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卷七
關燈
小
中
大
○意林一。
《文選》五十二六代論注。
《禦覽》九百四十四、九百四十八。
《詩紀前集》十。
) 心誠憐。
白發玄。
情不怡。
豔色媸。
(○風雅遺篇六。
《詩紀前集》十。
) 【鬼谷子引古語】 女愛不蔽席。
男歡不盡輪。
(古今諺雲。
戰國策。
寵女不敝席。
寵臣不敝軒。
《詩紀》同。
○古今諺。
《詩紀前集》十。
) 【《孔叢子》引遺諺】 堯舜(《白帖》作飲。
《論衡》作文王飲酒。
)千鐘。
孔子(《禦覽》或有飲字。
)百觚。
子路嗑嗑。
(《類聚》、《禦覽》或作溘溘。
《類聚》或無嗑嗑二字。
)尚(《禦覽》或作日。
)飲十(《類聚》作百。
《禦覽》同。
)榼。
(○《孔叢子》儒道篇。
《書鈔》百四十八。
《類聚》二十五、七十二。
《禦覽》四百六十六、七百六十一、八百四十五。
《詩紀前集》十。
又《論衡》語增篇引觚一韻。
《白帖》五引第一句。
) 【戰國策引諺】 見君之乘下之。
見杖起之。
(○戰國策楚策。
《詩紀前集》十。
) 以書為禦者。
不盡馬之情。
以古制今者。
不達事之變。
(○戰國策趙策。
《詩紀前集》十。
) 厚者不損(《詩紀》作毀。
)人以自益。
(《詩紀》有也字。
)仁者不危軀(《詩紀》作人。
)以要名。
(《詩紀》有也字。
○戰國策燕策。
《詩紀前集》十。
) 【戰國策引鄙語】 見兔而顧犬。
未為晚也。
亡羊而補牢。
(《詩紀》雲。
一本作籬。
音同。
)未為遲也。
(《新序》作亡羊而補牢未為遲。
見兔而呼狗未為晚。
○戰國策楚策。
《新序》雜事篇。
《禦覽》四百九十五、九百七。
《詩紀前集》十。
) 借車者馳之。
借衣者被之。
(○戰國策趙策。
《詩紀前集》十。
) 甯為雞口。
無為牛後。
(○戰國策韓策。
《史記》蘇秦列傳。
《類聚》二十五。
《禦覽》四百六十、四百九十五、八百九十八。
《詩紀前集》十。
○《顔氏家訓》曰:按延笃戰國策音義曰:屍。
雞中之主。
從。
牛子也。
然則口當為屍。
後當為從。
俗寫誤也。
○逯案。
《史記》索隐引戰國策與顔氏同。
) 【戰國策引語】 戰勝而國危者。
物不斷也。
功大而權輕者。
地不入也。
(○戰國策秦策。
《詩紀前集》十。
) 骐骥之衰也。
驽馬先之。
孟贲之倦也。
女子勝之。
(○戰國策齊策。
《詩紀前集》十。
) 厲疾憐王。
(○戰國策楚策。
《詩紀前集》十。
) 強者善。
弱者不能自守。
(○戰國策趙策。
) 仁不輕絕。
智不輕怨。
(○戰國策燕策。
《新序》雜事篇。
《詩紀前集》十。
) 【《史記》引諺】 死者複生。
生者不愧。
(○《史記》趙世家。
計紀前集十。
) 蓬生麻中。
不扶自(《書鈔》作乃。
)直。
白沙在泥。
(《史記》有中字。
)與之皆黑。
(○《史記》三王世家褚先生引。
《書鈔》百五十八引大戴禮。
《類聚》八十二引曾子。
《詩紀前集》十。
○《詩紀》雲。
魯子書作諺曰:) 力則任鄙。
智則樗裡。
(○《史記》樗裡子傳引秦人諺。
《詩紀前集》十。
) 【《史記》引語】 狡兔死。
良狗烹。
高鳥盡。
良弓藏。
敵國破。
謀臣亡。
(○《史記》淮陰侯傳韓信引人言。
○逯案。
韓非子說儲下。
太宰嚭遺大夫種曰:狡兔盡則良犬烹。
敵國滅則謀臣亡。
又《漢書》蒯通傳。
通欲說韓信令背漢。
引語曰:野禽殚。
走犬烹。
敵國破。
謀臣亡。
知此語始自太宰嚭。
輾轉成為習語。
故有繁簡文字之異。
今依《史記》錄之。
) 【新書引周諺】 君子重襲。
小人無由入。
正人十倍。
雅辟無由來。
(新書客經篇:《詩紀前集》十。
) 囊漏(文心雕龍作滿)貯(文心雕龍作儲,長短經同。
)中,(○新書春秋篇。
文心雕龍書記篇。
長短經大體篇。
《詩紀前集》十。
) 【附】 【金樓子引殷纣時語】 車行酒。
騎行炙。
百二十日為一夜。
(○金樓子箴戒篇。
) 【金樓子引古語】 甯得一把五加。
不(潛确類書作安。
)用金玉(《詩紀》作黃金。
)滿車。
甯得一斤(《詩紀》作把。
)地榆。
不(潛确類書作安。
)用明月寶珠。
(○金樓子志怪篇。
潛确類書九十八引東華真人煮石經。
○逯案。
《詩紀》此篇作魯定公記載古語。
) 【妝台記序引春秋時諺】 夏姬得道。
雞皮三少。
