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嘲賈寶玉二首(第三回)
關燈
小
中
大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诽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時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纨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說明] 林黛玉初見賈寶玉,作者對寶玉的外貌作了一番描繪,接着說:“看其外貌最是極好,卻難知其底細。
後人有《西江月》二詞,批的極确。
”就是這二首。
[注釋] 1.皮囊——外表,長相。
佛家稱人的軀殼為臭皮囊。
2.草莽——雜草,無用之物。
這句意思是:肚子裡沒有儒家那套仕途經濟學問。
3.潦倒——困頓。
4.世務——一般社會的一套人情世故。
程高本作“庶”,則隻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務。
今從甲戍、庚辰諸本。
5.文章——這裡特指那些“詩雲子曰”儒家書籍和八股之類的時尚之學。
6.偏僻、乖張——偏僻,行為不端正而偏激;乖張,性情古怪。
這裡說寶玉言行違背社會倫理,不合中庸之道。
7.樂業——對家業感到滿意。
8.不肖——不像(肖)自己祖先的子孫,即所謂逆子。
9.寄言——告訴。
10.纨袴、膏粱——指代富貴人家子弟。
纨袴,細絹褲。
膏粱,見《好歌注》注。
11.莫效——不要效法。
[鑒賞] 這兩首詞裡說賈寶玉是“草莽”、“愚頑”、“偏僻”、“乖張”、“無能”、“不肖”等等,看來似嘲,其實是贊,因為這些都是借封建統治階級的眼光來看的。
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賈寶玉作為一個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來。
在曹雪芹的時代,經宋代朱熹集注過的儒家政治教科書《四書》,已被封建統治者奉為經典,具有莫大的權威性。
賈寶玉上學時,賈政就吩咐過“隻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
然而賈寶玉對這些“最要緊的東西”偏偏“怕讀”,以至“大半夾生”,“斷不能背”。
這當然要被封建統治階級視為“草莽”、“愚頑”、“無能”、“不肖”了。
但賈寶玉對《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理學先生所最反對讀的書卻愛如珍寶;他給大觀圓題額,為芙蓉女兒寫诔文,也顯得很有才情。
在警幻仙姑的眼中,他是“天分高明,性情穎慧”。
可見,思想基礎不同,評價一個人的标準也不一樣。
賈寶玉厭惡封建知識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一反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诽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時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纨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說明] 林黛玉初見賈寶玉,作者對寶玉的外貌作了一番描繪,接着說:“看其外貌最是極好,卻難知其底細。
後人有《西江月》二詞,批的極确。
”就是這二首。
[注釋] 1.皮囊——外表,長相。
佛家稱人的軀殼為臭皮囊。
2.草莽——雜草,無用之物。
這句意思是:肚子裡沒有儒家那套仕途經濟學問。
3.潦倒——困頓。
4.世務——一般社會的一套人情世故。
程高本作“庶”,則隻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務。
今從甲戍、庚辰諸本。
5.文章——這裡特指那些“詩雲子曰”儒家書籍和八股之類的時尚之學。
6.偏僻、乖張——偏僻,行為不端正而偏激;乖張,性情古怪。
這裡說寶玉言行違背社會倫理,不合中庸之道。
7.樂業——對家業感到滿意。
8.不肖——不像(肖)自己祖先的子孫,即所謂逆子。
9.寄言——告訴。
10.纨袴、膏粱——指代富貴人家子弟。
纨袴,細絹褲。
膏粱,見《好歌注》注。
11.莫效——不要效法。
[鑒賞] 這兩首詞裡說賈寶玉是“草莽”、“愚頑”、“偏僻”、“乖張”、“無能”、“不肖”等等,看來似嘲,其實是贊,因為這些都是借封建統治階級的眼光來看的。
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賈寶玉作為一個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來。
在曹雪芹的時代,經宋代朱熹集注過的儒家政治教科書《四書》,已被封建統治者奉為經典,具有莫大的權威性。
賈寶玉上學時,賈政就吩咐過“隻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
然而賈寶玉對這些“最要緊的東西”偏偏“怕讀”,以至“大半夾生”,“斷不能背”。
這當然要被封建統治階級視為“草莽”、“愚頑”、“無能”、“不肖”了。
但賈寶玉對《西廂記》、《牡丹亭》之類理學先生所最反對讀的書卻愛如珍寶;他給大觀圓題額,為芙蓉女兒寫诔文,也顯得很有才情。
在警幻仙姑的眼中,他是“天分高明,性情穎慧”。
可見,思想基礎不同,評價一個人的标準也不一樣。
賈寶玉厭惡封建知識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諷刺那些熱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釣譽之徒”、“國賊祿鬼之流”;他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