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堅逾金石

關燈
俞佩玉見太湖金龍王帶着兩個黑衣人走了回來,又是驚訝,又是着急。

     俞放鶴明明已帶着人走了?這太湖王為何要留下來? 隻聽太湖王沉聲道:“将這土地像和神案都恢複原位,再将地上掃一掃,切莫讓任何足迹留下來,必須令唐門子弟猜不出唐無雙是從哪裡走的,到哪裡去了。

    ” 這些人行事果然周密仔細,滴水不漏。

     俞佩玉卻快急瘋了,他現在當然可以跳下去,将這三人殺了,以他的武功,這三人自然不是他的敵手。

     但他卻生怕因此而驚動了尚未走遠的俞放鶴──等到這三人辦完事出去,俞放鶴必已走遠,他再追又來不及了。

     這兩條大漢做事卻偏偏不慌不忙,十分仔細。

     俞佩玉空白着急,卻想不出法子。

     他隻希望這三人也會從後面趕上俞放鶴,那麼他要綴住這三個人,反而要比綴住俞放鶴容易得多。

     這已是他唯一的希望,所以他更不能向這三人下手。

     誰知就在這時,突聽“嗤,嗤,嗤”,三聲輕微而尖銳的暗器破空聲,從門外急射而來。

     兩條黑衣大漢竟慘叫一聲,倒了下去。

     太湖王反應自然快得多,身手也敏捷得多,淩空一個翻身,似乎已将暗器閃過,厲喝道:“是什麼人敢大膽暗算盟主座下武士,活得不耐煩了麼?” 喝聲中,他金龍鞭已赫然在手,揮成一片金光,奪門沖出,門外黑暗中卻似傳入了一聲森冷詭秘的輕笑。

     俞佩玉更吃驚,更着急,他猜不出是誰會向他們驟下毒手暗算?是為了什麼?以這人出手之陰險,暗器之歹毒,也不會是什麼好人。

     這難道是唐家的子弟趕來了?他們來的縱然很巧,但卻将俞佩玉最後一縷希望都破滅了。

    

× × ×

神案上的油燈,方才已又被燃起。

     閃動的燈光下,忽見太湖王又倒退着走了回來。

     他掌中的金龍軟鞭已軟軟地垂下,滿面驚懼之色,滿頭大汗如雨,但卻看不出受了絲毫損傷。

     他一雙眼睛更充滿了恐懼,連眼珠子都幾乎凸了出來──他為什麼會如此恐懼?他究竟瞧見了什麼? 隻聽門外一個低沉、柔和、優美,但卻帶着種令人全身發冷的邪異之氣的語聲緩緩道:“朋友是什麼人?來自何處?” 這語聲一起,俞佩玉就覺得全身不舒服,就好像聽見響尾蛇的尾巴在響,就好像聽見狼在磨牙齒。

     他不懂一個人的語聲怎會如此柔和優美,又如此邪異可怖,他實在想瞧瞧這語聲是個什麼樣的人發出來的。

     門外黑暗中,的确有條朦胧的人影。

     但門外的夜色實在太濃,門裡的燈光又實在太淡,他隻能瞧見一雙眼睛,卻瞧不見這人的容貌身材。

     這是雙黝黑而深沉唧艮睛,黝黑深沉得一如那無邊的夜色,但他眼睛裡發出來的光,卻是一種空虛的、凄迷的,不可捉摸的慘碧色,淺時如春日遠山之巅的一抹新綠,深時如古墓石棺後的陰濕藓苔。

     這雙眼睛雖非望向俞佩玉,俞佩玉竟也忍不住打了個寒噤。

     隻聽太湖王顫聲道:“我姓王,王金龍,來自太湖。

    ” 那優美而邪異的語聲道:“原來是太湖王?你為什麼到這裡來?” 太湖王道:“我是随武林盟主來的。

    ” 那詭秘的語聲道:“武林盟主?是俞放鶴麼?” 太湖王道:“正是。

    ” 那語聲道:“他到這裡來是為了什麼?” 太湖王道:“本與唐無雙有約,來此相見。

    ” 那語聲問一句,他竟然就老老實實地回答一句,他的内心神智,竟像是都已完全懾伏在那雙眼睛妖異的光芒下。

     俞佩玉瞧得掌心又不覺沁出了冷汗。

     那語聲微一沉吟,又問道:“俞放鶴與唐無雙相見,為什麼要約在這裡?他們商量的,難道是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麼?” 太湖王道:“這其中的确有個秘密?是因為盟主……” 俞佩玉眼見他便要将這秘密說出來,更是既驚且喜,誰知太湖王說到這裡,身子忽然一陣顫抖,竟閉住了嘴。

     門外的眼睛光芒更亮,厲聲道:“是什麼秘密?你為何不說?” 太湖王緊閉着嘴,滿頭冷汗,如雨點般落下。

     那語聲又變得出奇的柔和,緩緩道:“你隻管說吧,沒關系的,你說出來之後,絕沒有人會傷害你。

    ” 太湖王身子顫抖得更厲害,滿面俱是痛苦之色,内心顯然在痛苦地掙紮着,終于顫聲道:“我不能說,絕不能說。

    ” 那語聲道:“你為何不能說?你莫忘了,現在你的内心、生命和靈魂,都已是屬于我的了,你怎敢違抗我。

    ” 太湖王忽然瘋狂般大呼起來,嘶聲呼道:“我的一切都是屬于盟主的,我不能背叛他,否則我隻有死……隻有死……” 忽然反手一鞭,向自己頭上抽了下去。

     門外的人似也大覺意外,失聲驚呼了一聲。

     太湖王卻已倒卧在血泊中了。

    

