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詩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本作《耳少》。
)然滄海上。
五嶺常炎郁。
百越多山瘴。
兼以勞形神。
遂此嬰疲恙。
桐雷邈已遠。
砭石良難訪。
抱影私自憐。
沾襟獨惆怅。
毗城有長者。
生平夙(廣弘明集雲。
宋本作風。
)所尚。
複藉大因緣。
勉以深回向。
心路資調伏。
於焉念實相。
水沫(廣弘明集雲。
明本作洙。
)本難摩。
乾城空有慶。
是生非至理。
是我皆虛妄。
求之不可得。
誰其受業障。
信矣大醫王。
茲力誠難(廣弘明集作無。
注雲。
明本注。
一作難。
)量。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百二十五。
) 【别周記室詩】 五裡徘徊鶴。
三聲斷絕猿。
何言俱失路。
相對泣離樽。
别意凄無已。
當歌寂不喧。
貧交欲有贈。
掩涕竟無言。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百二十五。
) 【賦得雁送别周員外戍嶺表詩】 旅雁别衡陽。
天寒關路長。
行斷由驚(《初學記》作經。
萬花谷同。
)箭。
聲嘶為犯霜。
罹(文苑雲。
一作羅。
)繳無人憫。
能鳴反自傷。
何如侶泛泛。
(文苑作似泊泊。
)刷羽戲方塘。
(○《初學記》三十作送周員外充戍嶺表賦得雁詩。
文苑英華二百八十五。
萬花谷後四十作王胄詩。
《詩紀》百二十五。
) 【為寒床婦贈夫婦詩】 月淨閨偏冷。
更深夜轉長。
霜纨猶掩扇。
露?未飄香。
解帶慚連理。
引被愧鴛鴦。
誰能未相識。
還為守空床。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八。
《詩紀》百二十五。
) 【雨晴詩】 初晴物候涼。
夕景照山莊。
殘虹低飲澗。
新溜上侵塘。
風度蟬聲遠。
雲開雁路長。
(○《初學記》二。
文苑英華百五十五。
《詩紀》百二十五。
) 【西園遊上才】 西園遊上才。
清夜可徘徊。
月桂臨樽上。
山雲影蓋來。
飛花随燭度。
疏葉向帷開。
當軒顧應阮。
還覺賤鄒枚。
(○《樂府詩集》七十四。
《詩紀》百二十五。
○逯按。
此詩樂府次王胄棗下何纂纂後而佚作者名。
《詩紀》即作胄詩。
今附此俟考。
) 【燕歌行】 庭草無人随意綠。
(○《禦覽》五百九十一引國朝傳記。
) ☆諸葛穎〈穎。
字漢。
丹陽建康人。
起家梁邵陵王參軍。
侯景之亂。
奔齊。
待诏文林館。
遷太子舍人。
入隋。
晉王廣引為參軍。
及王即帝位。
遷著作郎。
甚見親幸。
大業十一年。
從駕北巡。
卒於道。
年七十七。
有幸江都道裡記一卷、洛陽古今記一卷、馬名錄一卷、銮駕北巡記一卷、集十四卷。
〉【奉和禦制月夜觀星示百僚詩】 {穴叫}{穴條}神居遠。
蕭條更漏深。
薄煙淨遙色。
高樹肅(文苑作肅。
)清陰。
星月滿茲(《初學記》誤作并。
)夜。
燦爛還相臨。
連珠欲東上。
團扇漸西沈。
澄水含斜漢。
?樹隐橫參。
時聞送籌柝。
(文苑誤作折。
)屢見繞枝禽。
聖情記馀事。
振玉複鳴金。
(○《初學記》一作奉和月夜觀星詩。
文苑英華百五十二。
《詩紀》百二十五。
) 【奉和方山靈岩寺應教詩】 名山鎮江海。
梵宇駕風煙。
畫ㄆ臨松蓋。
銮牖對峰蓮。
雷出階基下。
雲歸梁棟前。
靈光辨晝夜。
輕衣數劫年。
一陪香作食。
長用福為田。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百二十五。
) 【奉和出颍至淮應令詩】〖《詩紀》雲。
一作應诏。
