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汝昌評《紅樓夢魇》(1)
關燈
小
中
大
,天日無光!什麼都沒味兒了。
百般無味,不是一樣無味,百般無味!她下了這麼八個大字,這個時候她文學鑒賞能力已經大大成熟了,十二三歲,仍然是個小女孩。
這就了不起了,一般的小女孩,十二三歲能夠看完一百二十回,能夠辨别到那兒一個分水嶺,哎呀!不對了,有這個能力,我不敢保。
以至于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一百二十回還是一個整體,天衣無縫,那好得很!這個我也不多說,我們還是說張愛玲。
她看的是小字石印的一百二十回最普通的那個本子,有一次她就看到亞東圖書館印的也就是胡适先生作序,陳獨秀作序,汪園芳校看的亞東版。
這個本子就成了壟斷本,因為胡适、陳獨秀那時候有多高的地位,人人就逐漸不看我剛說的那個小字石印本了。
這個提起來都是我們年輕的經曆,她比我才小兩歲,所以她的精力也就等于是差不多我的經曆。
我們太熟悉了,看起來就親切。
你們呢,可能今天都知道,但是不那麼親切,有點隔閡。
曆史的演進,時代的不同,這都是文化,一定要這麼看問題。
我剛才提到這個亞東圖書館又是什麼意思呢?她說我看胡适的《紅樓夢考證》裡邊有一段引了清代的一部著作叫做《續閱微草堂筆記》,大家都知道《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曉岚寫的一部最有名的筆記小說,那時人人都看。
後來出來一個《續閱微草堂筆記》不知誰續的,是紀曉岚自己續的嗎?沒聽說過,他的全集裡邊沒有,鬧不清。
這裡面有一個什麼故事呢?有一個《紅樓夢》的本子,不是今天這個一百二十回。
說最後甯榮二府都敗落了,都窮困了。
寶玉淪為擊柝之流,就是敲梆子,夜裡打更的,史湘雲和寶玉最後又重逢,白頭偕老。
張愛玲看到這兒,哎呀!她又下了八個大字,她說我看到這兒,是“石破天驚,雲垂海立。
”我是說你看看這個張愛玲對我們民族語文的那種體會,這簡單嗎?不簡單!為什麼說她受那個震動是那麼巨大,就是她聽到舊時的本子中這樣的情節、故事、結局。
跟她原來從小一直讀的一百二十回是如此不同,她簡直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
這個女孩的心靈,那個敏銳,那個藝術感覺,我們是說這很了不起,所以她才有文學成就、藝術成就,沒有這個那就另當别論,可以幹别的行當。
說到這兒呢,那這一本書,名字我不喜歡,内容到底是什麼呢?她自己坦白說:我是個考證派,十年迷了這個考據,做了這本書。
她這個考據是什麼考據呢?哎呀,複雜萬分,說也說不清。
我沒法今天在這個場合跟諸位講,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版本考證。
什麼叫版本,也不是真正石刻的,刊印的,也不是。
也就是說抄本,乾隆時代以後留下來的那八十回曹雪芹原著的那個,我們沒有别的名字,沒有個抄本學,隻有個版本學,我們就說她是版本考證。
她考證那個詳細,那個心細如發,這個女性,那個層次簡直我們一般人是跟不上的。
說的再難聽點,我剛才這個話是贊美的話,要是讓我說,說的不太好聽,煩瑣哲學。
太煩瑣了,你看不了,一方面是精細無比,另一方面呢,那個怪,它這個獨具一格的考證派,是大量的想像和發揮。
哎呀,這就麻煩了,考證是一種科學的研究,首要的要求你要嚴謹。
這麼一個嚴謹的考證,一個治學的方法,中國的優良傳統,你怎麼還能夠加上想像和發揮,那還得了?那就是假設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可是張愛玲的考證确确實實是如此,這個人的頭腦,那個智慧!她一方面用了那麼細的考證,另一方面呢,她把她的考證所得的那個,那也不叫結論,她得了那麼一個結果。
她由此做基礎,她就一步一步想啊,又該怎麼樣怎麼樣?還再發揮、再延伸,這可就不得了!但哪個是你的結論,哪個是你考證的真理,鬧不清。
因為兩者混合在一起了,她這是一個大特點。
然後再說第二個特點,我今天隻能用這種辦法讓諸位了解我心目中的張愛玲是何種人,價值何在,我非常佩服,為什麼?我也有不同的見解,說幾句切磋的話,沒有别的意思,千萬不能對這麼樣的人,并且已經作古的人,有什麼輕薄、不然的意思。
那就不道德,做人要厚,要與人為善,不要學那種糟糕的風氣,那能成大學者嗎?她細到什麼樣子呢,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别的沒法舉。
