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歌扊扅百裡認妻獲陳寶穆公證夢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秦穆公深知百裡奚之才,欲爵為上卿。
百裡奚辭曰:“臣之才,不如臣友蹇叔十倍。
君欲治國家,請任蹇叔而臣佐之。
”穆公曰:“子之才,寡人見之真矣,未聞蹇叔之賢也。
”奚對曰:“蹇叔之賢,豈惟君未之聞,雖齊、宋之人,亦莫之聞也。
然而臣獨知之。
臣嘗出遊于齊,欲委質①于公子無知,蹇叔止臣曰:‘不可。
’臣因去齊,得脫無知之禍。
嗣遊于周,欲委質于王子頹,蹇叔複止臣曰:‘不可。
’臣複去周,得脫子頹之禍。
後臣歸虞,欲委質于虞公,蹇叔又止臣曰:‘不可。
’臣時貧甚,利其爵祿,姑且留事,遂為晉俘。
夫再用其言,以脫于禍,一不用其言,幾至殺身,此其智勝于中人遠矣。
今隐于宋之鳴鹿村,宜速召之。
”穆公乃遣公子絷假作商人,以重币聘蹇叔于宋。
百裡奚另自作書緻意。
公子絷收拾行囊,駕起犢車二乘,徑投鳴鹿村來。
見數人息耕于隴上,相赓②而歌。
歌曰: 山之高兮無攆①,途之濘兮無燭。
相将隴上兮,泉甘而土沃。
勤吾四體兮,分吾五谷。
三時不害兮饔飧足,樂此天命兮無榮辱! 絷在車中,聽其音韻,有絕塵之緻,乃歎謂禦者曰:“古雲‘裡有君子,而鄙俗化。
’今入蹇叔之鄉,其耕者皆有高遁之風,信乎其賢也。
”乃下車,問耕者曰:“蹇叔之居安在?”耕者曰:“子問之何為?”絷曰:“其故人百裡奚有書,托吾緻之。
”耕者指示曰:“前去竹林深處,左泉右石,中間一小茅廬,乃其所也。
”絷拱手稱謝。
複登車,行将半裡,來至其處。
絷舉目觀看,風景果是幽雅。
隴西居士有隐居詩雲: 翠竹林中景最幽,人生此樂更何求? 數方白石堆雲起,一道清泉接澗流; 得趣猿猴堪共樂,忘機②麋鹿可同遊。
紅塵一任漫天去,高卧先生百不憂。
絷停車于草廬之外,使從者叩其柴扉。
有一小童子,啟門而問曰:“佳客何來?”絷曰:“吾訪蹇先生來也。
”童子曰:“吾主不在。
”絷曰:“先生何往?”童子曰:“與鄰叟觀泉于石梁,少頃便回。
”絷不敢輕造其廬,遂坐于石上以待之。
童子将門半掩,自入戶内。
須臾之間,見一大漢,濃眉環眼,方面長身,背負鹿蹄二隻,從田塍西路而來。
絷見其容貌不凡,起身迎之。
那大漢即置鹿蹄于地,與絷施禮。
絷因叩其姓名。
大漢答曰:“某蹇氏,丙名,字白乙。
”絷曰:“蹇叔是君何人?”對曰:“乃某父也。
”絷重複施禮,口稱:“久仰!”大漢曰:“足下何人?到此貴幹?”絷曰:“有故人百裡奚,今仕于秦,有書信托某奉候尊公。
”蹇丙曰:“先生請入草堂少坐,吾父即至矣。
”言畢,推開雙扉,讓公子絷先入。
蹇丙複取鹿蹄負之,至于草堂。
童子收進鹿蹄。
蹇丙又複施禮,分賓主坐定。
公子絷與蹇丙談論些農桑之事,因及武藝。
丙講說甚有次第,絷暗暗稱奇,想道:“有其父方有其子,井伯之薦不虛也。
”獻茶方罷,蹇丙使童子往門首伺候其父。
少頃,童子報曰:“翁歸矣!” 卻說蹇叔與鄰叟二人,肩随而至,見門前有車二乘,駭曰:“吾村中安得有此車耶?”蹇丙趨出門外,先道其故。
