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品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若金輪王合聚大衆化之以德身棄國位為沙門導之以大道示衆欲惡曰大士)。
秋露子曰:吾亦樂其為大士者,於見身見性見命見人見丈夫見有。
見無見斷滅見。
常在為斷大見。
何者為說上(師雲六十二見為一見潤耳)法度諸見潤。
是故為大士(法佛法以佛法度六十二見及欲癡之四潤故曰度也)善業曰:夫大士者,如一切知。
意無齊同志於弟子緣一覺。
(如佛意不與弟子各佛齊同也)在彼無著。
所以者何。
悉知意質直無漏(在彼者在生死也)無受無滅(無受者不受五陰也無滅者不舍生死求滅之想也)以悉知意大照菩薩。
是故為大士。
(能持明度教照菩薩也)秋露子曰問。
何故菩薩大士亦彼悉知而意不著。
善業曰:以無意故。
於彼悉知而無所著。
賢者滿慈子言:吾亦樂其為大士者,揖人昇於大乘而有弘誓之铠。
是為大士(師雲能以經法揖天人使昇佛大乘之道也)善業白佛。
何謂弘誓之铠。
佛言:菩薩束已自誓。
吾當滅度無央數人。
已度無量無數人民皆得泥洌知其無法得滅度也。
所以者何。
意法如是,譬如幻師與幻弟子。
於四衢道化作人衆。
以為化人而斬其首。
汝知雲何。
彼有所殺有死者乎。
不也世尊,如是善業。
度無數人為無有人得滅度也。
菩薩聞是不驚不怛。
不以恐受不移不舍不疲而無慘悴。
是為有弘誓铠能昇大乘。
當以知此。
滿慈子曰:吾省佛言:如我所得當知是義為無帶甲。
所以者何。
如佛告善業。
無造佛一切法。
無作成諸法者,亦無造衆生者,如是義者無弘誓铠。
善業曰:無所束帶菩薩大士為無弘誓。
所以者何。
色痛想行識不著不縛不解故。
秋露子曰:何如為色痛想行識。
而雲不著不縛不解。
善業曰:色如幻人故。
不著不縛不解。
痛想行識為如幻人。
不著不縛不解。
無有之色不著不縛不解。
無有之痛想行識不著不縛不解。
五陰如是諸法亦然。
是故菩薩所為誓者無有誓也(師雲一切人自然無有作者是為生死亦空道法亦空如空者無有從生死中來得佛者佛空法空故無有出滅諸法者一人本空故。
亦無有造作衆生者也)善業問。
焉知菩薩正昇大乘(師雲大乘大道也)何謂大乘。
何乘發住(乘發何住)孰建大乘。
斯乘何出。
佛言:大乘之為乘者,為無量乘。
為衆生之無量也。
(菩薩法意廣大興載無量也)所以者何。
人種無量。
菩薩為之生大悲意。
以斯大乘住奏。
三界聖一切知。
乃建大乘。
乘無從出。
所以者何。
有生有出則為二法。
若不起不緻於諸法不得者,是為無所生無從出。
善業曰:大哉斯乘。
為天人質諒王諸世間。
出上善業乘與空等。
弘裕若空苞容衆生無有量數(上善者普明也)恒以虛閑濟人無極。
而為遍宣故為大乘。
不見其反亦不見出(佛常以虛心閑暇無事群生來者不逆其志大士亦當學斯矣)如此乘者,不從始得不從終得亦不中得(不從初知意得亦不從中間及終意得也)於三塗等故為大乘。
佛言:如是善業。
以能行此乘故。
謂之菩薩大士。
(過去當來現在意等耳)秋露子曰:佛請賢者說明度無極。
而道大乘者,有檀知耶(師雲佛本請卿令說明度無極耳而及說大乘事宜及知此耶秋露子為不知家問宜知是也)善業白佛。
吾說明度無極得無過乎。
佛言:不也。
適得其中。
善業言:菩薩大士不於始近。
不於終近。
亦不中近(不始意近道不終不近也無去來今三塗想矣)色無際道無際。
痛想行識道俱無際。
是故菩薩無近無得無知無明(色所以無邊無極者色之性本空故)色菩薩不知不明不緻不得。
痛想行識亦如是(色與菩薩於是無有知想小無有明也了想不解意在其中無可得大智與明同義與得亦同義)一切。
於一切(都一切謂菩薩心也於一切謂生死治法與道法也)無知無明無緻無得。
當為何菩薩說明度無極。
尚不見菩薩。
何用見明度無極。
菩薩者但名耳。
猶我為我無可專著。
我者空虛不可審明。
我不可明道何可知。
如是諸法無有專著。
何等為色。
色無生牢固。
何等為痛想行識。
識無生無牢固。
諸法無生無有牢固。
彼無專固者,不是法不非。
了本無主。
當為說是處無知亦無異處。
可得菩薩行道也。
(生死亦無處所也)如是世尊,其聞是言不驚不怛。
不舍不疲不有慘悴。
如此知行。
是菩薩為能惟明度無極。