〗 涉颍倦纡回。
浮淮欣迥直。
遙村含水氣。
遠浦澄天色。
靈濤稍欲近。
仙岩行可識。
玄覽屬睿辭。
風雲有馀力。
(○《初學記》六。
文苑英華百七十作出颍至淮應制。
《詩紀》百二十五。
) 【奉和通衢建燈應教詩】 芳衢澄夜景。
法炬爛參差。
逐輪時徙焰。
桃花生落枝。
飛煙繞定(歲時雜詠作?疑。
)室。
浮光映瑤池。
重閣登臨罷。
歌管乘空移。
(○廣弘明集三十。
古今歲時雜詠七。
《詩紀》百二十五。
) 【賦得微雨東來應教詩】 〖《詩紀》雲。
陶淵明讀《山海經》詩。
微雨從東來。
好風與之俱。
〗 微雨暗(文苑作間。
)東峰。
散漫灑長松。
澗(文苑誤作間。
)滿新流濁。
山沾積翠濃。
風起還吹燕。
雲來本(文苑誤作來。
)送龍。
登年随玉燭。
名山定可封。
(○《初學記》二。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作賦得微雨。
《詩紀》百二十五。
) 【春江花月夜】(和炀帝。
) 張(樂府作花。
)帆渡柳浦。
結纜隐梅洲。
月色含江樹。
花影覆船樓。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百二十五。
) ☆虞綽〈綽。
字士裕。
會稽馀姚人。
仕陳為太學博士。
大業初。
轉秘書學士。
遷著作郎。
常居禁中。
以文翰待诏。
大業九年。
坐與楊玄感交往。
徙於邊。
亡匿歲馀。
為吏所執。
被刑。
年五十四。
〉【於婺州被囚詩】 〖北史本傳曰:綽被徙至長安而亡。
潛度江。
變姓名。
遊東陽。
抵信安令辛大德。
大德舍之歲馀。
綽與人争田相訟。
有識綽者而告。
竟為吏所執。
〗 窮達雖有命。
逋逃誠負累。
背恩已偷生。
臨危未能死。
得(《初學記》作待。
)罪既不測。
中心怅無已。
(以上三字《初學記》缺。
)厚顔羞朋友。
囚心愧妻子。
聖日始東扶。
徂年迫西汜。
方違盛明代。
永向幽泉裡。
況當此春節。
物候驚田裡。
桃蹊日影亂。
柳迳秋(《詩紀》雲。
疑作和。
)風起。
動植皆順性。
嗟餘獨淪恥。
投筆不重陳。
此情寄知己。
(○《初學記》二十。
《詩紀》百二十四。
)
)然滄海上。
五嶺常炎郁。
百越多山瘴。
兼以勞形神。
遂此嬰疲恙。
桐雷邈已遠。
砭石良難訪。
抱影私自憐。
沾襟獨惆怅。
毗城有長者。
生平夙(廣弘明集雲。
宋本作風。
)所尚。
複藉大因緣。
勉以深回向。
心路資調伏。
於焉念實相。
水沫(廣弘明集雲。
明本作洙。
)本難摩。
乾城空有慶。
是生非至理。
是我皆虛妄。
求之不可得。
誰其受業障。
信矣大醫王。
茲力誠難(廣弘明集作無。
注雲。
明本注。
一作難。
)量。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百二十五。
) 【别周記室詩】 五裡徘徊鶴。
三聲斷絕猿。
何言俱失路。
相對泣離樽。
别意凄無已。
當歌寂不喧。
貧交欲有贈。
掩涕竟無言。
(○文苑英華二百六十六。
《詩紀》百二十五。
) 【賦得雁送别周員外戍嶺表詩】 旅雁别衡陽。
天寒關路長。
行斷由驚(《初學記》作經。
萬花谷同。
)箭。
聲嘶為犯霜。
罹(文苑雲。
一作羅。
)繳無人憫。
能鳴反自傷。
何如侶泛泛。
(文苑作似泊泊。
)刷羽戲方塘。
(○《初學記》三十作送周員外充戍嶺表賦得雁詩。
文苑英華二百八十五。
萬花谷後四十作王胄詩。
《詩紀》百二十五。
) 【為寒床婦贈夫婦詩】 月淨閨偏冷。
更深夜轉長。
霜纨猶掩扇。
露?未飄香。
解帶慚連理。
引被愧鴛鴦。
誰能未相識。
還為守空床。
(○文苑英華二百四十八。
《詩紀》百二十五。
) 【雨晴詩】 初晴物候涼。
夕景照山莊。
殘虹低飲澗。
