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釋名
關燈
小
中
大
《紅樓夢》已盛傳海内外,蔚成顯學,而紅樓何指未有定論。唐詩中習見,是否與之有關,亦不明确。如甲辰本夢覺主人序文雲“紅樓富女,詩證香山”即為一例。以本書言,寫樓房甚少,若怡紅、潇湘、蘅芷皆隻平屋耳。
“紅樓”典故
“資治通鑒”卷二六三叙五代建事曰:“建作府門,繪以朱丹,蜀人謂畫紅樓。”畫者,美辭。紅樓即朱門也。又《成都古今記》雲:“紅樓,先主所建,彩繪華侈……城中人相率來觀,曰看畫紅樓。”是當時确有一金碧交輝之樓,補鑒文所未及,紀時人語,多一“看”字尤妙。
夫王建據蜀,虐使其民,大興土木,僭拟皇居,君門九重,其中宮室之美,彼行路人安得群觀而贊歎之,恐不過遙瞻而已。史文雖簡,蓋得其實。卻别有一解。吾人習見前清王府款式,而古代朱門不必皆然,或于門上起樓,雕镂華彩,是朱門亦即紅樓也。二說并通,而折衷之論固不足“紅樓”解惑。撰人即非泛引唐詩,亦未必抹此故事也。竊謂有虛實二意。
就虛者言之。“紅”字是書中點睛處,為書主人寶玉有愛紅之病而住在怡紅院,曹雪芹披閱增删《石頭記》則于悼紅軒。此紅字若與彼紅字相類,自當别含義蘊,非實指也。上一字既虛,下一字亦然,不必以書中某處樓屋實之。若泛指東西二府,即朱門之謂耳。
樓在何處?
或病斯義,虛玄惝huǎng@④,必求某地以實之,其天香樓乎。在本書中亦無其他之樓可當此稱者。今本第一回楔子中并無《紅樓夢》之名,獨脂批甲戌本有之。其辭曰:“吳玉峰題為《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審其語氣,此《紅樓夢》蓋接近《風月寶鑒》,然今傳八十回之謂也,其重點當在于夢遊幻境與秦可卿之死。此句何以被删?不得而知,而關系匪鮮,茲不具論。
第五回之回目與正文,并載《紅樓夢》之名,但指一套散曲,非謂全書;見于夢中,又非實境。寶玉夢入太虛幻境在秦氏房中,本書詳言所在,而于室内鋪陳有特異之描寫,列古美人名七,殆已入幻境,非寫實也。(此種筆墨與後迥異,于本書為僅見,疑是《風月寶鑒》之原文。)又記:
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連神仙也可以住得了。”
疑此即“紅樓”也。是否即天香樓,無明文,亦可想象得之。惜第十三回“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之文,被删已佚,無助于了解,剩得未删之句:
另設一樓于天香樓上……打四十九日解冤洗孽醮,然後停靈于會芳園中。
是天香樓在會芳園中而秦氏即死于此樓之明證。其是否為可卿卧室,尚未能定。靖應kūn@⑤藏本畸笏評語有“遺簪更衣諸文”六字,是天香樓蓋為秦氏所居,即寶玉前日入夢之地,亦即所謂紅樓也。雖非定論,聊益談資,遂記之以詩雲:
仙雲飛去迷歸路,豈有天香豔迹留。
左右朱門雙列jǐ@⑥,争教人看畫紅樓。
七八年九月二十三日
“紅樓”典故
“資治通鑒”卷二六三叙五代建事曰:“建作府門,繪以朱丹,蜀人謂畫紅樓。”畫者,美辭。紅樓即朱門也。又《成都古今記》雲:“紅樓,先主所建,彩繪華侈……城中人相率來觀,曰看畫紅樓。”是當時确有一金碧交輝之樓,補鑒文所未及,紀時人語,多一“看”字尤妙。
夫王建據蜀,虐使其民,大興土木,僭拟皇居,君門九重,其中宮室之美,彼行路人安得群觀而贊歎之,恐不過遙瞻而已。史文雖簡,蓋得其實。卻别有一解。吾人習見前清王府款式,而古代朱門不必皆然,或于門上起樓,雕镂華彩,是朱門亦即紅樓也。二說并通,而折衷之論固不足“紅樓”解惑。撰人即非泛引唐詩,亦未必抹此故事也。竊謂有虛實二意。
就虛者言之。“紅”字是書中點睛處,為書主人寶玉有愛紅之病而住在怡紅院,曹雪芹披閱增删《石頭記》則于悼紅軒。此紅字若與彼紅字相類,自當别含義蘊,非實指也。上一字既虛,下一字亦然,不必以書中某處樓屋實之。若泛指東西二府,即朱門之謂耳。
樓在何處?
或病斯義,虛玄惝huǎng@④,必求某地以實之,其天香樓乎。在本書中亦無其他之樓可當此稱者。今本第一回楔子中并無《紅樓夢》之名,獨脂批甲戌本有之。其辭曰:“吳玉峰題為《紅樓夢》,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月寶鑒》。”審其語氣,此《紅樓夢》蓋接近《風月寶鑒》,然今傳八十回之謂也,其重點當在于夢遊幻境與秦可卿之死。此句何以被删?不得而知,而關系匪鮮,茲不具論。
第五回之回目與正文,并載《紅樓夢》之名,但指一套散曲,非謂全書;見于夢中,又非實境。寶玉夢入太虛幻境在秦氏房中,本書詳言所在,而于室内鋪陳有特異之描寫,列古美人名七,殆已入幻境,非寫實也。(此種筆墨與後迥異,于本書為僅見,疑是《風月寶鑒》之原文。)又記:
秦氏笑道:“我這屋子,大約連神仙也可以住得了。”
疑此即“紅樓”也。是否即天香樓,無明文,亦可想象得之。惜第十三回“秦可卿淫喪天香樓”之文,被删已佚,無助于了解,剩得未删之句:
另設一樓于天香樓上……打四十九日解冤洗孽醮,然後停靈于會芳園中。
是天香樓在會芳園中而秦氏即死于此樓之明證。其是否為可卿卧室,尚未能定。靖應kūn@⑤藏本畸笏評語有“遺簪更衣諸文”六字,是天香樓蓋為秦氏所居,即寶玉前日入夢之地,亦即所謂紅樓也。雖非定論,聊益談資,遂記之以詩雲:
仙雲飛去迷歸路,豈有天香豔迹留。
左右朱門雙列jǐ@⑥,争教人看畫紅樓。
七八年九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