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窮通何處真

關燈
生死窮通何處真?英明難遏是精神。

    微密久藏偏自露,幻中夢裡語驚人。

    [簡釋]

    此詩見于戚序本十三回回前,是評詩。

    詩說的是秦可卿托夢鳳姐事。夢中談到瞬息繁華、一時歡樂,評者的“生死窮通何處真”之歎即為此而發。次句贊可卿身雖死去,而魂魄尚能作此“英明”預見,可見“精神”“難遏”。“微密久藏”者,我以為是指作者有關自己家世在政治鬥争中敗落的實感,它在小說中原是用大荒山青埂峰的頑石、太虛幻境、“情孽”、“夙緣”等等“荒唐言”隐蔽得好好的,現在偏偏通過秦氏托夢,把“久藏”的真意“自露”出來了。夢中的這番話,對于與曹家關系密切,或有過類似遭遇的作者親友來說,無疑是語語“驚人”的(這從脂本中有關此段的許多感慨萬端的批語中都可以看出)。由此表明,他們是完全站在小說中加以批判揭露的那個封建大家庭的立場上的。

    我們所見的《紅樓夢》多數版本(甲戌本除外)第一回開頭的那段文字究竟是否作者所寫,目前研究者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我們對這首評詩的理解大體不錯的話,那末,它就提供了一個旁證,證明那段文字如甲戌本那樣,原應屬《凡例》的末段,而《凡例》則不出于作者之手。因為,那段文字中有說到作者身世和小說作意的話,比如說作者以往是“上賴天恩,下承祖德”,過着“錦衣纨褲”、“饫甘餍美”生活的,到如今則“一事無成,半生潦倒”,故“編述一記,以告普天下人”等等。倘若作者自己在小說一開始就作這樣的說明,那末,不但接着假托小說抄自石上的虛構情節完全成了多餘,而且評詩中是否還會說他将有關自己家世的真實感慨“微密久藏”起來,也是大成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