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小鎮上的靈媒
關燈
小
中
大
人給我們煮了些雞蛋,我們吃了,便向鎮東的二嬸家走去。
龍昌的家在鎮西頭,我們昨天來的時候,隻是經過幾戶人家就到了,所以對這個小鎮沒有什麼印象,現在,我和白素沿着那條小街向前走,街兩邊的情形就看一清二楚。
我們正在走着的這條路不是太寬,而且比兩邊都要低,如果要進入任何一家人家,都要走上一個斜坡,也有的是十幾級石級,兩邊一律的平房,蓋着古董似的黑瓦,房子也不是排齊的,前後錯落着,有的人家前面是一個很大的空場,有的又是臨街,沒有一定的格局。
除了這街邊的兩排之外,後面偶爾也有幾戶人家,但那已經是在半坡上,地勢就更高了。
果然與多多告訴白素的一絲不差。
這個鎮本來就很小,一分鐘不到,我們就從西頭走到了東頭。
我們原以為,在這個偏僻的地方,對于出現一兩個陌生人,一定會大驚小怪,說不定就像發現什麼史前動物似的,跑出來圍着看。
顯然,我低估了他們的見識,甚至連孩子,對我們的出現也沒有表現任何的奇怪,這似乎說明他們還不能算是完全沒有見過世面。
二嬸的房子确然是很好找,因為我們看到一家門前圍了幾個人,坐在幾條木凳上,一動也不動地向房内看。
那房間臨街的一整面牆是敞開的,像是一個鋪面,前面有一小塊空場,空場上面由門前伸出一個涼篷,正可以供人在門口納涼。
這種有鋪面的房子,在整個鎮上獨此一戶。
我們走過去,見那裡果然是一間雜貨店,店中有一台十八英寸的黑白電視機正開着,正在播放的似乎是一部電視劇,門外那幾個人坐在凳上,正一邊抽着煙一邊看着電視。
在他們的面前,有一個小方桌,桌上擺了些茶水,分别裝在玻璃杯中,上面有一塊四方形的玻璃片蓋着,在茶杯的旁邊是一隻陶瓷的水壺。
門楣上有幾個鮮紅的字:昆華商店。
這顯然就是多多多次提到的那家雜貨店了。
我和白素互相看了一眼,然後一齊向坡上走去。
我們剛剛走到涼篷下面,就有一個坐在門前矮凳上的男人站了起來,很熱情地對我們說:“二位是遠道而來的客人吧?快請坐。
” 這個男人先是坐在一張矮凳上,所以不太能引起我們的注意,現在他主動打起招呼來,我們立即便知道,他應該是這家的男主人正是多多的前夫龍昆華。
我打量這個男人,約莫四十五歲上下的年紀,生得還算高大,很壯實,似乎要比龍昌和他那個山中的親戚活泛得多,這樣的一個男人身上,應該充滿着力量。
(此段中“活泛得多”一句原文如此,可能有誤。
) 龍昆華讓我們坐下,給我遞上一種劣質的香煙,然後沖着屋内喊:“翠英,翠英,貴客來了。
” 接着,就見劉翠英從屋内跑了出來。
這個小鎮的房屋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廚房全都在屋子的後面,有的是在屋子的後半部分,也有的是在屋後搭起一個偏廈做廚房,多半在那個附近還有一間茅坑。
劉翠英從屋内跑出來,我看她的胸前竟圍着圍布,右手上提着一把明晃晃刀,乍一看,讓人心中直發毛。
當時,我和白素心中都是一凜,因為據我們看來,既然這個劉翠英是小鎮上的仙姑,她無論如何是不會親自下廚的,既然她不是親自下廚,那麼,她面前圍着圍布,而手上又拿着一把刀,那一定是有什麼古怪了。
是以,我們兩個人相互對望了一眼,全都做好了應變的準備。
但事實上,我們想錯了,劉翠英向我們說了幾句話,然後告訴說,她正在做菜,馬上就好,不能多陪我們,要我們坐在門前先看一會電視,然後便一陣風似的刮進了廚房。
