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詩卷四

關燈
鼓吹铙歌十八篇。

    按古今樂錄。

    皆聲辭豔相雜。

    不複可分。

    沈約雲。

    樂人以音聲相傳。

    訓诂不可複解。

    凡古樂錄。

    。

    皆大字是辭。

    細字是聲。

    聲辭合寫。

    故緻然耳。

    〗 【朱鹭】 〖隋疏樂志曰:建鼓殷所作。

    又栖翔鹭於其上。

    不知何代所加。

    然則漢曲。

    蓋因飾鼓以鹭而名曲焉。

    ○譚蒼醍醐雲。

    漢初有朱鹭之瑞。

    故以鹭形飾鼓。

    又以朱鹭名鼓吹曲也。

    〗 朱鹭(魚以烏路訾邪鹭)何食食茄下。

    不(之)食不(之)吐将以問谏(《宋書》作誅。

    注雲。

    一作谏。

    《詩紀》同。

    今從注文。

    )者。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詩紀》五。

    ○逯案。

    賈生書雲。

    鼓所以來谏。

    《詩》雲:柔亦不茹。

    剛亦不吐。

    此歌雲雲。

    言谏官之道也。

    茄。

    古荷字。

    又十八曲歌辭凡以為聲字者皆細字旁書之。

    以區别於本文。

    ) 【思悲翁】 思悲翁。

    唐思。

    奪我美人侵以遇。

    悲翁(也)但(我)思。

    蓬首(樂府雲。

    一作蕞。

    案蕞字當是蓬之異文。

    )狗。

    逐狡兔。

    食交君。

    枭子五。

    枭母六。

    拉沓高飛莫安宿。

    (○同上○唐思。

    徒思也。

    也、我皆聲。

    侵遇為侵漁或侵虐之借字。

    交君殆狡□之借字。

    ) 【艾如張】 〖《詩紀》雲。

    艾與刈同。

    芟草也。

    谷梁傳曰:艾蘭以為防。

    置旃以為轅門。

    謂因搜狩以習武事也。

    蘭。

    香草也。

    言艾草以為田之大防是也。

    〗 艾而張羅。

    夷於何。

    行成之。

    四時和。

    山出黃雀亦有羅。

    雀以高飛奈雀何。

    為此倚欲。

    誰肯礞(當作礈。

    古墜字)室。

    (○同上○董若雨曰:礈當是墜字之誤。

    案此說是。

    《漢書》叙傳。

    薄姬礈宗文産德。

    師古注。

    礈。

    古墜字。

    ) 【上之回】  〖《漢書》武帝紀曰:元封四年冬。

    行幸雍。

    祠五畤。

    通回中道。

    遂北出蕭關。

    回中地在安定。

    沈建樂府廣題曰:漢曲皆美當時之事。

    按石關。

    宮阙名。

    近甘泉宮。

    相如上林賦雲。

    蹙石關。

    曆封巒是也。

    〗 上之回。

    所中益。

    夏将至。

    行将北。

    以承甘泉宮。

    寒暑德。

    (《文選補遺》作得。

    )遊石關。

    望諸(《文選補遺》作渚。

    )國。

    月支臣。

    匈奴服。

    令從百官疾驅馳。

    千秋萬歲樂無極。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文選補遺》三十四。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逯案。