(○西溪叢話下引宇文士及妝台記序。
)
《文選》五十二六代論注。
《禦覽》九百四十四、九百四十八。
《詩紀前集》十。
) 心誠憐。
白發玄。
情不怡。
豔色媸。
(○風雅遺篇六。
《詩紀前集》十。
) 【鬼谷子引古語】 女愛不蔽席。
男歡不盡輪。
(古今諺雲。
戰國策。
寵女不敝席。
寵臣不敝軒。
《詩紀》同。
○古今諺。
《詩紀前集》十。
) 【《孔叢子》引遺諺】 堯舜(《白帖》作飲。
《論衡》作文王飲酒。
)千鐘。
孔子(《禦覽》或有飲字。
)百觚。
子路嗑嗑。
(《類聚》、《禦覽》或作溘溘。
《類聚》或無嗑嗑二字。
)尚(《禦覽》或作日。
)飲十(《類聚》作百。
《禦覽》同。
)榼。
(○《孔叢子》儒道篇。
《書鈔》百四十八。
《類聚》二十五、七十二。
《禦覽》四百六十六、七百六十一、八百四十五。
《詩紀前集》十。
又《論衡》語增篇引觚一韻。
《白帖》五引第一句。
) 【戰國策引諺】 見君之乘下之。
見杖起之。
(○戰國策楚策。
《詩紀前集》十。
) 以書為禦者。
不盡馬之情。
以古制今者。
不達事之變。
(○戰國策趙策。
《詩紀前集》十。
) 厚者不損(《詩紀》作毀。
)人以自益。
(《詩紀》有也字。
)仁者不危軀(《詩紀》作人。
)以要名。
(《詩紀》有也字。
○戰國策燕策。
《詩紀前集》十。
) 【戰國策引鄙語】 見兔而顧犬。
未為晚也。
亡羊而補牢。
(《詩紀》雲。
一本作籬。
音同。
)未為遲也。
(《新序》作亡羊而補牢未為遲。
見兔而呼狗未為晚。
○戰國策楚策。
《新序》雜事篇。
《禦覽》四百九十五、九百七。
《詩紀前集》十。
) 借車者馳之。
借衣者被之。
(○戰國策趙策。
《詩紀前集》十。
) 甯為雞口。
無為牛後。
(○戰國策韓策。
《史記》蘇秦列傳。
《類聚》二十五。
《禦覽》四百六十、四百九十五、八百九十八。
《詩紀前集》十。
○《顔氏家訓》曰:按延笃戰國策音義曰:屍。
雞中之主。
從。
牛子也。
然則口當為屍。
後當為從。
俗寫誤也。
○逯案。
《史記》索隐引戰國策與顔氏同。
) 【戰國策引語】 戰勝而國危者。
物不斷也。
功大而權輕者。
地不入也。
(○戰國策秦策。
《詩紀前集》十。
) 骐骥之衰也。
驽馬先之。
孟贲之倦也。
女子勝之。
(○戰國策齊策。
《詩紀前集》十。
) 厲疾憐王。
(○戰國策楚策。
《詩紀前集》十。
) 強者善。
弱者不能自守。
(○戰國策趙策。
) 仁不輕絕。
智不輕怨。
(○戰國策燕策。
《新序》雜事篇。
《詩紀前集》十。
) 【《史記》引諺】 死者複生。
生者不愧。
(○《史記》趙世家。
計紀前集十。
) 蓬生麻中。
不扶自(《書鈔》作乃。
)直。
白沙在泥。
(《史記》有中字。
)與之皆黑。
(○《史記》三王世家褚先生引。
《書鈔》百五十八引大戴禮。
《類聚》八十二引曾子。
《詩紀前集》十。
○《詩紀》雲。
魯子書作諺曰:) 力則任鄙。
智則樗裡。
(○《史記》樗裡子傳引秦人諺。
《詩紀前集》十。
) 【《史記》引語】 狡兔死。
良狗烹。
高鳥盡。
良弓藏。
敵國破。
謀臣亡。
(○《史記》淮陰侯傳韓信引人言。
○逯案。
韓非子說儲下。
太宰嚭遺大夫種曰:狡兔盡則良犬烹。
敵國滅則謀臣亡。
又《漢書》蒯通傳。
通欲說韓信令背漢。
引語曰:野禽殚。
走犬烹。
敵國破。
謀臣亡。
知此語始自太宰嚭。
輾轉成為習語。
故有繁簡文字之異。
今依《史記》錄之。
) 【新書引周諺】 君子重襲。
小人無由入。
正人十倍。
雅辟無由來。
(新書客經篇:《詩紀前集》十。
) 囊漏(文心雕龍作滿)貯(文心雕龍作儲,長短經同。
)中,(○新書春秋篇。
文心雕龍書記篇。
長短經大體篇。
《詩紀前集》十。
) 【附】 【金樓子引殷纣時語】 車行酒。
騎行炙。
百二十日為一夜。
(○金樓子箴戒篇。
) 【金樓子引古語】 甯得一把五加。
不(潛确類書作安。
)用金玉(《詩紀》作黃金。
)滿車。
甯得一斤(《詩紀》作把。
)地榆。
不(潛确類書作安。
)用明月寶珠。
(○金樓子志怪篇。
潛确類書九十八引東華真人煮石經。
○逯案。
《詩紀》此篇作魯定公記載古語。
) 【妝台記序引春秋時諺】 夏姬得道。
雞皮三少。
(○西溪叢話下引宇文士及妝台記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