後來我們當然是弄清楚了,她确然是不下廚房的,但因為今天來了我們樣兩個貴賓,她不相信别人弄的菜會合我們的口味,所以才會親自掌廚。
劉翠英做出的一桌菜确然要比龍昌的女人做出的好味,也要更豐盛,劉翠英介紹說,這是因為她見得多,所以也就學了幾手,一直都沒有露過,今天才是第一次。
我們在一起吃飯是在後面的偏廈中,幾個人圍着一張八仙桌。
一邊吃飯的時候,龍昆華還一邊照顧着前面的生意,所以總在不停地跑來跑去,後來他幹脆下了桌,就再沒有進來。
他們家原是請了一個人的,這個人是一個鄉下的親戚,今天剛好回家了。
他們的三個孩子隻有最小的一個女孩在家,另外兩個進縣城讀書去了。
她見家中有客人來,便沒有上桌,夾了菜端着飯便去了前面看電視,吃過飯後便打了聲招呼,上學了。
實際上,坐在桌前的,就隻有我們三個人。
我和白素開始還有些擔心,怕劉翠英會再一次灌我們喝酒,但實際上這次喝得非常随意,她雖然也不斷勸酒,卻也不再像昨天那般帶有強迫性,每次都是整碗地幹,我們要喝多少,完全随我們的意。
因此,整個喝酒的過程并無值得特别記述的,所以不談。
當然,其間也有非常重要的一些事,這些事主要是劉翠英的介紹。
在龍昆華吃完飯離開桌子以後,劉翠英便對我們說:“天神告訴我,說是這幾天有兩個貴客要來,要我好好招待你們。
我原以為你們還要遲幾天才到,沒想到你們來得這樣快。
” 她這話一說,我和白素全都大吃了一驚,雖然我也想到她可能是在故弄玄虛,以這樣的話讓我們先相信她是有法力的,然後再達到她的什麼目的,但如果将昨天她忽然出現在龍昌家,且與我們的談話前後一想,就覺得這裡大有可疑。
昨天,她顯然不是偶然碰上的,我當時就有一種感覺,她是專門為我們而去,并且,在喝酒時,她說的那些
龍昌的家在鎮西頭,我們昨天來的時候,隻是經過幾戶人家就到了,所以對這個小鎮沒有什麼印象,現在,我和白素沿着那條小街向前走,街兩邊的情形就看一清二楚。
我們正在走着的這條路不是太寬,而且比兩邊都要低,如果要進入任何一家人家,都要走上一個斜坡,也有的是十幾級石級,兩邊一律的平房,蓋着古董似的黑瓦,房子也不是排齊的,前後錯落着,有的人家前面是一個很大的空場,有的又是臨街,沒有一定的格局。
除了這街邊的兩排之外,後面偶爾也有幾戶人家,但那已經是在半坡上,地勢就更高了。
果然與多多告訴白素的一絲不差。
這個鎮本來就很小,一分鐘不到,我們就從西頭走到了東頭。
我們原以為,在這個偏僻的地方,對于出現一兩個陌生人,一定會大驚小怪,說不定就像發現什麼史前動物似的,跑出來圍着看。
顯然,我低估了他們的見識,甚至連孩子,對我們的出現也沒有表現任何的奇怪,這似乎說明他們還不能算是完全沒有見過世面。
二嬸的房子确然是很好找,因為我們看到一家門前圍了幾個人,坐在幾條木凳上,一動也不動地向房内看。
那房間臨街的一整面牆是敞開的,像是一個鋪面,前面有一小塊空場,空場上面由門前伸出一個涼篷,正可以供人在門口納涼。
這種有鋪面的房子,在整個鎮上獨此一戶。
我們走過去,見那裡果然是一間雜貨店,店中有一台十八英寸的黑白電視機正開着,正在播放的似乎是一部電視劇,門外那幾個人坐在凳上,正一邊抽着煙一邊看着電視。
在他們的面前,有一個小方桌,桌上擺了些茶水,分别裝在玻璃杯中,上面有一塊四方形的玻璃片蓋着,在茶杯的旁邊是一隻陶瓷的水壺。
門楣上有幾個鮮紅的字:昆華商店。
