屈一。
為京局,終身不出人,但以韓判院稱南澗晚年有宅一區、伏臘粗給,至仲止貧益甚,客至不能具胡床,隻木杌子而已。
長沙吳某得廣東憲,還至京,擁迓吏甚盛,道候仲止,立馬久之,聽事阒寂無人。
未幾,一老妪啟戶出,吏亟以刺狀授之。
抵于地,徑入去。
吳慚退,訪樟邱文卿,亦故舊也,色尚未和。
樟邱曰:“得非見拒于仲止乎?”曰:“然。
”樟邱曰:“是非君所知,且相與共食。
食畢,與同往。
”于是聯裾行至廳事。
樟邱以杖叩屏者再,内徐問為誰?樟邱自稱曰:“文卿。
”複徐言:“吳某也,在此。
”仲止乃出,吳謝曰:“适候谒移時。
”仲止笑曰:“松風吹耳,不過喝道也。
”時方暑,于是席地飲,極歡而去。
次日,吳專狀遣吏送酒錢若幹。
仲止出問曰:“你官人交割子也?”吏錯愕曰:“本官方拜見,自此卻去上任。
”仲止作色雲:“便是近來官員不曾到任,先打動公使庫物色,韓某一生不會受此錢。
”使吏領赍去。
其清節如此。
龍溪汪藻與芗林向子湮交遊,情分甚厚。
汪《集》中有《和向伯恭詩》,即芗林也。
汪為湖州,納妾名娼周氏,而其妻不能容。
汪置諸郡圃,時與之會。
其妻瞰其往,即徑造其所而诟之。
汪預戒十數卒布于道,俟其妻之來,則連聲大唱“喏”,其聲如雷,汪聞“喏”聲,即由他道以去。
向平居,每議論慷慨,以功名自期,後知潭州,失守而歸。
汪舉笏戲之曰:“君喜功名,今中興第一功也。
”向答曰:“公喜佛,今十大弟子位也。
”汪以是深怨之,已而向為言者論去。
楊談,字純父,臨川人。
少學音律,弱冠曳裾侯門,泛舟訪郢州張守。
既至,張資之往合淝,谒制使杜子興,杜亦壯之。
明年,用以解安豐圍。
孟元庵珙開帥荊湖,張郢中薦之元庵處,以茶局周其資用。
楊盡卷本領錢數萬,用之既盡。
茶局本領錢實隸總所,後事發,秋壑為總領,求純父甚急。
元庵以白金六百兩與之,使急還元逋。
純父又以散之賓客,酣歌不顧。
汪勃,歙人也。
仕州縣,年逾六十猶未調。
官滿,趨朝試幹秦桧,求一近阙。
秦問其:“已改官乎?”曰:“未也。
”有舉者幾人?”曰:“三人耳。
”于是遣人導之往谒張、韓。
時二公皆以前執政奉朝請,聞有秦命,倒屣出迎,執禮甚至。
勃得改秩,秦後擢置台省。
蔡京為相日,置講議司,官吏人數俸給優異。
一日,集僚屬會議,因留飯,命作蟹黃饅頭,略計其費,饅頭一味為錢一千三百餘缗。
又嘗有客集其私第,酒酣,顧庫吏曰:“取江南官員送鹹豉來。
”吏以十缶進,細認乃黃雀肫也。
京問尚有幾何?吏對以猶有八十有奇。
其充口腹之欲者若此,他可知也。
劉龍洲過,太和人。
嘉定間,客京師,因争競到府。
趙尹師[B164]素不喜士,将杖之。
其侪輩扣橐使王方岩居間。
王不得已,折簡于趙雲:“劉過生平違越事不止此,要當使俗子治之,勿出吾曹手也。
”趙忻然,即釋其罪。
韓大倫,蕲王曾孫也。
本刀鑷家兒,随父出入府第。
韓翁奇之。
翁無子,媪啟翁曰:“刀鑷兒尚在,今不收拾,得無後患?”翁慨然呼以入,時十七八矣。
翁立之于前,作色曰:“我有四個字,汝能不犯戒則留,不然去耳。
”請問之,曰:“酒、色、财、氣也。
”大倫曰:“幸受教,敢不敬承。
不飲酒、不耽色、不愛财,皆當服行終身。
惟“氣”之一字,卻欠商量,不可少屈。
”翁聞其言大喜,出布衣一襲俾服。
自是折節讀書,力行其言,惟居官着紫袍,每下廳,小虞兵即擎青布背子在屏後。
自幼及老,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