蹇叔同二叟進入草堂,各各相見,叙次坐定。
蹇叔曰:“适小兒言吾弟井伯有書,乞以見示!”公子絷遂将百裡奚書信呈上。
蹇叔啟緘觀之。
略曰: 奚不聽兄言,幾蹈虞難。
幸秦君好賢,贖奚于牧豎之中,委以秦政。
奚自量才智不逮①恩兄,舉兄同事。
秦君敬慕若渴,特命大夫公子絷布币奉迎。
惟冀幡然出山,以酬生平未足之志。
如兄戀戀山林,奚亦當棄爵祿,相從于鳴鹿之鄉矣! 蹇叔曰:“井伯何以見知于秦君也?”公子絷将百裡奚為媵逃楚,秦君聞其賢,以五羊皮贖歸始末,叙述一遍。
“今蹇君欲爵以上卿,井伯自言不及先生,必求先生至秦,方敢登仕。
寡君有不腆之币,使絷緻命。
”言訖,即喚左右于車廂中取出征書禮币,排列草堂之中。
鄰叟俱山野農夫,從未見此盛儀,相顧驚駭,謂公子絷曰:“吾等不知貴人至此,有失回避。
”絷曰:“何出此言?寡君望蹇先生之臨,如枯苗望雨。
煩二位老叟相勸一聲,受賜多矣!”二叟謂蹇叔曰:“既邦如此重賢,不可虛貴人來意。
”蹇叔曰:“昔虞公不用井伯,以緻敗亡。
若秦君肯虛心仕賢,一井伯已足。
老夫用世之念久絕,不得相從。
所賜禮币,望乞收回,求大夫善為我辭!”公子絷曰:“若先生不往,井伯亦必不獨留。
”蹇叔沉吟半晌,歎曰:“井伯懷才未試,求仕已久,今适遇明主,吾不得不成其志。
勉為井伯一行,不久仍歸耕于此耳。
”童子報:“鹿蹄已熟。
”蹇叔命取一床一頭新釀,盞之以奉客。
公子絷西席,二叟相陪,瓦杯木箸,賓主勸酬,欣然醉飽。
不覺天色已晚,遂留絷于草堂安宿。
次早,二叟攜樽餞行,依前叙坐。
良久,公子絷誇白乙之才,亦要他同至秦邦。
蹇叔許之。
乃以秦君所贈禮币,分贈二叟,囑咐看觑家間:“此去不久,便再得相叙。
”再吩咐
百裡奚辭曰:“臣之才,不如臣友蹇叔十倍。
君欲治國家,請任蹇叔而臣佐之。
”穆公曰:“子之才,寡人見之真矣,未聞蹇叔之賢也。
”奚對曰:“蹇叔之賢,豈惟君未之聞,雖齊、宋之人,亦莫之聞也。
然而臣獨知之。
臣嘗出遊于齊,欲委質①于公子無知,蹇叔止臣曰:‘不可。
’臣因去齊,得脫無知之禍。
嗣遊于周,欲委質于王子頹,蹇叔複止臣曰:‘不可。
’臣複去周,得脫子頹之禍。
後臣歸虞,欲委質于虞公,蹇叔又止臣曰:‘不可。
’臣時貧甚,利其爵祿,姑且留事,遂為晉俘。
夫再用其言,以脫于禍,一不用其言,幾至殺身,此其智勝于中人遠矣。
今隐于宋之鳴鹿村,宜速召之。
”穆公乃遣公子絷假作商人,以重币聘蹇叔于宋。
百裡奚另自作書緻意。
公子絷收拾行囊,駕起犢車二乘,徑投鳴鹿村來。
見數人息耕于隴上,相赓②而歌。
歌曰: 山之高兮無攆①,途之濘兮無燭。
相将隴上兮,泉甘而土沃。
勤吾四體兮,分吾五谷。
三時不害兮饔飧足,樂此天命兮無榮辱! 絷在車中,聽其音韻,有絕塵之緻,乃歎謂禦者曰:“古雲‘裡有君子,而鄙俗化。
’今入蹇叔之鄉,其耕者皆有高遁之風,信乎其賢也。
”乃下車,問耕者曰:“蹇叔之居安在?”耕者曰:“子問之何為?”絷曰:“其故人百裡奚有書,托吾緻之。
”耕者指示曰:“前去竹林深處,左泉右石,中間一小茅廬,乃其所也。
”絷拱手稱謝。
複登車,行将半裡,來至其處。
絷舉目觀看,風景果是幽雅。
