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詩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李蹊。
采桑秦氏女。
織錦窦家妻。
關山别蕩(才調集作宕。
文苑同。
)子。
風月守空閨。
恒(容齋續筆作常。
)斂千金笑。
長垂雙(文苑雲。
一作白。
)玉啼。
盤龍随鏡隐。
彩(文苑雲。
一作舞。
)鳳逐帷低。
飛(才調集作驚。
文苑雲。
一作驚。
)魂同夜(文苑雲。
一作野。
)鵲(才調集作野鶴。
)倦寝憶晨雞。
暗牖懸蛛網。
空梁落燕泥。
前年過代(才調集作岱。
)北。
今歲往遼西。
一去無消息。
(調集作還意。
文苑雲。
一作還意。
)那(草堂詩箋作何。
)能惜馬蹄。
(○才調集一作劉長卿别宕子怨。
文苑英華二百八十七。
《樂府詩集》七十九。
對床夜語一。
容齋續筆七。
《詩紀》百二十三。
又草堂詩箋三陪鄭詩注作效今體詩。
引蹄一韻。
) 【豫章行】(七言) 江南地遠接(文苑作接遠。
)閩瓯。
山東(樂府作東山。
)英妙屢經遊。
前瞻疊障千重阻。
卻帶驚湍萬裡流。
楓葉朝飛向京洛。
文魚夜過曆吳洲。
君行遠度茱萸嶺。
妾住長依明月樓。
樓中愁思不開?。
始複臨窗望早春。
鴛鴦水上萍初合。
鳴鶴園中花并新。
空憶常時角枕處。
無複前日畫眉人。
照骨金環誰用許。
見膽明鏡自生塵。
蕩子從來好留滞。
況複關山遠迢遞。
當學織女嫁牽牛。
莫作(樂府作學。
)?娥叛夫婿。
偏訝思君無限極。
欲罷欲忘還複憶。
願作王母三青鳥。
飛去飛來(樂府作飛來飛去。
)傳消息。
豐城雙劍昔曾離。
經年累月複相随。
不畏将軍成久别。
隻恐封侯心更移。
(○文苑英華二百一。
《樂府詩集》三十四。
《詩紀》百二十三。
) 【詩】 【從駕幸晉陽詩】(以下五言。
) 省方遵往冊。
遊豫葉前經。
金吾朝戒道。
校尉晚巡營。
重巒下飛騎。
絕浦渡連旌。
澗水寒逾咽。
松風遠更清。
方觀翠華反。
簪筆上雲(文苑作雲。
)亭。
(○《初學記》十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
《詩紀》百二十三。
) 【奉和月夜聽軍樂應诏詩】 旌(《初學記》作旋。
)門臨古堞。
徼道度(文苑作渡。
)深隍。
月冷(《初學記》作令。
)疑秋夜。
山寒落夏霜。
遙空澄(《初學記》作丁。
萬花谷同。
)暮色。
清景散馀光。
笳聲(文苑作清。
)喧隴水。
鼓曲噪漁陽。
沈郁興神息。
眺聽(《初學記》作德。
)發天章。
嵩岱終難(《初學記》字缺。
)學。
丘陵徒自強。
(○《初學記》十五。
文苑英華二百十二。
萬花谷後三十二作薛道衡詩。
《詩紀》百二十三。
) 【奉和臨渭源應诏詩】 玄功複禹迹。
至德去湯羅。
玉關亭障遠。
金方水石多。
八川茲一态。
萬裡導長波。
驚流注陸海。
激浪象(文苑作還。
)天河。
(文苑辨證、《詩紀》雲。
《三輔黃圖》雲。
渭水貫都。
象天河。
)鸾旗曆岩谷。
龍穴暫經過。
西老陪遊宴。
南風起詠歌。
庶品蒙仁澤。
生靈穆(文苑作沐。
)太和。
微臣惜暮景。
願駐魯陽戈。
(○《初學記》六。
文苑英華百七十。
《詩紀》百二十三。
) 【秋日遊昆明池詩】〖《詩紀》雲。
江總、元行功皆有此詩。
〗 灞陵因靜退。
靈沼(文苑作池。
)暫徘徊。
新船木蘭楫。
舊宇豫章材。
荷心宜露泫。
竹徑重風來。
魚潛疑刻石。
沙暗(《類聚》作暗。
)似沈灰。
琴逢鶴欲舞。
酒遇菊花(《初學記》作初。
是。
)開。
□(《初學記》作羁)心與秋興。
陶然寄一杯。
(○《初學記》七。
文苑英華百六十四。
《詩紀》百二十三。
又《類聚》九引徊、材、乘、灰四韻。
) 【敬酬楊仆射山齋獨坐詩】 相望山河近。
相思朝夕勞。
龍門竹箭急。
華嶽蓮花高。
嶽高嶂重疊。
鳥道風煙接。
遙原樹若荠。
遠水舟如葉。
葉舟旦旦浮。
驚波夜夜流。
露寒洲渚白。
月冷函關秋。
秋夜清風發。
彈琴即鑒月。
雖非莊舄歌。
吟詠常思越。
(楊素封越國公。
○文苑英華三百十七。
《詩紀》百二十三。
) 【重酬楊仆射山亭詩】 寂寂無與晤。
朝端去總戎。
空庭聊步月。
閑坐獨臨風。
臨風時太息。
步月山泉側。
朝朝散霞彩。
暮暮澄秋色。
秋色遍臯蘭。
霞彩落雲端。
吹旌朔氣冷。
照劍日光寒。
光寒塞草平。
