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楚熊通僭号稱王鄭祭足被脅立庶

關燈
話說陳桓公之庶子名躍,系蔡姬所出,蔡侯封人之甥也。

    因陳、蔡之兵,一同伐鄭,陳國是大夫伯爰諸為将,蔡國是蔡侯之弟蔡季為将。

    蔡季向伯爰諸私問陳事。

    伯爰諸曰:“新君佗雖然篡立,然人心不服,又一性一好田獵,每每微服從禽于郊外,不恤國政。

    将來國中必然有變。

    ”蔡季曰:“何不讨其罪而戮之?”伯爰諸曰:“心非不欲,恨力不逮耳!”及周王兵敗,三國之師各回本國。

    蔡季将伯爰諸所言,奏聞蔡侯。

    蔡侯曰:“太子免既死,次當吾甥即位。

    佗乃篡弑之賊,豈容久竊富貴耶?”蔡季奏曰:“佗好獵,俟其出,可襲而弑也。

    ”蔡侯以為然。

    乃密遣蔡季率兵車百乘,待于界口,隻等逆佗出獵,便往襲之。

    蔡季遣諜打探,回報:“陳君三日前出獵,見屯界口。

    ”蔡季曰:“吾計成矣。

    ”乃将車馬分為十隊,都扮作獵人模樣,一路打圍前去。

    正遇陳君隊中射倒一鹿,蔡季馳車奪之。

    陳君怒,輕身來擒蔡季。

    季回車便走,陳君招引車徒趕來。

    隻聽得金鑼一聲響亮,十隊獵人,一齊上前,将陳君拿住。

    蔡季大叫道:“吾非别人,乃蔡侯親弟蔡季是也。

    因汝國逆佗弑君,奉吾兄之命,來此讨賊。

    止誅一人,餘俱不問。

    ”衆人俱拜伏于地,蔡季一一撫一慰。

    言:“故君之子躍,是我蔡侯外甥,今扶立為君,何如?”衆人齊聲答曰:“如此甚合公心,某等情願前導。

    ”蔡季将逆佗即時枭首,懸頭于車上,長驅入陳。

    在先跟随陳君出獵的一班人衆,為之開路,表明蔡人讨賊立君之意。

    于是市井不驚,百姓歡呼載道。

    蔡季至陳,命以逆佗之首,祭于陳桓公之廟,擁立公子躍為君,是為厲公。

    此周桓王十四年之事也。

    公子佗篡位,才一年零六個月,為此須臾富貴,甘受萬載惡名,豈不愚哉!有詩為證: 弑君指望千年貴,一婬一獵誰知一旦誅! 若是兇人無顯戮,亂臣賊子定紛如。

     陳自公子躍即位,與蔡甚睦,數年無事。

    這段話繳①過不提。

     且說南方之國曰楚,芈姓,子爵。

    出自颛顼帝孫重黎,為高辛氏火正之官,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

    重黎死,其弟吳回嗣為祝融。

    生子陸終,娶鬼方國君之女,得孕懷十一年。

    開左脅,生下三子;又開右脅,複生下三子。

    長曰樊,己姓,封于衛墟,為夏伯,湯伐桀滅之。

    次曰參胡,董姓,封于韓墟,周時為胡國,後滅于楚。

    三曰彭祖,彭姓,封于韓墟,為商伯,商末始亡。

    四曰會人,妐姓,封于鄭墟。

    五曰安,曹姓,封于邾墟。

    六曰季連。

    芈姓,乃季連之苗裔。

    有名鬻熊者,博學有道,周文王、武王俱師之。

    後世以熊為氏。

    成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得鬻熊之曾孫熊繹,封于荊蠻,胙以子男之田,都于丹陽。

    五傳到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僭号稱王。

    周厲王暴虐,熊渠畏其侵伐,去王号不敢稱。

    又八傳至于熊儀,是為若敖。

    又再傳至熊峋,是為眴冒。

    眴冒卒,其弟熊通,弑眴冒之子而自立。

    熊通強一暴好戰,有僭号稱王之志;見諸侯戴周,朝聃不絕,以此猶懷觀望。

     及周桓王兵敗于鄭,熊通益無忌憚,僭謀遂決。

    令尹鬥伯比進曰:“楚去王号已久,今欲複稱,恐駭觀聽。

    必先以威力制一服諸侯方可。

    ”熊通曰:“其道如何?”伯比對曰:“漢東之國,惟随為大。

    君姑以兵臨随,而遣使求成焉。

    随服,則漢淮諸國,無不順矣。

    ”熊通從之,乃親率大軍,屯于瑕。

    遣大夫薳章,求成于随。

    随有一賢臣,名曰季梁,又有一谀臣,名曰少師。

    随侯喜谀而疏資,所以少師有一寵一。

    及楚使至随,随侯召二臣問之。

    季梁奏曰:“楚強随弱,今來求志,其心不可測也。

    姑外為應承,而内修備禦,方保無虞。

    ”少師曰:“臣請奉成約,往探楚軍。

    ”随侯乃使少師至瑕,與楚結盟。

    鬥伯比聞少師将至,奏熊通曰:“臣聞少師乃淺近之徒,以谀得一寵一。

    今奉使來此探吾虛實,宜藏其壯銳,以老弱示之。

    彼将輕我,其氣必驕。

    驕必急,然後我可以得志。

    ”大夫熊率比曰:“季梁在彼,何益于事?”伯比曰:“非為今日,吾以圖其後也。

    ”熊通從其計。

    少師入楚營,左右瞻視,見戈甲朽敝,人或老或弱,不堪戰鬥,遂有矜高之色。

    謂熊通曰:“吾兩國各守疆宇,不識上國之求成何意?”熊通謬應曰:“敝邑連年荒歉,百姓疲羸。

    誠恐小一柄一合一黨一為梗①,故欲與上國約為兄弟,為唇齒之援耳。

    ”少師對曰:“漢東小一柄一,皆敝邑号令所及,君不必慮也。

    ”熊通遂與少師結盟。

    少師行後,熊通傳令班師。

     少師還見随侯,述楚軍羸弱之狀:“幸而得盟,即刻班師,其懼我甚矣!願假臣偏師追襲之,縱不能悉俘以歸,亦可掠取其半,使楚今後不敢正眼視随。

    ”随侯以為然,方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