× × ×

俞佩玉早已瞧得冷汗涔涔,這件事的發生與變化,實在令人不可思議,他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時門外暗中,已走進一個人來。

     他腳步輕而緩慢,無聲無息,就宛如幽靈。

     燈光下,隻見他穿着身普通農家的褐布衣服,手裡提着個破舊的竹笠,身子瘦削而颀長,面容英俊而清癯。

     他看來似乎已有三十,有時卻又似已五十多了,一走進屋子,目中那妖異的碧光,立刻消逝不見,看來絲毫沒有什麼引人注目之處,但那千雙長而瘦削的手,卻是纖美有緻,光潤如玉。

     俞佩玉再也想不到那麼樣一雙眼睛,竟會生在這麼樣一個平凡的人身上,更想不到這眼睛的變化竟有如此快,他約略隻覺得這人,就像隻蜥蜴随時改變自己身子的顔色來愚弄别人,來保護自己。

    忽聽一個少女的聲音,輕輕歎了一口氣喃喃道:“死了,都死了。

    ” 俞佩玉目光,全都被這奇異的人所吸引住,直到此刻,才發現這人身後還跟着個粗布衣裙的少女,這少女身材剛健而婀娜,頭上也低低戴着頂竹笠,似乎不願被人瞧見她的面貌,她又在逃避着什麼? 也不知為了什麼,俞佩玉竟覺得這少女的聲音、形态都似曾相識,卻想不起在哪裡見過她的,這褐衣人已四下踱了一圈,才回頭去瞧那少女,這時他清癯的臉上,竟忽然露出一絲無比動人的微笑,悠悠道:“你眼光很準确,他們的确都已死了。

    ” 那少女咬着嘴唇,道:“他們并沒有惹着我們,你何苦将他們殺死?” 褐衣人微笑道:“你說得不錯,我實在不該殺死他們的。

    ” 那少女道:“既然不該,你為何要殺?” 褐衣人也不回答她的話,隻是含笑凝注着她,忽然歎了口氣,道:“真美,你的眼睛在這燈光下,看來更美了,你隻要瞧我一眼,我就可以為你死十次。

    ” 他對這少女似乎千依百順,疼愛已極,說的話更句句都是恭維贊美,但無論誰都聽得出他簡直像是在哄孩子。

     奇怪的是,這少女竟似絲毫也不覺得被哄被騙,竟被他幾句話說得臉也紅了,癡癡地呆了半晌,才歎了口氣,幽幽道:“我隻希望你莫要再殺人了,隻要我們能逃過這一次,我們就找個地方隐居下來,安穩地過一輩子不好麼?” 褐衣人微笑道;“你說得對,我們要找個美麗的地方,有山有水,我天天陪着你,在山林裡撫琴,在清溪旁下棋,我就天天都可以聽到你比黃莺更悅耳的笑聲。

    ” 那少女心神俱已醉了,閉着眼仰起了頭,癡癡道:“隻要能有這麼樣一天,我所做的那些事就都有補償了,隻要能有這麼樣一天,我就算死了也甘心。

    ” 俞佩玉終于瞧見她的臉了,她美麗而純潔的臉上,充滿了對未來幸福的憧憬,她眼睛裡流出了快樂的淚珠。

     俞佩玉忽然想起了她是誰──她竟然就是黃池大會的前夕,将俞佩玉接待入迎賓館的華山女弟子鐘靜。

     這名門正宗的弟子,此刻怎會和如此奇異詭秘的人在一起?她為他做的“那些事”究竟是什麼事? 俞佩玉不禁又是驚訝,又是懷疑,又是惋惜。

     褐衣人卻再也沒有望她一眼,隻是俯首凝注着血泊中太湖金龍王的屍身,沉思着喃喃道:“這人心裡究竟藏着什麼秘密?竟連我的力量都無法令他說出來,那俞放鶴又有什麼魔力,竟能令人甯可死也不敢背叛他。

    ” 他又背負着手,四下踱起步來,目光忽又變得比鷹隼更銳利,四下掃動着,忽然輕呼一聲,道:“你看,這裡竟有條秘道。

    ” 他拍着土地像一轉,地道便露了出來。

     鐘靜也失聲道:“不知道地道是通往哪裡的?” 褐衣人閉着眼想了想,展顔笑道:“這裡就是唐家莊的後山,是麼?” 鐘靜道:“呀,不錯,這地道一定是通向唐家莊的。

    ” 褐衣人微笑道:“對了,你真是個又聰明、又伶俐的女孩子。

    ” 鐘靜臉又紅了,低頭弄着衣角,半晌才輕輕道:“這地方既是别人的秘密,我們不如走吧。

    ” 褐衣人道:“走?為什麼?我一生中最喜歡的,就是揭穿别人的秘密。

    ” 他微笑着摸了摸鐘靜的臉,又道:“俞放鶴和唐無雙鬼鬼祟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