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幾點理解
關燈
小
中
大
《紅樓夢》是曹雪芹長期體驗生活、觀察社會,在他的思想認識之下,以高超的藝術手法而寫出的一首對封建統治階級走向滅亡的挽詩。
曹雪芹在一定的程度上對于他的時代和階級,還保有某種感傷的情懷--依戀和徘徊。
因此從他這部作品的世界觀看,不可避免地流露着若幹對垂死階級的悲憫之情。
但在創作上,無容置疑,作者是以現實主義而廣闊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面貌和實質。
這部不朽的著作描寫了一個四大家族走向衰微的三代生活,而且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無恥和罪惡,明顯地暗示了封建時代必然消亡的曆史趨勢。
文學作品是社會現實的反映,因此,《紅樓夢》所描寫的“賈府”就也不能是離開時代社會而遊離存在的。
要想了解和研究這部文學名著和它的作者曹雪芹,就必須從那個特定曆史時代和那種特定社會關系的聯系中去着眼了。
這實在不是很簡單容易的工作,本書對于這一時代的社會性質上的變化,封建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開始交替的複雜關系和情況,還無力作出研究。
現在初步整理歸納的幾點看法,大抵限于一些政治事件的關系和影響上。
第一個使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從清代的曆史來看,入關後的要政實皆出多爾衮之功;第二代的康熙皇帝以六十年的時間,平定叛亂,統一河山,全力經營,奠定基礎,到雍、乾之際,正該是全盛黃金時期,該是所謂河清海晏,頌德歌功才是,怎麼單單在此時卻出現了一部《紅樓夢》呢? 從曆史說,乾隆朝不但是清代盛衰的關鍵,恐怕也還是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由盛至衰的轉折點。
這樣說來,乾隆朝本就不是什麼全盛,而實在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這一返照之後,再無更蘇之日,剩下的隻是些微的淹留殘喘而已。
這個巨大的總崩潰,是一個不可挽還的命運;時代推移、社會演變的征兆契機,就被偉大的時代文學巨人所感孕了,“賈府”的整個敗落,也就象征着這一巨大的總崩潰,《紅樓夢》之所以單單出于此時,絕不是偶然的事,曹雪芹筆下所熱愛的主人公是這個勢将崩潰的社會的逆子,他所悼惜的是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他所基本否定是那個時代的虛僞的道德。
再說滿清一朝興亡的關鍵,深入地推究起來,其真正轉折點卻還不在乾隆朝本身,而是在于它的上一代雍正,這當然是牽扯着多方面的複雜的内因與外緣的我想隻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具體來說明它是如何地影響了清朝的政治,同時也就如何直接嚴重影響了曹雪芹,這就是清史上有名的雍正奪位時間。
康熙帝為了立嗣,很傷了腦筋,他的太子因被嫉毀,立而廢者再,其馀的“皇子”們野心觊觎,明争暗鬥,極為激烈。
第十一子胤禛,人最能幹,專在他皇帝老子面前讨好,而暗植實力,想奪取這個寶座。
其他的胤禵、胤禩、胤禟、胤(礻我)等人為一黨,乃成了胤禛的眼中釘。
結果,胤禛因為陰狠毒辣,實力又厚,終于用強暴手段達到目的,嗣位後即是雍正。
這一來,不但他的争嫡中的正身死敵們遭了大殃;瓜蔓株連,殘殺禁锢,也極盡苛酷殘忍之能事。
他在施政上,多反他父親康熙帝之所為,性情刻毒猜忌,群臣觳觫,以緻康熙朝後半期才締造成功的興盛局面一變而成為陰森恐怖、朝野揣揣的時代,雍正的“登極”對很多人來說是禍生不測,災難臨頭。
他在位十二年的時期,成為清朝封建統治中最為殘酷的時期。
直到十三年秋天乾隆即位,才又略反雍正所為,所以才又有了六十年的回光返照。
這些事是如何影響了曹雪芹呢?我想應該分兩方面來看。
第一,這件政局大變動直接而嚴重地影響了他的全家和至親一黨的命運。
曹寅與其妻兄李煦,因和康熙帝有特殊的關系,極得親信,兩家在江南一帶,掌握着财賦要務有數十年之久。
曹寅卒于康熙五十一年,兒子曹颙繼職,不久兒子又死,家門零落,過繼侄子曹頫又繼職,全是康熙特為破格維護。
這些人自始就不屬于雍正一黨,而與胤禩等反有來往。
雍正謀得帝位,曹、李二家均告失勢。
後來在曹頫處查出了胤禟鑄而未用的一對大鍍金獅子,于是即遭拿問,李煦也因曾送給胤禩婢女事發而下獄。
最後李煦和曹桑額(曹雪芹的一位伯叔輩)二人都被充發到打牲烏喇。
