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回 江少師認義兒引賊入室 珠小姐索和詩掩耳盜鈴
關燈
小
中
大
詞雲:
有女繼兒承子舍,何如徑入東床,若叫暗暗搗玄霜,依然乘彩鳳,到底飲瓊漿。
才色從來連性命,況于才色當場。
怎叫兩下不思量,情窺皆冷眼,私系是癡腸。
〈臨江仙〉 話說雙星在江少師内廳吃完酒,江章叫人送在東書院歇宿,雖也有些酒意,卻心下喜歡,全不覺醉。
因暗想道:我出門時曾許下母親,尋一個有才有色的媳婦回來,以為蘋蘩井臼之勞,誰知由廣及閩,走了一二千裡的道路,并不遇一眉一目,縱有誇張佳麗,亦不過在脂粉中逞顔色,何堪作閨中之樂。
我祇愁無以複母親之命,誰知行到浙江,無意中忽逢江老夫妻,親親切切認我為子,竟在深閨中,喚出女兒來,拜我為兄。
來見面時,我還認做尋常女子,了不關心。
及見面時,誰知竟是一個賽王嫱、誇西子的絕代佳人。
突然相見,不曾打點的耳目精神,又因二老在坐,祇驚得青黃無主,竟不曾看得象心象意,又不曾說幾句關情的言語,以緻殷懃。
但默默坐了一霎,就入去了,竟撇下一天風韻,叫我無聊無賴。
欲待相親,卻又匆匆草草,無計相親﹔欲放下,卻又系肚牽腸,放他不下。
這才是我前日在家對人說的定情之人也。
人便僥幸有了,但不知還是定我之情,還是索我之命。
因坐在床上,塌伏着枕頭兒細想。
因想道:“若沒有可意之人,縱紅成群,綠作隊,日夕相親,卻也無用。
今既遇了此天生的尤物,且莫說無心相遇,信乎有緣﹔即使赤繩不系,玉鏡難歸,也要去展一番昆侖之妙手,以見吾鐘情之不苟,便死也甘心。
況江老夫妻愛我不啻親生,才入室,坐席尚未暖,早急呼妹妹以拜哥哥,略不避嫌疑,則此中徑路,豈不留一線。
即蕊珠小姐相見時,羞縮固所不免,然羞縮中别有将迎也。
非一味不近人情,或者展轉反側中,尚可少緻殷懃耳。
我之初意,雖蒙江老故舊美情,苦苦相留,然非我四海求凰之本念,尚不欲久淹留于此。
今既文君咫尺,再仆仆天涯,則非算矣。
祇得聊居子舍,長望東牆,再看機緣,以為進止。
”想到快心,遂不覺沉沉睡去。
正是: 藍橋莫道無尋處,且喜天台有路通。
若肯沿溪苦求覓,桃花流水在其中。
由了次日,雙星一覺醒來,早已紅日照于東窗之上。
恐怕親誼疏冷,忙忙梳洗了,即整衣,竟入内室來問安。
江章夫妻一向孤獨慣了,定省之禮,久已不望。
今忽見雙星象親兒子的一般,走進來問安,不禁滿心歡喜。
因留他坐了,說道:“你父親與我是同年好友,你實實是我年家子侄,原該以伯侄稱呼,但當時曾過繼了一番,又不是年伯年侄,竟是父子了。
今既相逢,我留你在此,這名分必先正了,然後便于稱呼。
”雙星聽了,暗暗想道:“若認年家伯侄,便不便入内。
”因朗朗答應淳:“年家伯侄,與過繼父子,雖也相去不遠,然先君生前既已有拜義之命,今于死後如何敢違而更改。
孩兒相見茫茫者,苦于不知也,今既剖明,違親之命為不孝,忘二大人之思為不義,似乎不可。
望二大人仍置孩兒子膝下,則大人與先君當日一番舉動,不為虛哄一時也。
江章夫妻聽了,大喜不勝道:“我二人雖久矣甘心無子,然無子終不若有一子點綴目前之為快。
今見不夜,我不敢執前議苦強者,恐不夜立身揚名以顯親别有志耳。
”雙星道:“此固大人成全孩兒孝親之厚道,但孩兒想來,此事原兩不相傷。
二大人欲孩兒認義者,不過欲孩兒在膝下應子舍之故事耳,非圖孩兒異日拾金紫以增榮也。
況孩兒不肖,未必便能上達,即有寸進,仍歸之先君,則名報先君于終天,而身侍二大人于朝夕,名實兩全,或亦未為不可也。
不識二大人以為何如?” 江章聽了,愈加歡喜道:“妙論,妙論,分别的快暢。
竟以父子稱呼,祇不改姓便了。
”因叫許多家人仆婦,俱來拜見雙公子。
因分付道:“這雙公子,今已結義我為父、夫人為母、小姐為兄妹,以後祇稱大相公,不可作外人看待。
”衆家人仆婦拜見過,俱領命散去。
正是: 昨日還為陌路人,今朝忽爾一家親。
相逢祇要機緣巧,誰是誰非莫認真。
雙星自在江家認了父子,使出入無人禁止,雖住在東院,以讀書為名,卻一心祇思量着蕊珠小姐,要再見一面。
料想小姐不肯出來,自家又沒本事開口請見,祇借着問安名,朝夕間走到夫人室内來,希圖偶遇。
不期住了月餘,安過數十次,次次皆蒙夫人留茶,留點心,留着說閑話,他東張西望,祇不見小姐的影兒。
不獨小姐不見,連前番小姐的侍妾彩雲影兒也不見,心下十分驚怪,又不敢問人,惟悶悶而已。
你道為何不見?原來小姐住的這拂雲樓,正在夫人的卧房東首,因夫人的卧房牆高屋大,緊緊遮住,故看不見。
