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官符(第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甯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除甯榮親派八房在都外,現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房分共八,都中現住十房,原籍八房。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後,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餘在籍。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紫微舍人薛公之後,現領内庫帑銀行商,共八房。
[說明] 薛蟠強搶民女,打死了人。
賈雨村從一張“護官符”中得知事關四大家族,便徇情枉法,亂判此案。
作者借門子之口解說“護官符”的含義道: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個私單,上面寫的是本省最有權勢極富貴的大鄉紳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隻怕連性命也難保呢!——所以叫作“護官符”。
“護官符”是從“護身符”一詞化出的新名詞,這從同時人脂硯齋評語“三字從來末見,奇之至”(甲戍本)可證。
它可能是某個憤恨官場黑暗現狀的人私下所說的譏語,被曹雪芹聞知後大膽寫入作品,或者竟是作者自己的創造。
[注釋] 1.“白玉”句——形容賈家的富貴豪奢。
漢樂府《相逢行》:“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 2.阿房宮,三百裡——阿房宮是秦時營造的大建築,規模極為宏大。
《漢書.賈山傳》載:阿房宮長寬尺度為“東西五裡,南北千步”。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阿房宮前殿為“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所謂“三百裡”,是借用唐代杜牧《阿房宮賦》“覆壓三百餘裡,隔絕天日”的誇張說法,以形容史家的顯赫。
3.龍王——古代傳說中多以為龍王珠寶極多,非常富有。
這裡借龍王求請,極言王家的豪富。
4.雪——“薛”的同音字。
這裡用的是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
[鑒賞] 《紅樓夢》是以記“家庭閨閣瑣事”、“大旨言情”、“毫不幹涉時世”的面目出現的,它常常以假隐真。
隐,是出于不得已,所以作者有時又要在自己所設的“迷障”上,開一些小小的讓人可以窺察到真情的口子。
在全書情節展開之前特意安排的這個占據了第四回主要篇幅的“護官符”故事,便是這樣的口子。
為什麼薛蟠打死一個小鄉宦之子馮淵,搶走那個被拐賣的丫頭,而“他竟視為兒戲,自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了的”?為什麼這一件“并無難斷之處”的人命官司拖了一年之久,“竟無人作主”?為什麼剛一聽原告申訴便大罵“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的賈雨村,後來自己也做起“這樣放屁的事”?為什麼他聽門子說明被拐賣的丫頭原是他的“大恩人”的女兒,将她“生拖死拽”去的薛蟠“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并且自己也知道薛家“自然姬妾衆多,淫佚無度”,丫頭此去不會有好結果,卻不念甄家恩情,不顧自己曾許下的“務必”将英蓮“尋找回來”的諾言,任憑她落入火坑而置之不理?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從這張極寫四大家族權勢和豪富的“護官符”中找到答案。
正是這張直接揭露封建政治的腐敗和整個社會的黑暗與殘酷的“護官符”,向讀者顯示了:錦衣
甯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除甯榮親派八房在都外,現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房分共八,都中現住十房,原籍八房。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公之後,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餘在籍。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紫微舍人薛公之後,現領内庫帑銀行商,共八房。
[說明] 薛蟠強搶民女,打死了人。
賈雨村從一張“護官符”中得知事關四大家族,便徇情枉法,亂判此案。
作者借門子之口解說“護官符”的含義道: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個私單,上面寫的是本省最有權勢極富貴的大鄉紳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隻怕連性命也難保呢!——所以叫作“護官符”。
“護官符”是從“護身符”一詞化出的新名詞,這從同時人脂硯齋評語“三字從來末見,奇之至”(甲戍本)可證。
它可能是某個憤恨官場黑暗現狀的人私下所說的譏語,被曹雪芹聞知後大膽寫入作品,或者竟是作者自己的創造。
[注釋] 1.“白玉”句——形容賈家的富貴豪奢。
漢樂府《相逢行》:“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
” 2.阿房宮,三百裡——阿房宮是秦時營造的大建築,規模極為宏大。
《漢書.賈山傳》載:阿房宮長寬尺度為“東西五裡,南北千步”。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阿房宮前殿為“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
所謂“三百裡”,是借用唐代杜牧《阿房宮賦》“覆壓三百餘裡,隔絕天日”的誇張說法,以形容史家的顯赫。
3.龍王——古代傳說中多以為龍王珠寶極多,非常富有。
這裡借龍王求請,極言王家的豪富。
4.雪——“薛”的同音字。
這裡用的是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
[鑒賞] 《紅樓夢》是以記“家庭閨閣瑣事”、“大旨言情”、“毫不幹涉時世”的面目出現的,它常常以假隐真。
隐,是出于不得已,所以作者有時又要在自己所設的“迷障”上,開一些小小的讓人可以窺察到真情的口子。
在全書情節展開之前特意安排的這個占據了第四回主要篇幅的“護官符”故事,便是這樣的口子。
為什麼薛蟠打死一個小鄉宦之子馮淵,搶走那個被拐賣的丫頭,而“他竟視為兒戲,自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了的”?為什麼這一件“并無難斷之處”的人命官司拖了一年之久,“竟無人作主”?為什麼剛一聽原告申訴便大罵“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了,再拿不來的”的賈雨村,後來自己也做起“這樣放屁的事”?為什麼他聽門子說明被拐賣的丫頭原是他的“大恩人”的女兒,将她“生拖死拽”去的薛蟠“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并且自己也知道薛家“自然姬妾衆多,淫佚無度”,丫頭此去不會有好結果,卻不念甄家恩情,不顧自己曾許下的“務必”将英蓮“尋找回來”的諾言,任憑她落入火坑而置之不理?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從這張極寫四大家族權勢和豪富的“護官符”中找到答案。
正是這張直接揭露封建政治的腐敗和整個社會的黑暗與殘酷的“護官符”,向讀者顯示了: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