李煦年已七十馀,不久即死于流所。
兩家在雍正時代之情形如此。
這件大事在曹雪芹小說裡就也不無影響可尋。
第十三回秦氏既死,賈珍選棺木皆不中意,薛蟠
曹雪芹在一定的程度上對于他的時代和階級,還保有某種感傷的情懷--依戀和徘徊。
因此從他這部作品的世界觀看,不可避免地流露着若幹對垂死階級的悲憫之情。
但在創作上,無容置疑,作者是以現實主義而廣闊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面貌和實質。
這部不朽的著作描寫了一個四大家族走向衰微的三代生活,而且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無恥和罪惡,明顯地暗示了封建時代必然消亡的曆史趨勢。
文學作品是社會現實的反映,因此,《紅樓夢》所描寫的“賈府”就也不能是離開時代社會而遊離存在的。
要想了解和研究這部文學名著和它的作者曹雪芹,就必須從那個特定曆史時代和那種特定社會關系的聯系中去着眼了。
這實在不是很簡單容易的工作,本書對于這一時代的社會性質上的變化,封建經濟與資本主義經濟開始交替的複雜關系和情況,還無力作出研究。
現在初步整理歸納的幾點看法,大抵限于一些政治事件的關系和影響上。
第一個使我們思考的問題是:從清代的曆史來看,入關後的要政實皆出多爾衮之功;第二代的康熙皇帝以六十年的時間,平定叛亂,統一河山,全力經營,奠定基礎,到雍、乾之際,正該是全盛黃金時期,該是所謂河清海晏,頌德歌功才是,怎麼單單在此時卻出現了一部《紅樓夢》呢? 從曆史說,乾隆朝不但是清代盛衰的關鍵,恐怕也還是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由盛至衰的轉折點。
這樣說來,乾隆朝本就不是什麼全盛,而實在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這一返照之後,再無更蘇之日,剩下的隻是些微的淹留殘喘而已。
這個巨大的總崩潰,是一個不可挽還的命運;時代推移、社會演變的征兆契機,就被偉大的時代文學巨人所感孕了,“賈府”的整個敗落,也就象征着這一巨大的總崩潰,《紅樓夢》之所以單單出于此時,絕不是偶然的事,曹雪芹筆下所熱愛的主人公是這個勢将崩潰的社會的逆子,他所悼惜的是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他所基本否定是那個時代的虛僞的道德。
再說滿清一朝興亡的關鍵,深入地推究起來,其真正轉折點卻還不在乾隆朝本身,而是在于它的上一代雍正,這當然是牽扯着多方面的複雜的内因與外緣的我想隻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具體來說明它是如何地影響了清朝的政治,同時也就如何直接嚴重影響了曹雪芹,這就是清史上有名的雍正奪位時間。
康熙帝為了立嗣,很傷了腦筋,他的太子因被嫉毀,立而廢者再,其馀的“皇子”們野心觊觎,明争暗鬥,極為激烈。
第十一子胤禛,人最能幹,專在他皇帝老子面前讨好,而暗植實力,想奪取這個寶座。
其他的胤禵、胤禩、胤禟、胤(礻我)等人為一黨,乃成了胤禛的眼中釘。
結果,胤禛因為陰狠毒辣,實力又厚,終于用強暴手段達到目的,嗣位後即是雍正。
這一來,不但他的争嫡中的正身死敵們遭了大殃;瓜蔓株連,殘殺禁锢,也極盡苛酷殘忍之能事。
他在施政上,多反他父親康熙帝之所為,性情刻毒猜忌,群臣觳觫,以緻康熙朝後半期才締造成功的興盛局面一變而成為陰森恐怖、朝野揣揣的時代,雍正的“登極”對很多人來說是禍生不測,災難臨頭。
他在位十二年的時期,成為清朝封建統治中最為殘酷的時期。
直到十三年秋天乾隆即位,才又略反雍正所為,所以才又有了六十年的回光返照。
這些事是如何影響了曹雪芹呢?我想應該分兩方面來看。
第一,這件政局大變動直接而嚴重地影響了他的全家和至親一黨的命運。
曹寅與其妻兄李煦,因和康熙帝有特殊的關系,極得親信,兩家在江南一帶,掌握着财賦要務有數十年之久。
曹寅卒于康熙五十一年,兒子曹颙繼職,不久兒子又死,家門零落,過繼侄子曹頫又繼職,全是康熙特為破格維護。
這些人自始就不屬于雍正一黨,而與胤禩等反有來往。
雍正謀得帝位,曹、李二家均告失勢。
後來在曹頫處查出了胤禟鑄而未用的一對大鍍金獅子,于是即遭拿問,李煦也因曾送給胤禩婢女事發而下獄。
最後李煦和曹桑額(曹雪芹的一位伯叔輩)二人都被充發到打牲烏喇。
李煦年已七十馀,不久即死于流所。
兩家在雍正時代之情形如此。
這件大事在曹雪芹小說裡就也不無影響可尋。
第十三回秦氏既死,賈珍選棺木皆不中意,薛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