新溜上侵塘。
風度蟬聲遠。
雲開雁路長。
(○《初學記》二。
文苑英華百五十五。
《詩紀》百二十五。
) 【西園遊上才】 西園遊上才。
清夜可徘徊。
月桂臨樽上。
山雲影蓋來。
飛花随燭度。
疏葉向帷開。
當軒顧應阮。
還覺賤鄒枚。
(○《樂府詩集》七十四。
《詩紀》百二十五。
○逯按。
此詩樂府次王胄棗下何纂纂後而佚作者名。
《詩紀》即作胄詩。
今附此俟考。
) 【燕歌行】 庭草無人随意綠。
(○《禦覽》五百九十一引國朝傳記。
) ☆諸葛穎〈穎。
字漢。
丹陽建康人。
起家梁邵陵王參軍。
侯景之亂。
奔齊。
待诏文林館。
遷太子舍人。
入隋。
晉王廣引為參軍。
及王即帝位。
遷著作郎。
甚見親幸。
大業十一年。
從駕北巡。
卒於道。
年七十七。
有幸江都道裡記一卷、洛陽古今記一卷、馬名錄一卷、銮駕北巡記一卷、集十四卷。
〉【奉和禦制月夜觀星示百僚詩】 {穴叫}{穴條}神居遠。
蕭條更漏深。
薄煙淨遙色。
高樹肅(文苑作肅。
)清陰。
星月滿茲(《初學記》誤作并。
)夜。
燦爛還相臨。
連珠欲東上。
團扇漸西沈。
澄水含斜漢。
?樹隐橫參。
時聞送籌柝。
(文苑誤作折。
)屢見繞枝禽。
聖情記馀事。
振玉複鳴金。
(○《初學記》一作奉和月夜觀星詩。
文苑英華百五十二。
《詩紀》百二十五。
) 【奉和方山靈岩寺應教詩】 名山鎮江海。
梵宇駕風煙。
畫ㄆ臨松蓋。
銮牖對峰蓮。
雷出階基下。
雲歸梁棟前。
靈光辨晝夜。
輕衣數劫年。
一陪香作食。
長用福為田。
(○廣弘明集三十。
《詩紀》百二十五。
) 【奉和出颍至淮應令詩】〖《詩紀》雲。
一作應诏。
〗 涉颍倦纡回。
浮淮欣迥直。
遙村含水氣。
遠浦澄天色。
靈濤稍欲近。
仙岩行可識。
玄覽屬睿辭。
風雲有馀力。
(○《初學記》六。
文苑英華百七十作出颍至淮應制。
《詩紀》百二十五。
) 【奉和通衢建燈應教詩】 芳衢澄夜景。
法炬爛參差。
逐輪時徙焰。
桃花生落枝。
飛煙繞定(歲時雜詠作?疑。
)室。
浮光映瑤池。
重閣登臨罷。
歌管乘空移。
(○廣弘明集三十。
古今歲時雜詠七。
《詩紀》百二十五。
) 【賦得微雨東來應教詩】 〖《詩紀》雲。
陶淵明讀《山海經》詩。
微雨從東來。
好風與之俱。
〗 微雨暗(文苑作間。
)東峰。
散漫灑長松。
澗(文苑誤作間。
)滿新流濁。
山沾積翠濃。
風起還吹燕。
雲來本(文苑誤作來。
)送龍。
登年随玉燭。
名山定可封。
(○《初學記》二。
文苑英華百七十九作賦得微雨。
《詩紀》百二十五。
) 【春江花月夜】(和炀帝。
) 張(樂府作花。
)帆渡柳浦。
結纜隐梅洲。
月色含江樹。
花影覆船樓。
(○《樂府詩集》四十七。
《詩紀》百二十五。
) ☆虞綽〈綽。
字士裕。
會稽馀姚人。
仕陳為太學博士。
大業初。
轉秘書學士。
遷著作郎。
常居禁中。
以文翰待诏。
大業九年。
坐與楊玄感交往。
徙於邊。
亡匿歲馀。
為吏所執。
被刑。
年五十四。
〉【於婺州被囚詩】 〖北史本傳曰:綽被徙至長安而亡。
潛度江。
變姓名。
遊東陽。
抵信安令辛大德。
大德舍之歲馀。
綽與人争田相訟。
有識綽者而告。
竟為吏所執。
〗 窮達雖有命。
逋逃誠負累。
背恩已偷生。
臨危未能死。
得(《初學記》作待。
)罪既不測。
中心怅無已。
(以上三字《初學記》缺。
)厚顔羞朋友。
囚心愧妻子。
聖日始東扶。
徂年迫西汜。
方違盛明代。
永向幽泉裡。
況當此春節。
物候驚田裡。
桃蹊日影亂。
柳迳秋(《詩紀》雲。
疑作和。
)風起。
動植皆順性。
嗟餘獨淪恥。
投筆不重陳。
此情寄知己。
(○《初學記》二十。
《詩紀》百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