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與其他古典文藝

關燈
下: 寶玉便找了黛玉來,笑道:“我雖看了《西廂記》,也曾有明白的,幾回說了取笑,你曾惱過,如今想來竟有一句不解。

    ……那‘鬧簡’上有一句說得最好,‘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

    這句最妙。

    孟光接了梁鴻案,這五個字不過是現成的典,難為他這‘是幾時’三個虛字問的有趣。

    是幾時接了?你說說我聽聽。

    ”黛玉聽了……笑道:“這原問的好,他的問的好,你也問的好。

    ”……寶玉方知緣故,因笑道:“我說呢,正納悶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原來是從‘小孩兒口沒遮攔’就接了案了。

    ” 活用《西廂》成句已極微妙委宛之能事。

    這可謂無一處不大引特引其《西廂記》了。

    卻還不止此。

     書中有些境界描寫,實暗從《西廂》脫胎換骨的。

    脂硯齋曾經指出,這兒也引兩條。

    (一)第二十五回:“寶玉……隻妝着看花兒,這裡瞧瞧,那裡望望,一擡頭隻見西南角上遊廊底下欄幹上似有一個人倚在那裡,卻恨面前有一株海棠花遮着,看不真切。

    ”脂硯齋評曰:“餘所謂此書之妙皆從詩詞句中泛出者,皆系此等筆墨也。

    試問觀者,此非‘隔花人遠天涯近’乎?”(“隔花”句出《西廂》“寺警”折)(二)同回下文叙紅玉事,“展眼過了一日”。

    脂評,“必雲展眼過了一日者是反襯紅玉‘挨一刻似一夏’也,知乎?”(此句出“賴簡”折) 這兩條評評得真不錯,他說“知乎?”好比問着咱們,“你們知道麼?”但他又怎麼會知呢?這很奇怪。

    我近來頗疑脂硯齋即曹雪芹的化名假名。

    不然,作者作書時的心理,旁人怎得知。

     《紅樓》源本《西廂》,誠然不錯,但尤其直接受了影響的,為明代的白話長篇小說《金瓶梅》。

    (當然,《水浒》也有些關系。

    )近人阚铎有《紅樓夢抉微》一書,專就這點立說,亦不免有附會處,但某些地方卻被他說着了,如《紅樓夢》叙秦氏死後買棺一節幾全襲用《金瓶梅》李瓶兒之文。

     在“脂評”裡也有兩條明說《紅樓夢》跟《金瓶梅》的關系的。

    (一)即在第十三回買棺一段上,脂庚本眉評:“寫個個皆到,全無安逸之筆,深得《金瓶》壺奧。

    ”(二)第二十八回,馮紫英、薛蟠等飲酒一節,脂硯齋甲戌本眉評:“此段與《金瓶梅》内西門慶、應伯爵在李桂姐家飲酒一回對看,未知孰家生動活潑。

    ”這跟脂庚本第二十四回倪二醉遇賈芸一段眉批很相似。

    彼文雲:“這一節對《水浒》記楊志賣刀遇沒毛大蟲一回看,覺好看多矣。

    己卯冬夜脂硯。

    ”這些顯然都是作者自己滿意的口氣。

    《水浒》、《金瓶梅》、《紅樓夢》三巨著實為一脈相連的。

    《紅樓》與《金瓶梅》的關系則尤為密切,在這裡不暇詳說了。

     我總覺得《紅樓夢》所以成為中國自有文字以來第一部的奇書,不僅僅在它的“獨創”上,而且在它的并衆長為一長,合衆妙為一妙“集大成”這一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