隴西居士有隐居詩雲: 翠竹林中景最幽,人生此樂更何求? 數方白石堆雲起,一道清泉接澗流; 得趣猿猴堪共樂,忘機②麋鹿可同遊。
紅塵一任漫天去,高卧先生百不憂。
絷停車于草廬之外,使從者叩其柴扉。
有一小童子,啟門而問曰:“佳客何來?”絷曰:“吾訪蹇先生來也。
”童子曰:“吾主不在。
”絷曰:“先生何往?”童子曰:“與鄰叟觀泉于石梁,少頃便回。
”絷不敢輕造其廬,遂坐于石上以待之。
童子将門半掩,自入戶内。
須臾之間,見一大漢,濃眉環眼,方面長身,背負鹿蹄二隻,從田塍西路而來。
絷見其容貌不凡,起身迎之。
那大漢即置鹿蹄于地,與絷施禮。
絷因叩其姓名。
大漢答曰:“某蹇氏,丙名,字白乙。
”絷曰:“蹇叔是君何人?”對曰:“乃某父也。
”絷重複施禮,口稱:“久仰!”大漢曰:“足下何人?到此貴幹?”絷曰:“有故人百裡奚,今仕于秦,有書信托某奉候尊公。
”蹇丙曰:“先生請入草堂少坐,吾父即至矣。
”言畢,推開雙扉,讓公子絷先入。
蹇丙複取鹿蹄負之,至于草堂。
童子收進鹿蹄。
蹇丙又複施禮,分賓主坐定。
公子絷與蹇丙談論些農桑之事,因及武藝。
丙講說甚有次第,絷暗暗稱奇,想道:“有其父方有其子,井伯之薦不虛也。
”獻茶方罷,蹇丙使童子往門首伺候其父。
少頃,童子報曰:“翁歸矣!” 卻說蹇叔與鄰叟二人,肩随而至,見門前有車二乘,駭曰:“吾村中安得有此車耶?”蹇丙趨出門外,先道其故。
蹇叔同二叟進入草堂,各各相見,叙次坐定。
蹇叔曰:“适小兒言吾弟井伯有書,乞以見示!”公子絷遂将百裡奚書信呈上。
蹇叔啟緘觀之。
略曰: 奚不聽兄言,幾蹈虞難。
幸秦君好賢,贖奚于牧豎之中,委以秦政。
奚自量才智不逮①恩兄,舉兄同事。
秦君敬慕若渴,特命大夫公子絷布币奉迎。
惟冀幡然出山,以酬生平未足之志。
如兄戀戀山林,奚亦當棄爵祿,相從于鳴鹿之鄉矣! 蹇叔曰:“井伯何以見知于秦君也?”公子絷将百裡奚為媵逃楚,秦君聞其賢,以五羊皮贖歸始末,叙述一遍。
“今蹇君欲爵以上卿,井伯自言不及先生,必求先生至秦,方敢登仕。
寡君有不腆之币,使絷緻命。
”言訖,即喚左右于車廂中取出征書禮币,排列草堂之中。
鄰叟俱山野農夫,從未見此盛儀,相顧驚駭,謂公子絷曰:“吾等不知貴人至此,有失回避。
”絷曰:“何出此言?寡君望蹇先生之臨,如枯苗望雨。
煩二位老叟相勸一聲,受賜多矣!”二叟謂蹇叔曰:“既邦如此重賢,不可虛貴人來意。
”蹇叔曰:“昔虞公不用井伯,以緻敗亡。
若秦君肯虛心仕賢,一井伯已足。
老夫用世之念久絕,不得相從。
所賜禮币,望乞收回,求大夫善為我辭!”公子絷曰:“若先生不往,井伯亦必不獨留。
”蹇叔沉吟半晌,歎曰:“井伯懷才未試,求仕已久,今适遇明主,吾不得不成其志。
勉為井伯一行,不久仍歸耕于此耳。
”童子報:“鹿蹄已熟。
”蹇叔命取一床一頭新釀,盞之以奉客。
公子絷西席,二叟相陪,瓦杯木箸,賓主勸酬,欣然醉飽。
不覺天色已晚,遂留絷于草堂安宿。
次早,二叟攜樽餞行,依前叙坐。
良久,公子絷誇白乙之才,亦要他同至秦邦。
蹇叔許之。
乃以秦君所贈禮币,分贈二叟,囑咐看觑家間:“此去不久,便再得相叙。
”再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