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官符(第四回)

關燈
玉食的甯榮二府、脂濃粉香的大觀園,原來隻是吞噬無數被壓迫、被剝削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的罪惡淵薮。

     《紅樓夢》以四大家族(主要是賈府)的興衰作為全書的中心線索,“護官符”暗示了這一情節結構。

    作者通過門子之口介紹說:“這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的。

    ”在前半部中,我們看到四家由于“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确是“一榮皆榮”的;後半部不是應該寫他們由于“事敗”,相互株連獲罪而“一損皆損”嗎?事實也确是如此。

    一九五九年南京發現靖氏所藏抄本《石頭記》(後簡稱“靖藏本”),在這幾句話旁有脂批(原書數年後迷失,現據毛國瑤先生所錄)說:”四家皆為下半部伏根。

    ”所謂“伏根”,即指四家将來衰亡的共同命運而言。

    可見,“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等語是對貫串着全書的四大家族由盛至衰的情節的概括。

    續書後四十回中撇開史、王、薛三家,已不符原意;而寫賈府“沐皇恩”、“延世澤”,衰而複興,則更是從根本上歪曲了這部描寫封建大家族衰亡曆史的小說的主題思想。

     應該指出,“護官符”四句俗諺口碑句後所注小字,有些本子将它删去是不對的。

    因為,門子的話中已明說在口碑的“下面皆注着始祖官爵并房次”。

    注出官爵和房次,是為了具體說明四大家族的權力和财産的分配情況,讓看私單的人知道他們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顯赫地位,落實了這四句諺語之所指,是這張起着“護官符”作用的私單上理所應有的文字。

    脂本的抄者誤以為凡小字皆批書人所加,就将它混同于脂批。

    如在甲戌本中,即将原應在謠諺“下面”的注改移在謠諺的旁邊;原應與謠諺同樣用墨筆寫的,改為用朱筆寫,與脂批無異。

    庚辰本前十一回是删脂批而隻抄正文的,結果連原注也當作批語一齊删掉了,但這并非有意。

    (庚辰本在《紅樓夢引子》曲中把“趁着這奈何天”一句裡前三字也删去,也是因為作者将“趁着這”三個襯字按曲子格式寫成小字,而被抄者誤作脂批之故。

    )到了原文經後人大量塗改過的遲出的幾種本子,如程高本,情況就不同了:它索性連門子所說的謠諺之下有注的話也删得一幹二淨。

    這是有意為之的。

    大概塗改者以為反正是小說,非記實事,何必如此瑣碎,或者是擔心這樣的注太具體,萬一有挾怨影射某家之嫌,就會招緻麻煩,倒不如删去省事。

    可是這一來,這張本為備忘之用、“排寫得明白”的私單,就變得有點象不揭底的謎語了。

     說到後人删改對原書造成的損害,還應該提到他們把上述“這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後面的“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的”九個字也删去了。

    原書這九個字說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即四家之間不但有姻戚血緣上的連絡,更主要的是他們在政治上已結成了利害榮枯休戚相關的一幫,他們的“榮”和“損”,實際上都是地主階級内部這一派勢力和那一派勢力鬥争的結果。

    他們正是為了建立這種在政治上“扶持遮飾,皆有照應”的關系,才相互之間“連絡有親”的,而不是相反。

    象這樣關系到封建主義政治本質和全書基本内容的話也被删去,則曹雪芹的思想和小說的政治主題之被嚴重歪曲的情況,自不難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