    上之回者。

    言上幸回中。

    所中即行在所。

    又見雉子班。

    蓋當時習語。

    所中益言行在所儀從之盛。

    末二句則贊美之辭。

    )  【翁離】〖一作擁離。

    〗 擁離趾中可築室。

    何用葺之蕙用蘭。

    擁離趾中。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詩紀》五。

    ○逯案。

    翁離當作翁雜。

    漢時習語。

    所以狀五采之貌。

    郊祀歌。

    殊翁雜。

    五采文。

    是其證。

    趾者。

    讀為□。

    詩谷風。

    □其□。

    《說文》水部引作止。

    詩七月。

    四之日舉趾。

    《漢書》食貨志引作止。

    趾皆可作止。

    故趾可借為□。

    又□即□。

    見左氏隐三年傳釋文。

    漢郊五畤。

    郊祀志謂五畤祭黃、青、赤、白、黑神。

    祝宰之衣。

    各如其色。

    則五畤土色自亦各别。

    五畤而五色相映。

    故曰翁雜。

    又畤中築室所以祠神。

    故以蕙蘭葺成。

    此歌有脫爛處。

    ) 【戰城南】 戰城南。

    死郭北。

    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文選補遺》無為字。

    )我謂烏。

    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

    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

    蒲葦冥冥。

    枭騎戰鬥死。

    驽馬裴回鳴。

    梁築室何(以)南梁何北。

    (《文選補遺》此三字作何以北。

    風雅翼、《廣文選》、《詩紀》并同。

    )禾黍而(風雅翼作不。

    《廣文選》、《詩紀》同。

    )獲(風雅翼作獲。

    )君何食。

    願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

    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

    莫不夜(《文選補遺》作暮夜不。

    )歸。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文選補遺》三十四。

    風雅翼。

    選詩補遺下。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逯案。

    梁築室句不辭。

    上梁字乃衍文。

    以字虛聲。

    原文當作築室河南梁河北河。

    今作河。

    假借字耳。

    《漢書》衛青傳。

    遂定河南地。

    絕梓領。

    梁北河。

    讨蒲泥。

    破苻離雲雲。

    魏文帝典論。

    孝武自征元以迄征和。

    征匈奴四十馀舉。

    逾廣漠。

    絕梓領。

    封狼居。

    禅姑幕。

    梁北河雲雲。

    皆言定河南梁北河事。

    當梁漢人習語。

    如司馬相如難蜀父老。

    梁孫原雲雲。

    是其比。

    漢取河南。

    置朔方郡。

    故築室以為屯戍。

    并以讨胡。

    遂有梁北河之事。

    此歌築室河南梁河北。

    即指此乎。

    又思子良臣。

    子乃哉之假借字。

    與下聖人出美人子之子同例。

    ) 【巫山高】 巫山高。

    高以大。

    淮水深。

    難以逝。

    我欲東歸。

    害梁不為。

    我集無高曳。

    水何梁。

    (當是深之訛字。

    )湯湯回回。

    臨水遠望。

    泣下沾衣。

    遠道之人心思歸。

    謂之何。

    (○《宋書》樂志。

    《樂府詩集》十六。

    《廣文選》十二。

    《詩紀》五。

    ○逯案。

    害梁不為。

    害者。

    曷之借字。

    《漢書》翟方進傳。

    予害敢不於身撫祖宗之所受大命。

    是其比。

    我集無高曳。

    集高曳為濟篙□曳之借字。

    )  【上陵】 〖古今樂錄曰:漢章帝元和中。

    有宗廟食舉六曲。

    加重來上陵二曲為上陵食舉。

    《後漢書》禮儀志曰:正月上丁。

    祀南郊。

    次北郊、明堂、高廟、世祖廟謂之五供。

    禮畢。

    以次上陵。

    西都舊有上陵。

    東都之儀。

    太官上食。

    太常樂奏食舉。

    按古辭大略言神仙事。

    不知與食舉曲同否。

    ○逯案。

    古今樂錄所疑非也。

    此題上陵與本文山林。

    殆皆上林之誤。

    〗  上陵何美美。

    下津風以寒。

    問客從何來。

    言從水中央。

    桂樹為君船。

    青絲為君笮。

    木蘭為君棹。

    (《書鈔》作棹。

    《禦覽》同。

    )黃金錯其間。

    滄海之雀赤翅鴻。

    白雁随。

    (當作堕。

    )山林乍開乍合。

    曾不知日月明。

    醴泉之水。

    光澤何蔚蔚。

    芝為車。

    龍為馬。

    覽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