這顯然就是多多多次提到的那家雜貨店了。
我和白素互相看了一眼,然後一齊向坡上走去。
我們剛剛走到涼篷下面,就有一個坐在門前矮凳上的男人站了起來,很熱情地對我們說:“二位是遠道而來的客人吧?快請坐。
” 這個男人先是坐在一張矮凳上,所以不太能引起我們的注意,現在他主動打起招呼來,我們立即便知道,他應該是這家的男主人正是多多的前夫龍昆華。
我打量這個男人,約莫四十五歲上下的年紀,生得還算高大,很壯實,似乎要比龍昌和他那個山中的親戚活泛得多,這樣的一個男人身上,應該充滿着力量。
(此段中“活泛得多”一句原文如此,可能有誤。
) 龍昆華讓我們坐下,給我遞上一種劣質的香煙,然後沖着屋内喊:“翠英,翠英,貴客來了。
” 接着,就見劉翠英從屋内跑了出來。
這個小鎮的房屋都有一個特點,就是廚房全都在屋子的後面,有的是在屋子的後半部分,也有的是在屋後搭起一個偏廈做廚房,多半在那個附近還有一間茅坑。
劉翠英從屋内跑出來,我看她的胸前竟圍着圍布,右手上提着一把明晃晃刀,乍一看,讓人心中直發毛。
當時,我和白素心中都是一凜,因為據我們看來,既然這個劉翠英是小鎮上的仙姑,她無論如何是不會親自下廚的,既然她不是親自下廚,那麼,她面前圍着圍布,而手上又拿着一把刀,那一定是有什麼古怪了。
是以,我們兩個人相互對望了一眼,全都做好了應變的準備。
但事實上,我們想錯了,劉翠英向我們說了幾句話,然後告訴說,她正在做菜,馬上就好,不能多陪我們,要我們坐在門前先看一會電視,然後便一陣風似的刮進了廚房。
後來我們當然是弄清楚了,她确然是不下廚房的,但因為今天來了我們樣兩個貴賓,她不相信别人弄的菜會合我們的口味,所以才會親自掌廚。
劉翠英做出的一桌菜确然要比龍昌的女人做出的好味,也要更豐盛,劉翠英介紹說,這是因為她見得多,所以也就學了幾手,一直都沒有露過,今天才是第一次。
我們在一起吃飯是在後面的偏廈中,幾個人圍着一張八仙桌。
一邊吃飯的時候,龍昆華還一邊照顧着前面的生意,所以總在不停地跑來跑去,後來他幹脆下了桌,就再沒有進來。
他們家原是請了一個人的,這個人是一個鄉下的親戚,今天剛好回家了。
他們的三個孩子隻有最小的一個女孩在家,另外兩個進縣城讀書去了。
她見家中有客人來,便沒有上桌,夾了菜端着飯便去了前面看電視,吃過飯後便打了聲招呼,上學了。
實際上,坐在桌前的,就隻有我們三個人。
我和白素開始還有些擔心,怕劉翠英會再一次灌我們喝酒,但實際上這次喝得非常随意,她雖然也不斷勸酒,卻也不再像昨天那般帶有強迫性,每次都是整碗地幹,我們要喝多少,完全随我們的意。
因此,整個喝酒的過程并無值得特别記述的,所以不談。
當然,其間也有非常重要的一些事,這些事主要是劉翠英的介紹。
在龍昆華吃完飯離開桌子以後,劉翠英便對我們說:“天神告訴我,說是這幾天有兩個貴客要來,要我好好招待你們。
我原以為你們還要遲幾天才到,沒想到你們來得這樣快。
” 她這話一說,我和白素全都大吃了一驚,雖然我也想到她可能是在故弄玄虛,以這樣的話讓我們先相信她是有法力的,然後再達到她的什麼目的,但如果将昨天她忽然出現在龍昌家,且與我們的談話前後一想,就覺得這裡大有可疑。
昨天,她顯然不是偶然碰上的,我當時就有一種感覺,她是專門為我們而去,并且,在喝酒時,她說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