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卷 福祿壽三星度世
關燈
小
中
大
欲學為仙說與賢,長生不死是虛傳。
少貪色欲身康健,心不瞞人便是仙。
說這四句詩,單說一個官人,二十年燈窗用心,苦志勤學,誰知時也,運也,命也,連舉不第,沒分做官,有分做仙去。
這大宋第三帝主,乃是真宗皇帝。
景德四年秋八月中,這個官人水鄉為活,捕魚為生。
捕魚有四般:攀矰者仰,鳴榔者鬧,垂釣者靜,撒網者舞。
這個官人,在一座州,謂之江州,軍号定江軍。
去這江州東門,謂之九江門外,一條江,随地呼為浔陽江:萬裡長江水似傾,東連大海若雷鳴。
一江護國清泠水,不請衣糧百萬兵。
這官人于八月十四夜,解放漁船,用棹竿掉開,至江中。
水光月色,上下相照。
這官人用手拿起網來,就江心一撒,連撒三網,一鱗不獲。
隻聽得有人叫道:“劉本道,劉本道,大丈夫不進取光顯,何故捕魚而堕志?”那官人吃一驚,連名道姓,叫得好親。
收了網四下看時,不見一人。
再将網起來撒,又有人叫。
四顧又不見人。
似此三番,當夜不曾捕魚,使船傍岸。
到明日十五夜,再使船到江心,又有人連名道姓,叫“劉本道”。
本道焦躁,放下網聽時,是後面有人叫。
使船到後看時,其聲從蘆葦中出。
及至尋入蘆葦之中,并無一人。
卻不作怪!使出江心舉網再撒,約莫網重,收網起來看時,本道又驚又喜,打得一尾赤梢金色鯉魚,約長五尺。
本道道謝天地,來日将入城去賣,有三五日糧食。
将船傍岸,纜住鯉魚,放在船闆底下,活水養着。
待欲将身入艙内解衣睡,覺肚中又饑又渴。
看船中時,别無止饑止渴的物。
怎的好?番來複去,思量去那江岸上,有個開村酒店張大公家,買些酒吃才好。
就船中取一個盛酒的葫蘆上岸來。
左脅下挾着棹竿,右手提着葫蘆,乘着月色,沿江而走。
肚裡思量:“知他張大公睡也未睡?未睡時,叫開門,沽些酒吃;睡了時,隻得忍饑渴睡一夜。
” 迤遈行來,約離船邊半裡多路,見一簇人家。
這裡便是張大公家。
到他門前,打一望裡面有燈也無,但見張大公家有燈。
怎見得?有隻詞名《西江月》,單詠着這燈花:零落不因春雨,吹殘豈藉東風。
結成一朵自然紅,費盡工夫怎種?有焰難藏粉蝶,生花不惹遊蜂。
更鬧人靜畫堂中,曾伴玉人春夢。
本道見張大公家有燈,叫道:“我來問公公沽些酒吃。
公公睡了便休,未睡時,可沽些與我。
”張大公道:“老漢未睡。
” 開了門,問劉官人讨了葫蘆,問了升數,入去盛将出來,道:“酒便有,卻是冷酒。
”本道說與公公:“今夜無錢,來日賣了魚,卻把錢來還。
”張大公道:“妨甚事。
”張大公關了門。
本道挾着棹竿,提着葫蘆,
少貪色欲身康健,心不瞞人便是仙。
說這四句詩,單說一個官人,二十年燈窗用心,苦志勤學,誰知時也,運也,命也,連舉不第,沒分做官,有分做仙去。
這大宋第三帝主,乃是真宗皇帝。
景德四年秋八月中,這個官人水鄉為活,捕魚為生。
捕魚有四般:攀矰者仰,鳴榔者鬧,垂釣者靜,撒網者舞。
這個官人,在一座州,謂之江州,軍号定江軍。
去這江州東門,謂之九江門外,一條江,随地呼為浔陽江:萬裡長江水似傾,東連大海若雷鳴。
一江護國清泠水,不請衣糧百萬兵。
這官人于八月十四夜,解放漁船,用棹竿掉開,至江中。
水光月色,上下相照。
這官人用手拿起網來,就江心一撒,連撒三網,一鱗不獲。
隻聽得有人叫道:“劉本道,劉本道,大丈夫不進取光顯,何故捕魚而堕志?”那官人吃一驚,連名道姓,叫得好親。
收了網四下看時,不見一人。
再将網起來撒,又有人叫。
四顧又不見人。
似此三番,當夜不曾捕魚,使船傍岸。
到明日十五夜,再使船到江心,又有人連名道姓,叫“劉本道”。
本道焦躁,放下網聽時,是後面有人叫。
使船到後看時,其聲從蘆葦中出。
及至尋入蘆葦之中,并無一人。
卻不作怪!使出江心舉網再撒,約莫網重,收網起來看時,本道又驚又喜,打得一尾赤梢金色鯉魚,約長五尺。
本道道謝天地,來日将入城去賣,有三五日糧食。
将船傍岸,纜住鯉魚,放在船闆底下,活水養着。
待欲将身入艙内解衣睡,覺肚中又饑又渴。
看船中時,别無止饑止渴的物。
怎的好?番來複去,思量去那江岸上,有個開村酒店張大公家,買些酒吃才好。
就船中取一個盛酒的葫蘆上岸來。
左脅下挾着棹竿,右手提着葫蘆,乘着月色,沿江而走。
肚裡思量:“知他張大公睡也未睡?未睡時,叫開門,沽些酒吃;睡了時,隻得忍饑渴睡一夜。
” 迤遈行來,約離船邊半裡多路,見一簇人家。
這裡便是張大公家。
到他門前,打一望裡面有燈也無,但見張大公家有燈。
怎見得?有隻詞名《西江月》,單詠着這燈花:零落不因春雨,吹殘豈藉東風。
結成一朵自然紅,費盡工夫怎種?有焰難藏粉蝶,生花不惹遊蜂。
更鬧人靜畫堂中,曾伴玉人春夢。
本道見張大公家有燈,叫道:“我來問公公沽些酒吃。
公公睡了便休,未睡時,可沽些與我。
”張大公道:“老漢未睡。
” 開了門,問劉官人讨了葫蘆,問了升數,入去盛将出來,道:“酒便有,卻是冷酒。
”本道說與公公:“今夜無錢,來日賣了魚,卻把錢來還。
”張大公道:“妨甚事。
”張大公關了門。
本道挾着棹竿,提着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