所以者何。
行此經時以如是法孰觀斯道。
是時為不近色。
不近色者不見滅也。
所以者何。
於自
秋露子曰:吾亦樂其為大士者,於見身見性見命見人見丈夫見有。
見無見斷滅見。
常在為斷大見。
何者為說上(師雲六十二見為一見潤耳)法度諸見潤。
是故為大士(法佛法以佛法度六十二見及欲癡之四潤故曰度也)善業曰:夫大士者,如一切知。
意無齊同志於弟子緣一覺。
(如佛意不與弟子各佛齊同也)在彼無著。
所以者何。
悉知意質直無漏(在彼者在生死也)無受無滅(無受者不受五陰也無滅者不舍生死求滅之想也)以悉知意大照菩薩。
是故為大士。
(能持明度教照菩薩也)秋露子曰問。
何故菩薩大士亦彼悉知而意不著。
善業曰:以無意故。
於彼悉知而無所著。
賢者滿慈子言:吾亦樂其為大士者,揖人昇於大乘而有弘誓之铠。
是為大士(師雲能以經法揖天人使昇佛大乘之道也)善業白佛。
何謂弘誓之铠。
佛言:菩薩束已自誓。
吾當滅度無央數人。
已度無量無數人民皆得泥洌知其無法得滅度也。
所以者何。
意法如是,譬如幻師與幻弟子。
於四衢道化作人衆。
以為化人而斬其首。
汝知雲何。
彼有所殺有死者乎。
不也世尊,如是善業。
度無數人為無有人得滅度也。
菩薩聞是不驚不怛。
不以恐受不移不舍不疲而無慘悴。
是為有弘誓铠能昇大乘。
當以知此。
滿慈子曰:吾省佛言:如我所得當知是義為無帶甲。
所以者何。
如佛告善業。
無造佛一切法。
無作成諸法者,亦無造衆生者,如是義者無弘誓铠。
善業曰:無所束帶菩薩大士為無弘誓。
所以者何。
色痛想行識不著不縛不解故。
秋露子曰:何如為色痛想行識。
而雲不著不縛不解。
善業曰:色如幻人故。
不著不縛不解。
痛想行識為如幻人。
不著不縛不解。
無有之色不著不縛不解。
無有之痛想行識不著不縛不解。
五陰如是諸法亦然。
是故菩薩所為誓者無有誓也(師雲一切人自然無有作者是為生死亦空道法亦空如空者無有從生死中來得佛者佛空法空故無有出滅諸法者一人本空故。
亦無有造作衆生者也)善業問。
焉知菩薩正昇大乘(師雲大乘大道也)何謂大乘。
何乘發住(乘發何住)孰建大乘。
斯乘何出。
佛言:大乘之為乘者,為無量乘。
為衆生之無量也。
(菩薩法意廣大興載無量也)所以者何。
人種無量。
菩薩為之生大悲意。
以斯大乘住奏。
三界聖一切知。
乃建大乘。
乘無從出。
所以者何。
有生有出則為二法。
若不起不緻於諸法不得者,是為無所生無從出。
善業曰:大哉斯乘。
為天人質諒王諸世間。
出上善業乘與空等。
弘裕若空苞容衆生無有量數(上善者普明也)恒以虛閑濟人無極。
而為遍宣故為大乘。
不見其反亦不見出(佛常以虛心閑暇無事群生來者不逆其志大士亦當學斯矣)如此乘者,不從始得不從終得亦不中得(不從初知意得亦不從中間及終意得也)於三塗等故為大乘。
佛言:如是善業。
以能行此乘故。
謂之菩薩大士。
(過去當來現在意等耳)秋露子曰:佛請賢者說明度無極。
而道大乘者,有檀知耶(師雲佛本請卿令說明度無極耳而及說大乘事宜及知此耶秋露子為不知家問宜知是也)善業白佛。
吾說明度無極得無過乎。
佛言:不也。
適得其中。
善業言:菩薩大士不於始近。
不於終近。
亦不中近(不始意近道不終不近也無去來今三塗想矣)色無際道無際。
痛想行識道俱無際。
是故菩薩無近無得無知無明(色所以無邊無極者色之性本空故)色菩薩不知不明不緻不得。
痛想行識亦如是(色與菩薩於是無有知想小無有明也了想不解意在其中無可得大智與明同義與得亦同義)一切。
於一切(都一切謂菩薩心也於一切謂生死治法與道法也)無知無明無緻無得。
當為何菩薩說明度無極。
尚不見菩薩。
何用見明度無極。
菩薩者但名耳。
猶我為我無可專著。
我者空虛不可審明。
我不可明道何可知。
如是諸法無有專著。
何等為色。
色無生牢固。
何等為痛想行識。
識無生無牢固。
諸法無生無有牢固。
彼無專固者,不是法不非。
了本無主。
當為說是處無知亦無異處。
可得菩薩行道也。
(生死亦無處所也)如是世尊,其聞是言不驚不怛。
不舍不疲不有慘悴。
如此知行。
是菩薩為能惟明度無極。
所以者何。
行此經時以如是法孰觀斯道。
是時為不近色。
不近色者不見滅也。
所以者何。
於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