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智荀息假途滅虢窮百裡飼牛拜相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晉獻公内蠱①于骊姬,外惑于“二五”,益疏太子,而親一愛一奚齊。
隻因申生小心承順,又數将兵②有功,無間可乘。
骊姬乃召優施,告以心腹之事:“今欲廢太子而立奚齊,何策而可?”施曰:“三公子皆在遠鄙,誰敢為夫人難者?”骊姬曰:“三公子年皆強壯,曆事已深,朝中多為之左右,吾未敢動也。
”施曰:“然則當以次去之。
”骊姬曰:“去之孰先?”施曰:“必先申生。
其為人也,慈仁而一精一潔。
一精一潔則恥于自污,慈仁則憚于賊③人。
恥于自污,則憤不能忍;憚于賊人,其自賊易也。
然世子迹雖見疏,君素知其為人,謗以異謀必不信。
夫人必以夜半泣而訴君,若為譽世子者,而因加誣焉,庶幾說可售④矣。
” 骊姬果夜半而泣,獻公驚問其故,再三不肯言。
獻公迫之,骊姬對曰:“妾雖言之,君必不信也。
妾所以泣者,恐妾不能久侍君為歡耳!”獻公曰:“何出此不祥之言!”骊姬收淚而對曰:“妾聞申生為人,外仁而内忍①。
其在曲沃,甚加惠于民,民樂為之死,其意欲有所用之也。
申生每為人言:君惑于妾,必亂國。
舉朝皆聞之,獨君不聞耳。
毋乃以靖②國之故,而禍及于君。
君何不殺妾,以謝申生,可塞其謀。
勿以一妾亂百姓。
”獻公曰:“申生仁于民,豈反不仁父乎?”骊姬對曰:“妾亦疑之。
然妾聞外人之言曰:匹夫為仁,與在上不同。
匹夫以一愛一親為仁,在上者③以利國為仁。
苟利于國,何親之有?”獻公曰:“彼好潔,不懼惡名乎?”骊姬對曰:“昔幽王不殺宜臼,放之于申。
申侯召犬戎殺幽王于骊山之下,立宜臼為君。
是為平王,為東周始祖。
至于今,幽王之惡益彰,誰複以不潔之名,加之平王者哉?”獻公意悚然,遂披衣起坐,曰:“夫人言是也!若何而可?”骊姬曰:“君不若稱耄④而以國授之。
彼得國而厭其欲,其或可以釋君。
且昔者,曲沃之兼翼,非骨肉乎?武公惟不顧其親,故能有晉。
申生之志,亦猶是也。
君其讓之!”獻公曰:“不可。
我有武與威以臨諸侯。
今當吾身而失國,不可謂武,有子而不勝,不可謂威。
失武與威,人能制我,雖生不如死。
爾勿憂,吾将圖之。
”骊姬曰:“今赤狄臯落氏屢侵吾國,君何不使之将兵伐狄,以觀其能用衆與否也?若其不勝,罪之有名。
若勝,則信得衆矣。
彼恃其功,必有異謀,因而圖之,國人必服。
夫勝敵以靖邊鄙,又以識世子之能否,君何為不使?”獻公曰:“善。
”乃傳令使申生率曲沃之衆,以伐臯落氏。
少傅裡克在朝,谏曰:“太子,君之貳也。
故君行則太子監國。
夫朝夕視膳,太子之職,遠之猶不可,況可使帥師乎?”獻公曰:“申生已屢将兵矣。
”裡克曰:“向者從君于行,今專制①,固不可也。
”獻公仰面而歎曰:“寡人有子九人,尚未定孰為太子,卿勿多言!”裡克嘿然而退,告于狐突。
狐突曰:“危哉乎,公子也!”乃遺書申生,勸使勿戰,戰而勝滋②忌,不如逃之。
申生得書,歎曰:“君之以兵事使我,非好我也,欲測我心耳。
違君之命,我罪大矣。
