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衛懿公好鶴亡國齊桓公興兵伐楚

關燈
伐楚。

     明年,為周惠王之十三年,春正月元旦,齊桓公朝賀已畢,便議讨蔡一事。

    命管仲為大将,率領隰朋、賓須無、鮑叔牙、公子開方、豎人貂等,出車三百乘,甲士萬人,分隊進發。

    太史奏:“七日出軍上吉。

    ”豎貂請先率一軍,潛行掠蔡,就會集各國車馬。

    桓公許之。

    蔡人恃①楚,全不設備。

    直待齊兵到時,方才斂②兵設守。

    豎貂在城下耀武揚威,喝令攻城,至夜方退。

    蔡穆公認得是豎貂。

    先年在齊宮曾伏侍蔡姬,受其恩惠。

    蔡姬退回,又是他送去的,曉得是宵小之輩。

    乃于夜深,使人密送金帛一車,求其緩兵。

    豎貂受了,遂私将齊侯糾合七路諸侯,先侵蔡,後伐楚,一段③軍機,備細洩漏于蔡:“不日各國軍到,将蔡城蹂為平地,不如及早逃遁為上。

    ”使者回報,蔡侯大驚。

    當夜率領宮眷,開門出奔楚國。

    百姓無主,即時潰散,豎貂自以為功,飛報齊侯去訖。

     卻說蔡侯至楚,見了成王,備述豎貂之語。

    成王方省齊謀,傳令簡閱④兵車,準備戰守,一面撤回鬥章伐鄭之兵。

    數日後,齊侯兵至上蔡。

    豎貂谒見已畢。

    七路諸侯陸續俱到,一個個躬率車徒,前來助戰,軍威甚壯。

    那七路?宋桓公禦說,魯僖公申,陳宣公杵臼,衛文公毀,鄭文公捷,曹昭公班,許穆公新臣。

    連主伯齊桓公小白,共是八位。

    内許穆公抱病,力疾率師先到蔡地。

    桓公嘉其勞,使序于曹伯之上。

    是夜,許穆公薨。

    齊侯留蔡三日,為之發喪。

    命許國以侯禮葬之。

    七國之師,望南而進,直達楚界。

    隻見界上,早有一人衣冠整肅,停車道左,磬折而言曰:“來者可是齊侯?可傳言楚國使臣奉候久矣。

    ”那人姓屈名完,乃楚之公族,官拜大夫。

    今奉楚王之命為行人,使于齊師。

    桓公曰:“楚人何以預知吾軍之至也?”管仲曰:“此必有人漏洩消息。

    既彼遣使,必有所陳。

    臣當以大義責之,使彼自愧屈,可不戰而降矣。

    ”管仲亦乘車而出,與屈完車上拱手。

    屈完開言曰:“寡君聞上國車徒,辱于敝邑,使下臣完緻命。

    寡君①命使臣辭曰:‘齊、楚各君其國。

    齊居于北海,楚近于南海,雖風馬牛不相及也。

    不知君何以涉于吾地?’敢請其故?”管仲對曰:“昔周成王封吾先君太公于齊,使召康公賜之命,辭曰:‘五侯九伯,汝世掌征伐,以夾輔周室。

    其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凡有不共王職,汝勿赦宥。

    ’自周室東遷,諸侯放恣,寡君奉命主盟,修複先業。

    爾楚國于南荊,當歲貢包茅,以助王祭。

    自爾缺貢,無以縮酒②寡人是征③。

    且昭王南征④而不返,亦爾故也。

    爾其何辭?”屈完對曰:“周失其綱,朝貢廢缺,天下皆然,豈惟南荊?雖然,包茅不入,寡君知罪矣。

    敢不共給,以承君命!若夫昭王不返,惟膠舟之故,君其問諸水濱,寡君不敢任咎。

    完将複于寡君。

    ”言畢,麾車而退。

    管仲告桓公曰:“楚人倔強,未可以口舌屈也,宜進一逼一之。

    ”乃傳令八軍同發,直至陉山。

    離漢水不遠,管仲下令:“就此屯劄,不可前行!”諸侯皆曰:“兵已深入,何不濟漢,決一死戰,而逗留于此?”管仲曰:“楚既遣使,必然有備,兵鋒一交,不可複解。

    今吾頓⑤兵此地,遙張其勢,楚懼吾之衆,将複遣使,吾因取成焉。

    以讨楚出,以服楚歸,不亦可乎?”諸侯猶未深信,議論紛紛不一。

     卻說楚成王已拜鬥子文為大将,搜甲厲兵,屯于漢南。

    隻等諸侯濟①漢,便來邀擊。

    諜報:“八國之兵,屯駐陉地。

    ”子文進曰:“管仲知兵,不萬全不發。

    今以八國之衆,逗留不進,是必有謀。

    當遣使再往,探其強弱,察其意向,或戰或和,決計未晚。

    ”成王曰:“此番何人可使?”子文曰:“屈完既與夷吾識面,宜再遣之。

    ” 屈完奏曰:“缺貢包茅,臣前承其咎矣。

    君若請盟,臣當勉行,以解兩國之紛。

    若欲請戰,别遣能者。

    ”成王曰:“戰盟任卿自裁,寡人不汝制也。

    ”屈完乃再至齊軍。

    畢竟齊楚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解: ①般樂:玩樂。

     ②脩:修,長。

     ③髀:大一腿。

     ①橫:兇猛。

    交肆其橫:交互侵虐。

     ②弦:弓上之繩。

    此意為兵。

     ①敝:棄。

     ②聘:和好。

    謝:道歉。

     ③玦:玉器。

     ①撄:靠近。

     ②瞿瞿:驚恐四顧。

     ③苟:假如 ④白:告訴。

     ①籍:文獻,如戶籍。

     ②反役:返回。

    役,勞累,或從人。

     ③命:受命。

     ①具:完備 ②赙:以财幫助辦喪事。

     ①遜:不如。

     ①牣:滿。

     ②畚:畚;锸:鍬。

    農具。

     ③瓊琚、瓊瑤、瓊玖:美玉。

     ①成:平定,投降。

     ①蕞爾:小。

    小一柄一。

     ②識:記住。

     ③壁:一邊。

     ①恃:依靠。

     ②斂:收集。

     ③段:階段。

     ④簡閱:檢查挑選。

     ①君:主宰,統治。

     ②縮酒:放酒。

     ③征:讨伐。

     ④昭王南征,淹死漢水:屈完說周昭王之死,你去問漢水。

     ⑤頓:屯。

     ①濟: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