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宴不覺已深秋
關燈
小
中
大
兩宴不覺已深秋,惜春隻知畫春遊。
可憐富貴誰能保,隻有恩情得到頭。
[簡釋]
此詩見于戚序本、蒙府本第四十回回前,是評詩。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是寫得很熱鬧的一回。其中季節景物隻随手點染,并不引人注意。賈母向劉姥姥介紹惜春說:“我這個小孫女兒,他就會畫。”但惜春真的要畫大觀園圖,還是好幾回以後的事。作此詩者對“深秋”特别敏感,顯然,這與後來賈府事敗正值秋天有關。再說,劉姥姥将在賈府敗後三進榮國府,所以在寫劉姥姥時聯想到敗落,感慨“惜春隻知(原誤作‘如’)畫春遊”,說的就是大觀園中人沒有想到繁華歡樂的日子很快就要完了。戚序本第五十回有批語說:“最愛他中幅惜春作畫一段,似與本文無涉,而前後文之景色人物莫不筋動脈搖,而前後文之起伏照應莫不穿插映帶,文字之奇難以言狀。”可見,這幅畫在賈府的興衰變化中是要起“照應”作用的。末句“恩情得到頭”,當是說劉姥姥後來對賈府的救助,她借此酬報賈府接濟和款待的“恩情”。
可憐富貴誰能保,隻有恩情得到頭。
[簡釋]
此詩見于戚序本、蒙府本第四十回回前,是評詩。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是寫得很熱鬧的一回。其中季節景物隻随手點染,并不引人注意。賈母向劉姥姥介紹惜春說:“我這個小孫女兒,他就會畫。”但惜春真的要畫大觀園圖,還是好幾回以後的事。作此詩者對“深秋”特别敏感,顯然,這與後來賈府事敗正值秋天有關。再說,劉姥姥将在賈府敗後三進榮國府,所以在寫劉姥姥時聯想到敗落,感慨“惜春隻知(原誤作‘如’)畫春遊”,說的就是大觀園中人沒有想到繁華歡樂的日子很快就要完了。戚序本第五十回有批語說:“最愛他中幅惜春作畫一段,似與本文無涉,而前後文之景色人物莫不筋動脈搖,而前後文之起伏照應莫不穿插映帶,文字之奇難以言狀。”可見,這幅畫在賈府的興衰變化中是要起“照應”作用的。末句“恩情得到頭”,當是說劉姥姥後來對賈府的救助,她借此酬報賈府接濟和款待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