若要進去,祇要從夫人卧房後一個小小的雙扇
才色從來連性命,況于才色當場。
怎叫兩下不思量,情窺皆冷眼,私系是癡腸。
〈臨江仙〉 話說雙星在江少師内廳吃完酒,江章叫人送在東書院歇宿,雖也有些酒意,卻心下喜歡,全不覺醉。
因暗想道:我出門時曾許下母親,尋一個有才有色的媳婦回來,以為蘋蘩井臼之勞,誰知由廣及閩,走了一二千裡的道路,并不遇一眉一目,縱有誇張佳麗,亦不過在脂粉中逞顔色,何堪作閨中之樂。
我祇愁無以複母親之命,誰知行到浙江,無意中忽逢江老夫妻,親親切切認我為子,竟在深閨中,喚出女兒來,拜我為兄。
來見面時,我還認做尋常女子,了不關心。
及見面時,誰知竟是一個賽王嫱、誇西子的絕代佳人。
突然相見,不曾打點的耳目精神,又因二老在坐,祇驚得青黃無主,竟不曾看得象心象意,又不曾說幾句關情的言語,以緻殷懃。
但默默坐了一霎,就入去了,竟撇下一天風韻,叫我無聊無賴。
欲待相親,卻又匆匆草草,無計相親﹔欲放下,卻又系肚牽腸,放他不下。
這才是我前日在家對人說的定情之人也。
人便僥幸有了,但不知還是定我之情,還是索我之命。
因坐在床上,塌伏着枕頭兒細想。
因想道:“若沒有可意之人,縱紅成群,綠作隊,日夕相親,卻也無用。
今既遇了此天生的尤物,且莫說無心相遇,信乎有緣﹔即使赤繩不系,玉鏡難歸,也要去展一番昆侖之妙手,以見吾鐘情之不苟,便死也甘心。
況江老夫妻愛我不啻親生,才入室,坐席尚未暖,早急呼妹妹以拜哥哥,略不避嫌疑,則此中徑路,豈不留一線。
即蕊珠小姐相見時,羞縮固所不免,然羞縮中别有将迎也。
非一味不近人情,或者展轉反側中,尚可少緻殷懃耳。
我之初意,雖蒙江老故舊美情,苦苦相留,然非我四海求凰之本念,尚不欲久淹留于此。
今既文君咫尺,再仆仆天涯,則非算矣。
祇得聊居子舍,長望東牆,再看機緣,以為進止。
”想到快心,遂不覺沉沉睡去。
正是: 藍橋莫道無尋處,且喜天台有路通。
若肯沿溪苦求覓,桃花流水在其中。
由了次日,雙星一覺醒來,早已紅日照于東窗之上。
恐怕親誼疏冷,忙忙梳洗了,即整衣,竟入内室來問安。
江章夫妻一向孤獨慣了,定省之禮,久已不望。
今忽見雙星象親兒子的一般,走進來問安,不禁滿心歡喜。
因留他坐了,說道:“你父親與我是同年好友,你實實是我年家子侄,原該以伯侄稱呼,但當時曾過繼了一番,又不是年伯年侄,竟是父子了。
今既相逢,我留你在此,這名分必先正了,然後便于稱呼。
”雙星聽了,暗暗想道:“若認年家伯侄,便不便入内。
”因朗朗答應淳:“年家伯侄,與過繼父子,雖也相去不遠,然先君生前既已有拜義之命,今于死後如何敢違而更改。
孩兒相見茫茫者,苦于不知也,今既剖明,違親之命為不孝,忘二大人之思為不義,似乎不可。
望二大人仍置孩兒子膝下,則大人與先君當日一番舉動,不為虛哄一時也。
江章夫妻聽了,大喜不勝道:“我二人雖久矣甘心無子,然無子終不若有一子點綴目前之為快。
今見不夜,我不敢執前議苦強者,恐不夜立身揚名以顯親别有志耳。
”雙星道:“此固大人成全孩兒孝親之厚道,但孩兒想來,此事原兩不相傷。
二大人欲孩兒認義者,不過欲孩兒在膝下應子舍之故事耳,非圖孩兒異日拾金紫以增榮也。
況孩兒不肖,未必便能上達,即有寸進,仍歸之先君,則名報先君于終天,而身侍二大人于朝夕,名實兩全,或亦未為不可也。
不識二大人以為何如?” 江章聽了,愈加歡喜道:“妙論,妙論,分别的快暢。
竟以父子稱呼,祇不改姓便了。
”因叫許多家人仆婦,俱來拜見雙公子。
因分付道:“這雙公子,今已結義我為父、夫人為母、小姐為兄妹,以後祇稱大相公,不可作外人看待。
”衆家人仆婦拜見過,俱領命散去。
正是: 昨日還為陌路人,今朝忽爾一家親。
相逢祇要機緣巧,誰是誰非莫認真。
雙星自在江家認了父子,使出入無人禁止,雖住在東院,以讀書為名,卻一心祇思量着蕊珠小姐,要再見一面。
料想小姐不肯出來,自家又沒本事開口請見,祇借着問安名,朝夕間走到夫人室内來,希圖偶遇。
不期住了月餘,安過數十次,次次皆蒙夫人留茶,留點心,留着說閑話,他東張西望,祇不見小姐的影兒。
不獨小姐不見,連前番小姐的侍妾彩雲影兒也不見,心下十分驚怪,又不敢問人,惟悶悶而已。
你道為何不見?原來小姐住的這拂雲樓,正在夫人的卧房東首,因夫人的卧房牆高屋大,緊緊遮住,故看不見。
若要進去,祇要從夫人卧房後一個小小的雙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