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比笆鬥大(2)
關燈
小
中
大
種比喻并不“混雜”。
她說得透:雪芹的書,未完倒還不緻成為最嚴重後果的真原由,糟就糟在那個狗尾像疽一般附着在一個寶物上,竟難割除根治。
這比喻透露,那個庸俗化并不是件“輕淡”的小事一段。
她舉了實例。
在海外,她所知之美國大學生,男的“關心”的是寶玉的“女性性格”和“同性戀”,女的則困惑不解,充其量不過認為是舊式大家庭表兄妹的“戀愛”,和西方差不多。
她所見的中國青年學生研究生的論文一概把程本就當原著——這也反映了教授的态度。
我知道她是說這就是最大的庸俗化。
以上是就雪芹著書的宗旨精義的被庸俗化。
至于文筆,她沒直接講,卻舉出《金瓶梅》的第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起初她忽覺不對味了,後來方知那是另手夾配進去的,不是原著——她一讀過這一大截子,一到五十八回眼前一亮,就像出了黑隧道一樣! 這才是中國文評上說的“具眼”之人,對文藝的真妄高下,其感受之敏銳如水火冰炭之懸殊迥異——但庸常之人則漠然以為“都好”或“渾然一體”,并且對區分原貂與續尾的人反加以譏諷以至罵街。
張愛玲的行文也是藝術的和惜墨的,她隻說到“如出隧道”即止。
我這個人總想不開,總要畫蛇添足:她讀《金瓶》是畢竟還有出隧道的慶幸喜慰感,而她讀《紅樓》的流行程本百廿回,大約就是如同後尾入了隧道,一直黑昏到底,再也沒了“出來”的豁然開朗之福了。
我說這話,自信無差,因為她又說了這麼一段話—— 這兩部書②在我是一切的泉源,尤其《紅樓夢》。
《紅樓夢》遺稿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我一直恨不得坐時間機器飛了去,到那家人家去找出來搶回來。
現在心平了些,因為多少滿足了一部分的好奇心。
這段妙語,充分表明了她是如何地渴望能睹雪芹原書的全貌。
她所說的滿足部分“好奇”,殆指她研究了雪芹遺稿的部分真相的梗概。
當然,“好奇心”是個有意布置的“低調”俗語,研索原著的整體,已經建立了一門“探佚學”而且做出了成績。
這是十分重大的文化問題,不是“好奇”所能标名的。
張愛玲本是個作家,但她為此卻全心貫注地做了“考證派”,受了“十年辛苦不尋常”,寫出了一部《紅樓夢魔》。
隻有張愛玲,才堪稱雪芹知己。
在我看來,這比她寫了很多作品還重要得多。
我還有一樁遺憾:她沒有用英文譯介《紅樓夢》。
我确信:她才是最有資格英譯芹書的人。
——她沒有做這件大事,不知因為何故?這是又一極大的遺憾! 〔附記〕 張愛玲曾英譯了《海上花列傳》,她認為《海上花》三分神似芹筆。
此意此語與我全合,我在初版《紅樓夢新證》中正是這麼說的,從未有第三人見及于此。
①指出現了《紅樓夢》。
②指《紅樓夢》和《金瓶梅》。
她說得透:雪芹的書,未完倒還不緻成為最嚴重後果的真原由,糟就糟在那個狗尾像疽一般附着在一個寶物上,竟難割除根治。
這比喻透露,那個庸俗化并不是件“輕淡”的小事一段。
她舉了實例。
在海外,她所知之美國大學生,男的“關心”的是寶玉的“女性性格”和“同性戀”,女的則困惑不解,充其量不過認為是舊式大家庭表兄妹的“戀愛”,和西方差不多。
她所見的中國青年學生研究生的論文一概把程本就當原著——這也反映了教授的态度。
我知道她是說這就是最大的庸俗化。
以上是就雪芹著書的宗旨精義的被庸俗化。
至于文筆,她沒直接講,卻舉出《金瓶梅》的第五十三回至五十七回,起初她忽覺不對味了,後來方知那是另手夾配進去的,不是原著——她一讀過這一大截子,一到五十八回眼前一亮,就像出了黑隧道一樣! 這才是中國文評上說的“具眼”之人,對文藝的真妄高下,其感受之敏銳如水火冰炭之懸殊迥異——但庸常之人則漠然以為“都好”或“渾然一體”,并且對區分原貂與續尾的人反加以譏諷以至罵街。
張愛玲的行文也是藝術的和惜墨的,她隻說到“如出隧道”即止。
我這個人總想不開,總要畫蛇添足:她讀《金瓶》是畢竟還有出隧道的慶幸喜慰感,而她讀《紅樓》的流行程本百廿回,大約就是如同後尾入了隧道,一直黑昏到底,再也沒了“出來”的豁然開朗之福了。
我說這話,自信無差,因為她又說了這麼一段話—— 這兩部書②在我是一切的泉源,尤其《紅樓夢》。
《紅樓夢》遺稿有“五六稿”被借閱者迷失,我一直恨不得坐時間機器飛了去,到那家人家去找出來搶回來。
現在心平了些,因為多少滿足了一部分的好奇心。
這段妙語,充分表明了她是如何地渴望能睹雪芹原書的全貌。
她所說的滿足部分“好奇”,殆指她研究了雪芹遺稿的部分真相的梗概。
當然,“好奇心”是個有意布置的“低調”俗語,研索原著的整體,已經建立了一門“探佚學”而且做出了成績。
這是十分重大的文化問題,不是“好奇”所能标名的。
張愛玲本是個作家,但她為此卻全心貫注地做了“考證派”,受了“十年辛苦不尋常”,寫出了一部《紅樓夢魔》。
隻有張愛玲,才堪稱雪芹知己。
在我看來,這比她寫了很多作品還重要得多。
我還有一樁遺憾:她沒有用英文譯介《紅樓夢》。
我确信:她才是最有資格英譯芹書的人。
——她沒有做這件大事,不知因為何故?這是又一極大的遺憾! 〔附記〕 張愛玲曾英譯了《海上花列傳》,她認為《海上花》三分神似芹筆。
此意此語與我全合,我在初版《紅樓夢新證》中正是這麼說的,從未有第三人見及于此。
①指出現了《紅樓夢》。
②指《紅樓夢》和《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