戰而幸死,猶有令名③。
”乃與臯落大戰于稷桑之地,臯落氏敗走,申生獻捷于獻公。
骊姬曰:“世子果能用衆矣,奈何?”獻公曰:“罪未著也,姑待之。
”狐突料晉國将亂,乃托言痼疾,杜門不出。
時有虞、虢二國,乃是同姓比鄰,唇齒相依,其地皆連晉界。
虢公名醜,好兵而驕,屢侵晉之南鄙④。
邊人告急,獻公謀欲伐虢。
骊姬請曰:“何不更使申生?彼威名素著,士卒為用,可必成功也。
”獻公已人骊姬之言,誠恐申生勝虢之後,益立威難制,躊躇未決,問于大夫荀息曰:“虢可伐乎?”荀息對曰:“虞、虢方睦,吾攻虢,虞必救之。
若移而攻虞,虢又救之。
以一敵二,臣未見其必勝也。
”獻公曰:“然則寡人無如虢何矣!”荀息對曰:“臣聞虢公一婬一于色。
君誠求國中之美一女,教之歌舞,盛其車服,以進于虢,卑詞請平,虢公必喜而受之。
彼耽于聲色,将怠棄政事,疏斥忠良。
我更行賂犬戎,使侵擾虢境,然後乘隙而圖之,虢可滅也。
”獻公用其策,以女樂遺虢,虢公欲受之。
大夫舟之僑谏曰:“此晉所以釣虢也,君奈何吞其餌乎?”虢公不聽,竟許晉平。
自此,日聽一婬一聲,夜接美色,視朝稀疏矣。
舟之僑複谏,虢公怒,使出守下陽之關。
未幾,犬戎貪晉之賂,果侵擾虢境。
兵至渭汭,為虢兵所敗。
犬戎主遂起傾國之師。
虢公恃其前勝,亦率兵拒之,相持于桑田之地。
獻公複問于荀息曰:“今戎、虢相持,寡人可以伐虢否?”荀息對曰:“虞、虢之交未離也。
臣有一策,可以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
”獻公曰:“卿策如何?”荀息曰:“君厚賂虞,而假道以伐虢。
”獻公曰:“吾新與虢成,伐之
隻因申生小心承順,又數将兵②有功,無間可乘。
骊姬乃召優施,告以心腹之事:“今欲廢太子而立奚齊,何策而可?”施曰:“三公子皆在遠鄙,誰敢為夫人難者?”骊姬曰:“三公子年皆強壯,曆事已深,朝中多為之左右,吾未敢動也。
”施曰:“然則當以次去之。
”骊姬曰:“去之孰先?”施曰:“必先申生。
其為人也,慈仁而一精一潔。
一精一潔則恥于自污,慈仁則憚于賊③人。
恥于自污,則憤不能忍;憚于賊人,其自賊易也。
然世子迹雖見疏,君素知其為人,謗以異謀必不信。
夫人必以夜半泣而訴君,若為譽世子者,而因加誣焉,庶幾說可售④矣。
” 骊姬果夜半而泣,獻公驚問其故,再三不肯言。
獻公迫之,骊姬對曰:“妾雖言之,君必不信也。
妾所以泣者,恐妾不能久侍君為歡耳!”獻公曰:“何出此不祥之言!”骊姬收淚而對曰:“妾聞申生為人,外仁而内忍①。
其在曲沃,甚加惠于民,民樂為之死,其意欲有所用之也。
申生每為人言:君惑于妾,必亂國。
舉朝皆聞之,獨君不聞耳。
毋乃以靖②國之故,而禍及于君。
君何不殺妾,以謝申生,可塞其謀。
勿以一妾亂百姓。
”獻公曰:“申生仁于民,豈反不仁父乎?”骊姬對曰:“妾亦疑之。
然妾聞外人之言曰:匹夫為仁,與在上不同。
匹夫以一愛一親為仁,在上者③以利國為仁。
苟利于國,何親之有?”獻公曰:“彼好潔,不懼惡名乎?”骊姬對曰:“昔幽王不殺宜臼,放之于申。
申侯召犬戎殺幽王于骊山之下,立宜臼為君。
