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地位的改變
關燈
小
中
大
可别和你哥哥說就完了。
”說畢,即轉身走了。
寶玉笑道:“我可不瘋了,往虎口裡探頭兒去呢。
” 拿這一段文章和上文所引諸評來參看,知道他們原說的不錯,不過也還沒有說得很透徹,因這裡又在搞微詞曲筆了。
表面一看似無問題,再看去便覺得不通,必須細看細想,方知作者用意的深刻。
我們試想:香菱為什麼要叮囑寶玉這些話?難道不叮囑,寶玉真就會告訴薛蟠:我曾如何如何調戲你的愛妾嗎?這在情理之外,絕對不可通的。
難怪寶玉說:“我可不瘋了。
” 這話得分“事理”和“文理”兩面來看。
就“事理”說,不但無此必要,而且這樣寫法根本上不通。
就“文理”來說,又必須這樣,才能表示寶玉、香菱的關系,如評家所雲是也。
這“事理”跟“文理”是矛盾的,而作者恰好通過這矛盾來說出他的真意所在。
這裡原有個破綻的。
惟其有破綻,才便于讀者的覺察,并非當時說話真正如此。
質直言之,寶玉跟香菱有必須瞞着薛蟠的事。
再說薛蟠一邊。
薛蟠号為“大傻”、“呆霸王”,其實這個人的性格很不單純,這裡暫不能詳說,隻提出一點來。
薛蟠是非常嫉妒,而且時時刻刻害怕寶玉偷他的愛妾,所以香菱進園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及她再出園,薛蟠的态度馬上就變了。
好像香菱直被夏金桂逼死,其實何嘗如此。
薛蟠真喜歡香菱,難道不會“寵妾滅妻”麼? 這兒恕我提起一段怪文,一段老話,趁這機會我對《紅樓夢研究》修正一點,因這段文字原系《紅樓夢辨》的舊文: 戚本雖也有好處,但可發一笑的地方卻也不少。
如高本(即程刻本)第二十五回,“賈政心中也着忙,當下衆人七言八語……”文氣文情都很有貫串,而戚本卻平白地插進一段奇文,使我們為之失笑。
賈政等心中也有些煩雜,顧了這裡丢不了那裡。
别人慌張自不必講,獨有薛蟠更比諸人忙到十分了,又恐薛姨媽被人擠倒,又恐薛寶钗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那裡。
當下衆人七言八語。
…… 不但文理重沓,且把文氣上下隔斷不相連絡。
評者反說“忙中寫閑,真大手眼,大章法!”這也是别有會心了。
(第八十九頁) 在這裡我不贊成戚本(脂本也如此),對于脂評也不贊成,像這樣的說法是淺薄的。
因為那時不曾聯想到薛蟠、香菱、寶玉等人的複雜微妙的關系,隻覺插進這一段怪文不大通順。
現在看這段怪文仍有這樣的感覺,不過認為作者原稿的确如此。
這裡說明“又恐香菱被人臊皮”,又明說“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
“賈珍等”,隻一個“等”字便包括寶玉在内了。
其實以《紅樓夢》而論,寶玉是書主人,賈珍雖領銜反是陪客。
此句若改為:“知道寶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
便明白曉暢之至了。
不過這樣過于現露了,又非作者之意。
必須将前後文統看,方知這段怪文大有用處,不該删去的。
香菱地位的降低是作者的特筆。
他為薄命女兒抒悲,借香菱來寫照。
就身份而論确是貶;然而這個貶正是作者對她同情最多、最深切的地方,又最容易引起讀者同情的地方,這就是褒。
所謂褒,不一定封王封妃;所謂貶,不一定作婢作妾,甚至于可以反過來說。
至于假如把她列入又副冊呢,其理由相若,也決不是貶。
看十二钗冊子,以為“正”最重要,“副”次之,“又副”又次之,這是從形式上看問題。
譬如晴、襲二人都在又副冊,試問《紅樓夢》中人物還有比她倆更煊赫的麼。
香菱若與之同列,其重要并不減于她為副冊的首座。