百般無味,不是一樣無味,百般無味!她下了這麼八個大字,這個時候她文學鑒賞能力已經大大成熟了,十二三歲,仍然是個小女孩。
這就了不起了,一般的小女孩,十二三歲能夠看完一百二十回,能夠辨别到那兒一個分水嶺,哎呀!不對了,有這個能力,我不敢保。
以至于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一百二十回還是一個整體,天衣無縫,那好得很!這個我也不多說,我們還是說張愛玲。
她看的是小字石印的一百二十回最普通的那個本子,有一次她就看到亞東圖書館印的也就是胡适先生作序,陳獨秀作序,汪園芳校看的亞東版。
這個本子就成了壟斷本,因為胡适、陳獨秀那時候有多高的地位,人人就逐漸不看我剛說的那個小字石印本了。
這個提起來都是我們年輕的經曆,她比我才小兩歲,所以她的精力也就等于是差不多我的經曆。
我們太熟悉了,看起來就親切。
你們呢,可能今天都知道,但是不那麼親切,有點隔閡。
曆史的演進,時代的不同,這都是文化,一定要這麼看問題。
我剛才提到這個亞東圖書館又是什麼意思呢?她說我看胡适的《紅樓夢考證》裡邊有一段引了清代的一部著作叫做《續閱微草堂筆記》,大家都知道《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曉岚寫的一部最有名的筆記小說,那時人人都看。
後來出來一個《續閱微草堂筆記》不知誰續的,是紀曉岚自己續的嗎?沒聽說過,他的全集裡邊沒有,鬧不清。
這裡面有一個什麼故事呢?有一個《紅樓夢》的本子,不是今天這個一百二十回。
說最後甯榮二府都敗落了,都窮困了。
寶玉淪為擊柝之流,就是敲梆子,夜裡打更的,史湘雲和寶玉最後又重逢,白頭偕老。
張愛玲看到這兒,哎呀!她又下了八個大字,她說我看到這兒,是“石破天驚,雲垂海立。
”我是說你看看這個張愛玲對我們民族語文的那種體會,這簡單嗎?不簡單!為什麼說她受那個震動是那麼巨大,就是她聽到舊時的本子中這樣的情節、故事、結局。
跟她原來從小一直讀的一百二十回是如此不同,她簡直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
這個女孩的心靈,那個敏銳,那個藝術感覺,我們是說這很了不起,所以她才有文學成就、藝術成就,沒有這個那就另當别論,可以幹别的行當。
說到這兒呢,那這一本書,名字我不喜歡,内容到底是什麼呢?她自己坦白說:我是個考證派,十年迷了這個考據,做了這本書。
她這個考據是什麼考據呢?哎呀,複雜萬分,說也說不清。
我沒法今天在這個場合跟諸位講,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版本考證。
什麼叫版本,也不是真正石刻的,刊印的,也不是。
也就是說抄本,乾隆時代以後留下來的那八十回曹雪芹原著的那個,我們沒有别的名字,沒有個抄本學,隻有個版本學,我們就說她是版本考證。
她考證那個詳細,那個心細如發,這個女性,那個層次簡直我們一般人是跟不上的。
說的再難聽點,我剛才這個話是贊美的話,要是讓我說,說的不太好聽,煩瑣哲學。
太煩瑣了,你看不了,一方面是精細無比,另一方面呢,那個怪,它這個獨具一格的考證派,是大量的想像和發揮。
哎呀,這就麻煩了,考證是一種科學的研究,首要的要求你要嚴謹。
這麼一個嚴謹的考證,一個治學的方法,中國的優良傳統,你怎麼還能夠加上想像和發揮,那還得了?那就是假設了,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可是張愛玲的考證确确實實是如此,這個人的頭腦,那個智慧!她一方面用了那麼細的考證,另一方面呢,她把她的考證所得的那個,那也不叫結論,她得了那麼一個結果。
她由此做基礎,她就一步一步想啊,又該怎麼樣怎麼樣?還再發揮、再延伸,這可就不得了!但哪個是你的結論,哪個是你考證的真理,鬧不清。
因為兩者混合在一起了,她這是一個大特點。
然後再說第二個特點,我今天隻能用這種辦法讓諸位了解我心目中的張愛玲是何種人,價值何在,我非常佩服,為什麼?我也有不同的見解,說幾句切磋的話,沒有别的意思,千萬不能對這麼樣的人,并且已經作古的人,有什麼輕薄、不然的意思。
那就不道德,做人要厚,要與人為善,不要學那種糟糕的風氣,那能成大學者嗎?她細到什麼樣子呢,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别的沒法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