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龍火(上)
關燈
小
中
大
事件,周穆王筵神盂的紋飾上也同樣記錄了重大曆史事件,古人說“歸墟”是天地間的深淵,天下之水不論是江河湖海,最後都要彙入歸墟,卻用遠也填不滿,它的位置在東海,這并不準确,我看實際上很可能是指南海的海眼,周穆王筵神盂上記載了在南海的盡頭,有一個被稱為歸墟之國的地方,現在比較通用的稱呼是恨天之國,恨天氏掌握着龍火的秘密,周天子派史者前去,希望能借龍火鑄造天鼎,周穆王筵神盂就是為此所鑄。
由此可見南海确有龍火存在,隻不過現代學者還沒有揭開這層神秘曆史的面紗,無法探明龍火的真相,關于恨天氏的記載在曆史上也隻有隻言片語,直到現在,始終沒能發現這一文明的遺迹,甚至連這個部族是否存在過,至今也仍在争論不清,有人推測由于地質變動緣故,恨天之國的遺迹都被淹在海底了,而後來一再被人提及,在珊瑚螺旋所目睹的海底陰火,很可能就是恨天文化曾經存在過的區域。
陳教授掰開揉碎地說了半天,我總算聽明白了,天下龍脈俱從昆侖而來,唯有南龍一支,起自峨眉,并江而東,向南沒入海鹽諸山而進海,随後又在海底化為九支十三脈,龍火處為南龍兩條支脈環合之地,沉船的地方大概就在那裡,那片海域雖然有深淵般的海溝交錯,但底下大部分都是珊瑚礁,如果船真的沉到那裡,很可能不會沉得太深,打撈起來不會過于困難,難的是海底複雜的地形以及惡劣的海上環境,使得傳統地探測方法失去了用武之地,想來想去,也隻有利用風水秘術中對南龍一脈的描述,找到那僅在偶爾可見的海底陰火源頭,然後以此為中心,在附近展開地毯式的搜索來尋找沉船。
珊瑚螺旋海域顧名思義,海底地形複雜得就如同旋渦,而且海面上一年四季風暴不斷,潮汐幅度變幻莫測,現在已經有許多人盯上了那艘沉船,因為是三不管海域,按照國際公約,撈到的東西完全歸申報人所有,再不盡快去沉船裡找到秦王照骨鏡,這件稀世國寶便又要流失海外了。
基于這些原因,陳教授希望我能配合專業打撈隊去找到那艘沉船,能夠準确地尋找海底龍火,也隻有摸金校尉上觀天星,下查地脈的辦法最為實用,除此而外不做他想,陳教授最後說:“我這輩子就這麼過去了,辛辛苦苦鑽研了幾十年,但都啃的是書本上的死東西,臨老都沒能有什麼獨到的創建,所以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要說真刀真槍的做一番大事業,還得指望你們這些真正有本事的人,我沒别的心願了,臨死前看到找回秦王照骨鏡就能閉上眼了。
” 我聽陳教授言辭懇切,他要是有别的辦法,也不用來找我們了,按理說既然是他的事情,我當然不會推辭,可難就難在胖子和大金牙身上了。
由此可見南海确有龍火存在,隻不過現代學者還沒有揭開這層神秘曆史的面紗,無法探明龍火的真相,關于恨天氏的記載在曆史上也隻有隻言片語,直到現在,始終沒能發現這一文明的遺迹,甚至連這個部族是否存在過,至今也仍在争論不清,有人推測由于地質變動緣故,恨天之國的遺迹都被淹在海底了,而後來一再被人提及,在珊瑚螺旋所目睹的海底陰火,很可能就是恨天文化曾經存在過的區域。
陳教授掰開揉碎地說了半天,我總算聽明白了,天下龍脈俱從昆侖而來,唯有南龍一支,起自峨眉,并江而東,向南沒入海鹽諸山而進海,随後又在海底化為九支十三脈,龍火處為南龍兩條支脈環合之地,沉船的地方大概就在那裡,那片海域雖然有深淵般的海溝交錯,但底下大部分都是珊瑚礁,如果船真的沉到那裡,很可能不會沉得太深,打撈起來不會過于困難,難的是海底複雜的地形以及惡劣的海上環境,使得傳統地探測方法失去了用武之地,想來想去,也隻有利用風水秘術中對南龍一脈的描述,找到那僅在偶爾可見的海底陰火源頭,然後以此為中心,在附近展開地毯式的搜索來尋找沉船。
珊瑚螺旋海域顧名思義,海底地形複雜得就如同旋渦,而且海面上一年四季風暴不斷,潮汐幅度變幻莫測,現在已經有許多人盯上了那艘沉船,因為是三不管海域,按照國際公約,撈到的東西完全歸申報人所有,再不盡快去沉船裡找到秦王照骨鏡,這件稀世國寶便又要流失海外了。
基于這些原因,陳教授希望我能配合專業打撈隊去找到那艘沉船,能夠準确地尋找海底龍火,也隻有摸金校尉上觀天星,下查地脈的辦法最為實用,除此而外不做他想,陳教授最後說:“我這輩子就這麼過去了,辛辛苦苦鑽研了幾十年,但都啃的是書本上的死東西,臨老都沒能有什麼獨到的創建,所以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要說真刀真槍的做一番大事業,還得指望你們這些真正有本事的人,我沒别的心願了,臨死前看到找回秦王照骨鏡就能閉上眼了。
” 我聽陳教授言辭懇切,他要是有别的辦法,也不用來找我們了,按理說既然是他的事情,我當然不會推辭,可難就難在胖子和大金牙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