作者一度想把她列入又副冊,恐怕是這個原由罷。
”說畢,即轉身走了。
寶玉笑道:“我可不瘋了,往虎口裡探頭兒去呢。
” 拿這一段文章和上文所引諸評來參看,知道他們原說的不錯,不過也還沒有說得很透徹,因這裡又在搞微詞曲筆了。
表面一看似無問題,再看去便覺得不通,必須細看細想,方知作者用意的深刻。
我們試想:香菱為什麼要叮囑寶玉這些話?難道不叮囑,寶玉真就會告訴薛蟠:我曾如何如何調戲你的愛妾嗎?這在情理之外,絕對不可通的。
難怪寶玉說:“我可不瘋了。
” 這話得分“事理”和“文理”兩面來看。
就“事理”說,不但無此必要,而且這樣寫法根本上不通。
就“文理”來說,又必須這樣,才能表示寶玉、香菱的關系,如評家所雲是也。
這“事理”跟“文理”是矛盾的,而作者恰好通過這矛盾來說出他的真意所在。
這裡原有個破綻的。
惟其有破綻,才便于讀者的覺察,并非當時說話真正如此。
質直言之,寶玉跟香菱有必須瞞着薛蟠的事。
再說薛蟠一邊。
薛蟠号為“大傻”、“呆霸王”,其實這個人的性格很不單純,這裡暫不能詳說,隻提出一點來。
薛蟠是非常嫉妒,而且時時刻刻害怕寶玉偷他的愛妾,所以香菱進園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及她再出園,薛蟠的态度馬上就變了。
好像香菱直被夏金桂逼死,其實何嘗如此。
薛蟠真喜歡香菱,難道不會“寵妾滅妻”麼? 這兒恕我提起一段怪文,一段老話,趁這機會我對《紅樓夢研究》修正一點,因這段文字原系《紅樓夢辨》的舊文: 戚本雖也有好處,但可發一笑的地方卻也不少。
如高本(即程刻本)第二十五回,“賈政心中也着忙,當下衆人七言八語……”文氣文情都很有貫串,而戚本卻平白地插進一段奇文,使我們為之失笑。
賈政等心中也有些煩雜,顧了這裡丢不了那裡。
别人慌張自不必講,獨有薛蟠更比諸人忙到十分了,又恐薛姨媽被人擠倒,又恐薛寶钗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那裡。
當下衆人七言八語。
…… 不但文理重沓,且把文氣上下隔斷不相連絡。
評者反說“忙中寫閑,真大手眼,大章法!”這也是别有會心了。
(第八十九頁) 在這裡我不贊成戚本(脂本也如此),對于脂評也不贊成,像這樣的說法是淺薄的。
因為那時不曾聯想到薛蟠、香菱、寶玉等人的複雜微妙的關系,隻覺插進這一段怪文不大通順。
現在看這段怪文仍有這樣的感覺,不過認為作者原稿的确如此。
這裡說明“又恐香菱被人臊皮”,又明說“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
“賈珍等”,隻一個“等”字便包括寶玉在内了。
其實以《紅樓夢》而論,寶玉是書主人,賈珍雖領銜反是陪客。
此句若改為:“知道寶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
便明白曉暢之至了。
不過這樣過于現露了,又非作者之意。
必須将前後文統看,方知這段怪文大有用處,不該删去的。
香菱地位的降低是作者的特筆。
他為薄命女兒抒悲,借香菱來寫照。
就身份而論确是貶;然而這個貶正是作者對她同情最多、最深切的地方,又最容易引起讀者同情的地方,這就是褒。
所謂褒,不一定封王封妃;所謂貶,不一定作婢作妾,甚至于可以反過來說。
至于假如把她列入又副冊呢,其理由相若,也決不是貶。
看十二钗冊子,以為“正”最重要,“副”次之,“又副”又次之,這是從形式上看問題。
譬如晴、襲二人都在又副冊,試問《紅樓夢》中人物還有比她倆更煊赫的麼。
香菱若與之同列,其重要并不減于她為副冊的首座。
作者一度想把她列入又副冊,恐怕是這個原由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