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失怙孤兒終歸根

關燈
女接着說:“約定今年四月初八,江湖豪傑會桃花源……” 仲王一聽,心下放寬不少,所幸對方改了日期,不然,幾乎耽誤了大事,現在距離會期還有八天,有充足時間準備應門,由之反而輕松多了。

     但是,憂使他耿于心懷,這“天府精舍”竟與我家有仇,果然所料不差,那精舍夫人先用柔和手段,軟禁我們,然後再施毒汁。

     如今身分來路既已揭穿,少不得要作一個了結,現已經來到此地,不如乘機搗毀“天府精舍”再說。

     然而,他義想到繡紋和慎芳兩人,一個尚在“雅岑樓”,一個則在“天南軒”,萬一自己出手發動,恐怕投鼠忌器,兩不周全,如果潛身往尋她二人,自己識不了路,不知所處,眼前這姑娘也不肯指明,隻有靜待變化了。

     于是,朝紅衣小姑娘笑了笑,試探道:“今天是三月三十,距會期隻有八天了,你們夫人準備幾時起程?” 紅衣小姑娘展顔巧笑,似乎對這問話,并不太重要,乃接道:“我們夫人原就沒打算去,還準備什麼?聽她說要去就單身,去了結舊仇,不願跟那些強盜,下三爛的東西一起混。

    ” 仲玉聞言,暗暗點頭不已,這精舍夫人卻也有幾分骨氣,但不知與乃母,有什麼仇恨?地處毗鄰,居然是仇家?因又道:“你們天府精舍,怎會與我們有仇的呢?你町知道!” “這是八年前的事了!”紅衣小姑娘接道:“夫人攜我打從桃花源經過,被一個蒙面婦人攔着不準通行,之後便和夫人動起手來,兩人鬥了七八十招,結果夫人被對方掌傷了腑,所以成了仇恨……那蒙面夫人是你們家的什麼人?” 仲玉答道:“你先别問,且告訴我,你們夫人可有報仇之心?” “有是有,但并不在意最近幾年之内。

    ” “她知不知道,我是洞天别院的人?”仲玉又問。

     “現在尚不知道……” 仲玉懷疑一下,即道:“那蒙面婦人就是我娘,你去轉告夫人,她要報仇盡管找我,不必再往桃花源了!” 紅衣姑娘聞言,大驚失色,方想開言為精舍夫人消除這個暗門的禍根,這時,倏聞幾聲清脆的呼喚:“曉霞,曉霞……” 莺聲剛落,月亮門“呀”地一聲,已閃進一個身穿藕荷色褲襖,外套黑绫滾白邊的背心,秀貌嬌容的少女,進得門來,見紅衣小姑娘仍楞立仲玉身前,嬌叱一聲,笑嗔道:“死丫頭,叫你半天也不吭一聲,真氣人……” 她邊說邊走,直至紅衣小姑娘旁側,拉着一雙手,朝仲玉嬌羞地點點頭,輕聲道:“對不住得很,這丫頭真淘氣,打擾你休息了……曉霞……夫人正叫你呢!” 說着,拉着曉霞就走,但那小丫頭想是還有話沒說完,也似乎驚魂甫定,忙把嬌軀一扭,腳下用力定身,側首向這少女道:“蘭姐……他正是……” “是什麼,你還在此地胡鬧,待會夫人不抽你的筋!” 語畢,回目向仲玉嫣然一笑,微一颔首示意道别,旋即運力于腕,拖着曉霞,如一陣輕風,閃出門去。

     此刻,這空蕩的屋子,又恢複了原來的沉靜,仲玉目送二女出門之後,仍坐在榻上不動,把早先要了解此地環境的立意,也悄悄放棄了。

     如今,在他心中所旋回的,一個是如何對付精舍夫人的尋仇,不管幹戈也好,玉帛也好,總該乘早解決為妙,另一個四月初八,江湖群醜聚會桃花源,将如何使之各門各派,白道黑道個個斷羽而回…… 倏然,他又想到了慎芳,在自己隔壁的“天南軒”中,頓時靈機一動,躍上榻去,趨近小圓窗口向那邊望去…… 隻見隔壁的房間,幾乎比這邊要低一丈五六,好象是地下室,上空則用粗鐵條,結成網狀覆蓋着,四周是白粉牆,除靠左邊是一道窄門,此外沒有一個窗洞。

     房間的面積不大,約莫兩丈方圓,上首用白绫條,結成許多梅花狀,構成一付半圓形帳幕,幕中書着一個,藍色大奠字,兩則垂挂一封挽聯:雨中翠竹流寒淚。

     雪裡梅花戴索冠。

     帳幕下面放置一張方桌,上鋪白布,正中立着一塊牌位,牌位之前布滿鮮花供果,似陳列未久,而花簇之中,鼎立一個白瓷香爐,正冒着縷縷白煙,浮空缭繞。

     香爐的上空,懸挂着兩件兵器,另邊是一柄,銀虹閃爍的長劍,左邊則是一雙金光燦爛的荷花。

     方桌的左側有一張單人卧榻,銀白色的衾被,蓋着—個女子,但看其睡态,不像一具死屍,而似一個甜寝未醒的少女。

     仲玉矚目一會,已知這是一所秘密靈堂,但不知死者是“天府精舍”什麼人,居然能有如此哀樂,然而這靈位,不設在屋子中堂,卻設在這牢樣的室内,倒是令人費解。

     而從其懸挂的兵器看來,死者必是不可一世的江湖豪客,能有這樣長年的祭奉卻也值得瞑目的了。

     可是,他更感奇怪的是,靈堂之中的何擱置一張床?而床上正睡着一個女子,什麼地方不能睡,要她睡在這慘凄凄涼冰冰的地方? 其時,倏聞那睡在榻上的少女,一聲輕吟,嬌軀翻覆了一下,又不動了,似乎病情甚重。

     仲玉聽其聲音,好生熟悉,心導:這不是芳妹嗎?怎麼會睡在此地?莫非這靈堂,就叫“天南軒”?可惡的精舍夫人,竟把地安置在陰森恐怖的靈堂裡,想是有意吓唬她,冷落地折磨她……而且正值毒傷甚重,芳妹如何受的了? 他方自暗恨又聞靈堂裡,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