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卷頭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一本關于小說《紅樓夢》和它的作者曹雪芹的材料考證書。
材料不過是我們研究一個問題時需要取資的東西;考證也隻是整個研究過程中的一個步驟:二者本身都不是最終目的。
在為了給進一步的更重要的工作提供一些較為便利的條件上、在為了給那一工作打下一個比較結實的基礎上,材料和考證才有它們的功用和價值。
因此,在閱讀有關《紅樓夢》和曹雪芹的材料考證時,我們便不能忘掉我們的出發點,即為了進一步的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為了對這部小說和這位作家的評價和批判繼承的工作。
要體會《紅樓夢》之所以為偉大與博深,單看人們對它的認識演變的整個過程,也就不難得到一個很好的說明。
這個說來話長,應該有一部《紅學史》。
這裡隻談一點。
《紅樓夢》在清代,不止一次遭禁遭毀,列為“淫”書。
有人甚至有過這樣異想天開的念頭:把《紅樓夢》打發到國外去,拿它的“毒素”去回報洋商們所給予我們豐潤鴉片毒害⑴ --現在看來,真不愧是“奇書”必有“奇用”!然而這正代表當時一般正統士大夫對它的認識。
從那以後,到今天,我們在曆史道路上向前邁進了幾大步,各方面提高了真不知幾十百倍。
不過,我個人在目前就還深刻地感到一點:一部分人談到這部小說甚至一聽見《紅樓夢》三個字,就嗤之以鼻,諷之以辭--好像這三個字本身居然就具有甚麼要不得的品質似的!我們可以說,這些“批評”者不但對這部小說的認識還停留在極端膚淺的階段上(實際上并未能比“回報鴉片”的認識高出多少),而且似乎連對待祖國文學遺産的最起碼的正确态度也還未建立起來。
這使我們不禁聯想到,在列甯論托爾斯泰的七篇著作之前,不是也恰恰有人認為:寫出那些包含着許多宗教思想與消極主義的作品的、出身地主階級的、身為伯爵貴族的托爾斯泰,隻不過是“上層階級的思想意識論者,描寫搢紳生活的荷馬”嗎? 幸而不是人人都那樣看的,《紅樓夢》的名字實際上已常與其它名著并舉,曹雪芹也已經肯定為我國許多古典文學技巧上,例如說他的人物典型創造如何如何,說他的叙述描寫手法如何如何,如是而已。
但這隻能是曹雪芹所以為傑出的一小部分,絕不是《紅樓夢》所以為偉大的全體。
舉一個至為淺顯而易于比較的例子來說:李汝珍在《鏡花緣》裡以一種玩笑的态度提出了一點點社會問題,就可以邀譽蒙賞;曹雪芹在《紅樓夢》裡那樣嚴肅而沉痛地提出許多許多社會問題--宗法問題、奴隸問題、專制問題、官僚問題、司法問題、官僚地主問題、農民問題、宗教問題、戀愛問題、婚姻問題、妻妾問題……一言以蔽之,封建社會制度下的種種問題(換個方式說:曹雪芹的小說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一個十八世紀時期、本質改變前夕的中國封建社會),然而卻從未受到過應得的重視,也少有人充分提出來作為專題讨論。
那麼,我們便不無理由說:無論清代的認識也罷、以後的認識也罷。
以至今天我們的認識也罷,雖然它們之間有着基本的不同,有着顯著的進步,但一個共同點卻仍然存在着,就是:很多人把這部小說的偉大都十分的縮小了--把它狹隘化了,片面化了,淺薄化了,一些人甚至是把它庸俗化了,惡劣化了! 列甯說:“……
材料不過是我們研究一個問題時需要取資的東西;考證也隻是整個研究過程中的一個步驟:二者本身都不是最終目的。
在為了給進一步的更重要的工作提供一些較為便利的條件上、在為了給那一工作打下一個比較結實的基礎上,材料和考證才有它們的功用和價值。
因此,在閱讀有關《紅樓夢》和曹雪芹的材料考證時,我們便不能忘掉我們的出發點,即為了進一步的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為了對這部小說和這位作家的評價和批判繼承的工作。
要體會《紅樓夢》之所以為偉大與博深,單看人們對它的認識演變的整個過程,也就不難得到一個很好的說明。
這個說來話長,應該有一部《紅學史》。
這裡隻談一點。
《紅樓夢》在清代,不止一次遭禁遭毀,列為“淫”書。
有人甚至有過這樣異想天開的念頭:把《紅樓夢》打發到國外去,拿它的“毒素”去回報洋商們所給予我們豐潤鴉片毒害⑴ --現在看來,真不愧是“奇書”必有“奇用”!然而這正代表當時一般正統士大夫對它的認識。
從那以後,到今天,我們在曆史道路上向前邁進了幾大步,各方面提高了真不知幾十百倍。
不過,我個人在目前就還深刻地感到一點:一部分人談到這部小說甚至一聽見《紅樓夢》三個字,就嗤之以鼻,諷之以辭--好像這三個字本身居然就具有甚麼要不得的品質似的!我們可以說,這些“批評”者不但對這部小說的認識還停留在極端膚淺的階段上(實際上并未能比“回報鴉片”的認識高出多少),而且似乎連對待祖國文學遺産的最起碼的正确态度也還未建立起來。
這使我們不禁聯想到,在列甯論托爾斯泰的七篇著作之前,不是也恰恰有人認為:寫出那些包含着許多宗教思想與消極主義的作品的、出身地主階級的、身為伯爵貴族的托爾斯泰,隻不過是“上層階級的思想意識論者,描寫搢紳生活的荷馬”嗎? 幸而不是人人都那樣看的,《紅樓夢》的名字實際上已常與其它名著并舉,曹雪芹也已經肯定為我國許多古典文學技巧上,例如說他的人物典型創造如何如何,說他的叙述描寫手法如何如何,如是而已。
但這隻能是曹雪芹所以為傑出的一小部分,絕不是《紅樓夢》所以為偉大的全體。
舉一個至為淺顯而易于比較的例子來說:李汝珍在《鏡花緣》裡以一種玩笑的态度提出了一點點社會問題,就可以邀譽蒙賞;曹雪芹在《紅樓夢》裡那樣嚴肅而沉痛地提出許多許多社會問題--宗法問題、奴隸問題、專制問題、官僚問題、司法問題、官僚地主問題、農民問題、宗教問題、戀愛問題、婚姻問題、妻妾問題……一言以蔽之,封建社會制度下的種種問題(換個方式說:曹雪芹的小說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一個十八世紀時期、本質改變前夕的中國封建社會),然而卻從未受到過應得的重視,也少有人充分提出來作為專題讨論。
那麼,我們便不無理由說:無論清代的認識也罷、以後的認識也罷。
以至今天我們的認識也罷,雖然它們之間有着基本的不同,有着顯著的進步,但一個共同點卻仍然存在着,就是:很多人把這部小說的偉大都十分的縮小了--把它狹隘化了,片面化了,淺薄化了,一些人甚至是把它庸俗化了,惡劣化了! 列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