氣冷咽笳聲。
将軍獻凱入。
藹藹風雲生。
(○文苑英華三百十七。
《詩紀》百二十三。
) 【入郴江
采桑秦氏女。
織錦窦家妻。
關山别蕩(才調集作宕。
文苑同。
)子。
風月守空閨。
恒(容齋續筆作常。
)斂千金笑。
長垂雙(文苑雲。
一作白。
)玉啼。
盤龍随鏡隐。
彩(文苑雲。
一作舞。
)鳳逐帷低。
飛(才調集作驚。
文苑雲。
一作驚。
)魂同夜(文苑雲。
一作野。
)鵲(才調集作野鶴。
)倦寝憶晨雞。
暗牖懸蛛網。
空梁落燕泥。
前年過代(才調集作岱。
)北。
今歲往遼西。
一去無消息。
(調集作還意。
文苑雲。
一作還意。
)那(草堂詩箋作何。
)能惜馬蹄。
(○才調集一作劉長卿别宕子怨。
文苑英華二百八十七。
《樂府詩集》七十九。
對床夜語一。
容齋續筆七。
《詩紀》百二十三。
又草堂詩箋三陪鄭詩注作效今體詩。
引蹄一韻。
) 【豫章行】(七言) 江南地遠接(文苑作接遠。
)閩瓯。
山東(樂府作東山。
)英妙屢經遊。
前瞻疊障千重阻。
卻帶驚湍萬裡流。
楓葉朝飛向京洛。
文魚夜過曆吳洲。
君行遠度茱萸嶺。
妾住長依明月樓。
樓中愁思不開?。
始複臨窗望早春。
鴛鴦水上萍初合。
鳴鶴園中花并新。
空憶常時角枕處。
無複前日畫眉人。
照骨金環誰用許。
見膽明鏡自生塵。
蕩子從來好留滞。
況複關山遠迢遞。
當學織女嫁牽牛。
莫作(樂府作學。
)?娥叛夫婿。
偏訝思君無限極。
欲罷欲忘還複憶。
願作王母三青鳥。
飛去飛來(樂府作飛來飛去。
)傳消息。
豐城雙劍昔曾離。
經年累月複相随。
不畏将軍成久别。
隻恐封侯心更移。
(○文苑英華二百一。
《樂府詩集》三十四。
《詩紀》百二十三。
) 【詩】 【從駕幸晉陽詩】(以下五言。
) 省方遵往冊。
遊豫葉前經。
金吾朝戒道。
校尉晚巡營。
重巒下飛騎。
絕浦渡連旌。
澗水寒逾咽。
松風遠更清。
方觀翠華反。
簪筆上雲(文苑作雲。
)亭。
(○《初學記》十三。
文苑英華百七十。
《詩紀》百二十三。
) 【奉和月夜聽軍樂應诏詩】 旌(《初學記》作旋。
)門臨古堞。
徼道度(文苑作渡。
)深隍。
月冷(《初學記》作令。
)疑秋夜。
山寒落夏霜。
遙空澄(《初學記》作丁。
萬花谷同。
)暮色。
清景散馀光。
笳聲(文苑作清。
)喧隴水。
鼓曲噪漁陽。
沈郁興神息。
眺聽(《初學記》作德。
)發天章。
嵩岱終難(《初學記》字缺。
)學。
丘陵徒自強。
(○《初學記》十五。
文苑英華二百十二。
萬花谷後三十二作薛道衡詩。
《詩紀》百二十三。
) 【奉和臨渭源應诏詩】 玄功複禹迹。
至德去湯羅。
玉關亭障遠。
金方水石多。
八川茲一态。
萬裡導長波。
驚流注陸海。
激浪象(文苑作還。
)天河。
(文苑辨證、《詩紀》雲。
《三輔黃圖》雲。
渭水貫都。
象天河。
)鸾旗曆岩谷。
龍穴暫經過。
西老陪遊宴。
南風起詠歌。
庶品蒙仁澤。
生靈穆(文苑作沐。
)太和。
微臣惜暮景。
願駐魯陽戈。
(○《初學記》六。
文苑英華百七十。
《詩紀》百二十三。
) 【秋日遊昆明池詩】〖《詩紀》雲。
江總、元行功皆有此詩。
〗 灞陵因靜退。
靈沼(文苑作池。
)暫徘徊。
新船木蘭楫。
舊宇豫章材。
荷心宜露泫。
竹徑重風來。
魚潛疑刻石。
沙暗(《類聚》作暗。
)似沈灰。
琴逢鶴欲舞。
酒遇菊花(《初學記》作初。
是。
)開。
□(《初學記》作羁)心與秋興。
陶然寄一杯。
(○《初學記》七。
文苑英華百六十四。
《詩紀》百二十三。
又《類聚》九引徊、材、乘、灰四韻。
) 【敬酬楊仆射山齋獨坐詩】 相望山河近。
相思朝夕勞。
龍門竹箭急。
華嶽蓮花高。
嶽高嶂重疊。
鳥道風煙接。
遙原樹若荠。
遠水舟如葉。
葉舟旦旦浮。
驚波夜夜流。
露寒洲渚白。
月冷函關秋。
秋夜清風發。
彈琴即鑒月。
雖非莊舄歌。
吟詠常思越。
(楊素封越國公。
○文苑英華三百十七。
《詩紀》百二十三。
) 【重酬楊仆射山亭詩】 寂寂無與晤。
朝端去總戎。
空庭聊步月。
閑坐獨臨風。
臨風時太息。
步月山泉側。
朝朝散霞彩。
暮暮澄秋色。
秋色遍臯蘭。
霞彩落雲端。
吹旌朔氣冷。
照劍日光寒。
光寒塞草平。
氣冷咽笳聲。
将軍獻凱入。
藹藹風雲生。
(○文苑英華三百十七。
《詩紀》百二十三。
) 【入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