是為平王,為東周始祖。
至于今,幽王之惡益彰,誰複以不潔之名,加之平王者哉?”獻公意悚然,遂披衣起坐,曰:“夫人言是也!若何而可?”骊姬曰:“君不若稱耄④而以國授之。
彼得國而厭其欲,其或可以釋君。
且昔者,曲沃之兼翼,非骨肉乎?武公惟不顧其親,故能有晉。
申生之志,亦猶是也。
君其讓之!”獻公曰:“不可。
我有武與威以臨諸侯。
今當吾身而失國,不可謂武,有子而不勝,不可謂威。
失武與威,人能制我,雖生不如死。
爾勿憂,吾将圖之。
”骊姬曰:“今赤狄臯落氏屢侵吾國,君何不使之将兵伐狄,以觀其能用衆與否也?若其不勝,罪之有名。
若勝,則信得衆矣。
彼恃其功,必有異謀,因而圖之,國人必服。
夫勝敵以靖邊鄙,又以識世子之能否,君何為不使?”獻公曰:“善。
”乃傳令使申生率曲沃之衆,以伐臯落氏。
少傅裡克在朝,谏曰:“太子,君之貳也。
故君行則太子監國。
夫朝夕視膳,太子之職,遠之猶不可,況可使帥師乎?”獻公曰:“申生已屢将兵矣。
”裡克曰:“向者從君于行,今專制①,固不可也。
”獻公仰面而歎曰:“寡人有子九人,尚未定孰為太子,卿勿多言!”裡克嘿然而退,告于狐突。
狐突曰:“危哉乎,公子也!”乃遺書申生,勸使勿戰,戰而勝滋②忌,不如逃之。
申生得書,歎曰:“君之以兵事使我,非好我也,欲測我心耳。
違君之命,我罪大矣。
戰而幸死,猶有令名③。
”乃與臯落大戰于稷桑之地,臯落氏敗走,申生獻捷于獻公。
骊姬曰:“世子果能用衆矣,奈何?”獻公曰:“罪未著也,姑待之。
”狐突料晉國将亂,乃托言痼疾,杜門不出。
時有虞、虢二國,乃是同姓比鄰,唇齒相依,其地皆連晉界。
虢公名醜,好兵而驕,屢侵晉之南鄙④。
邊人告急,獻公謀欲伐虢。
骊姬請曰:“何不更使申生?彼威名素著,士卒為用,可必成功也。
”獻公已人骊姬之言,誠恐申生勝虢之後,益立威難制,躊躇未決,問于大夫荀息曰:“虢可伐乎?”荀息對曰:“虞、虢方睦,吾攻虢,虞必救之。
若移而攻虞,虢又救之。
以一敵二,臣未見其必勝也。
”獻公曰:“然則寡人無如虢何矣!”荀息對曰:“臣聞虢公一婬一于色。
君誠求國中之美一女,教之歌舞,盛其車服,以進于虢,卑詞請平,虢公必喜而受之。
彼耽于聲色,将怠棄政事,疏斥忠良。
我更行賂犬戎,使侵擾虢境,然後乘隙而圖之,虢可滅也。
”獻公用其策,以女樂遺虢,虢公欲受之。
大夫舟之僑谏曰:“此晉所以釣虢也,君奈何吞其餌乎?”虢公不聽,竟許晉平。
自此,日聽一婬一聲,夜接美色,視朝稀疏矣。
舟之僑複谏,虢公怒,使出守下陽之關。
未幾,犬戎貪晉之賂,果侵擾虢境。
兵至渭汭,為虢兵所敗。
犬戎主遂起傾國之師。
虢公恃其前勝,亦率兵拒之,相持于桑田之地。
獻公複問于荀息曰:“今戎、虢相持,寡人可以伐虢否?”荀息對曰:“虞、虢之交未離也。
臣有一策,可以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
”獻公曰:“卿策如何?”荀息曰:“君厚賂虞,而假道以伐虢。
”獻公曰:“吾新與虢成,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