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夢歌(第五回)
關燈
小
中
大
春夢随雲散,飛花逐水流;
寄言衆兒女:何必覓閑愁?
[說明]
寶玉在秦氏房中夢入幻境,聽見山後有女子唱此歌。歌聲未息,走出一個美人,即警幻仙姑。下面一段賦就是描寫她的。
[注釋]
1.春夢——比喻歡樂短暫。
2.飛花——比喻青春易逝。
3.閑愁——多餘的煩惱,無謂的痛苦。
[鑒賞]
所謂“兒女閑愁”并不是抽象的,有封建禮教所造成的青年男女的不幸,也有封建階級本身糜爛生活所帶來的惡果。作者雖然對具體的人和事表現了不同的愛憎傾向,但終究不能從本質上對此加以分析區别,因而也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解決這些矛盾,以至隻能勸人采取消極的處世态度,并對現實發出“繁華易散”、“樂極生悲”等無可奈何的歎息。
不過,這首歌也并非泛泛而作。在這裡,作者是借仙子的唱詞對将來大觀園衆兒女風浪去散、花飛水逝的命運先作預言。在藝術上,它有總攝全書情節的作用。
寄言衆兒女:何必覓閑愁?
[說明]
寶玉在秦氏房中夢入幻境,聽見山後有女子唱此歌。歌聲未息,走出一個美人,即警幻仙姑。下面一段賦就是描寫她的。
[注釋]
1.春夢——比喻歡樂短暫。
2.飛花——比喻青春易逝。
3.閑愁——多餘的煩惱,無謂的痛苦。
[鑒賞]
所謂“兒女閑愁”并不是抽象的,有封建禮教所造成的青年男女的不幸,也有封建階級本身糜爛生活所帶來的惡果。作者雖然對具體的人和事表現了不同的愛憎傾向,但終究不能從本質上對此加以分析區别,因而也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解決這些矛盾,以至隻能勸人采取消極的處世态度,并對現實發出“繁華易散”、“樂極生悲”等無可奈何的歎息。
不過,這首歌也并非泛泛而作。在這裡,作者是借仙子的唱詞對将來大觀園衆兒女風浪去散、花飛水逝的命運先作預言。在藝術上,它有總攝全書情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