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鄭西谛藏舊抄《紅樓夢》殘本兩回

關燈
近承鄭西谛(振铎)兄惠借此本,即記所見。

    舊抄《紅樓夢》一冊,兩回。

    題“石頭記第二十三回第二十四回”,中縫每頁俱書《紅樓夢》,共三十一頁;每半頁八行,每行約二十四五字。

    本刻烏絲欄抄,首有“晰庵”白文圖記。

     這本抄寫字迹工整,惟訛脫依然很多。

    如二十三回“梨香院牆下”(二十三回,十二頁上)用今本比照,脫落一大段,約二百五十字以上。

    若零碎的訛脫,且不去說它。

     話雖如此,從異文比較來看,區區短篇卻盡有些特别處。

    以下分四點叙說: (一)書中人名的不同。

    這不必有什麼關系,有些似乎不很好,但差異總是非常顯著的。

    如賈薔作賈義(二十三回,一頁上),賈芹母周氏作袁氏(同頁下),花兒匠方椿作方春(二十四回十五頁下,按“方椿”本是“方春”的諧音,這兒直把謎底給揭穿了),秋紋作秋雯(十六頁上),檀雲作紅檀。

    書隻有兩回,名字卻已不同了五個。

     (二)名雖無異,而用法非常特别,如茗煙焙茗。

    原來《紅樓夢》裡,一個人叫茗煙又叫焙茗,雖極小事,卻引起許多的麻煩。

    大體講來,二十三回以前叫茗煙,二十四回起便叫焙茗。

    [7]從脂評抄本這系列來說,二十三回尚是茗煙,到了二十四回便沒頭沒腦地變成焙茗。

    我認為這是曹雪芹稿本的情形。

    程、高覺得不大好,要替他圓全。

    所以就刻本這系列來說,程甲本二十四回上明寫着“隻見茗煙改名焙茗的”(九頁),以後各本均沿用此文。

    無論從抄本刻本,都可以分明看得出作者的原本确是二十三回叫茗煙,二十四回叫焙茗。

     這抄本雖隻剩了兩回,恰好正是這兩回,可謂巧遇。

    查這本兩回書一體作焙茗,壓根不見茗煙。

    我想這是程、高以外,或程高以前對原稿的另一種修正統一之法。

    就新發現的甲辰本看,又俱作茗煙,不見焙茗,雖似極端的相反,其修改方法實是同一的,均出程高“改名法”以外,可能都比程、高時代稍前。

    因假如改名之說通行以後,便可說得圓,并無須硬取消一名,獨用一名了。

     (三)關于小紅(紅玉)的出場叙述,頗有不同,也分幾點來說:一、有正本第二十四回說:(賈芸)“隻聽門前嬌聲嫩語的叫了一聲哥哥。

    賈芸往外瞧時,卻是一個十六七歲的丫頭……”(各本大略相同)我從前看到這裡總不大明白,小紅親切地“叫了一聲哥哥”的不知是誰,下文又絕不見提起。

    在這殘本便作“隻聽門外嬌聲嫩語叫焙茗哥”(二十四回十三頁上),說明了叫的是誰,比秃頭哥哥,似比較明白些。

    是否合作者之意,卻另一說。

    二、小紅出場時的姓名,各本都用作者的口氣來叙述的。

    如有正本說:“原來這小紅本姓林,小名紅玉,隻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寶玉,便都把這個字隐起來,便叫他小紅。

    ”但這殘本,卻是在小紅嘴裡直接向寶玉報了名的,下文便也不再用作者的口氣來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