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蘇知縣羅衫再合

關燈
同夫人鄭氏,帶了蘇勝夫妻二人,伏事登途,到張家灣地方。

    蘇勝禀道,“此去是水路,該用船隻,偶有順便回頭的官座,老爺坐去穩便/蘇知縣道:“甚好。

    ”原來坐船有個規矩,但是順便回家,不論客貨私貨,都裝載得滿滿的,卻去攬一位官人乘坐,借其名号,免他一路稅課,不要鄧官人的船錢,反出幾十兩銀子送他,為孝順之禮,謂之坐艙錢。

    蘇知縣是個老實的人;何曾曉得恁樣規矩,聞說不要他船錢,已自勾了,還想甚麼坐艙錢。

    那蘇勝私下得了他四五兩銀子佰錢,喜出望外,從旁樟掇。

    蘇知縣同家小下了官艙。

    一路都是下水,渡了黃河,過了揚州廣陵驿,将近儀真。

    因船是年遠的,又帶貨大章,發起漏來,滿船人都慌了。

    蘇知縣叫炔快攏岸,一明寸問将家眷和行李都搬上岸來。

    隻因搬這一番,有分教:蘇知縣全家受禍。

    正合着二句古語,道是:漫藏海盜,冶客海淫。

     卻說儀真縣有個慣做私商的人,姓徐,名能,在五壩上街居住。

    久攬山東王尚書府中一隻大客船,裝載客人,南來北往,每年納還船租銀兩。

    他合着一班水子,叫做趙三翁鼻涕、楊辣嘴、範剝皮、沈胡子,這一班都不是個但善之輩。

    又有一房家人,叫做姚大。

    時常攬廠載,約莫有些油水看得人眼時,半夜三更悄地将船移動,到僻靜去處,把客人謀害,劫了财帛。

    如此十餘年,徐能也做廠些家事。

    這些夥汁,一個個羹香似熟,飽食暖衣,正所謂“為富下仁,為仁不富。

    ”你道徐能是儀真縣人,如何卻攬山東工尚書府中的船隻?況且私商起家十金,自家難道打不起一隻船?是有個緣故,玉尚書初任南京為官,曾在揚州娶了一位小奶奶,後來小奶奶父母卻移家于儀真居住,王尚書時常周給。

    後因路遙不便,打這隻船與他,教他賃租用度。

    船上豎的是山東王尚書府的水牌,下水時,就是徐能包攬去了。

    徐能因為做那私商的道路,到下好用自家的船,要借尚書府的名色,又有勢頭,人又不疑心他,所以一向下緻敗露。

     今日也是蘇知縣合當有事,恰好侍能的船空閑在家。

    徐能正在岸上尋主顧,聽說官船發漏,忙走來看,看見皿上許多箱籠囊筐,心中早有七分動人。

    結未又走個嬌嬌滴滴少年美貌的奶奶上來,徐能是個貪财好色的都頭,不覺心窩發癢,眼睛裡迸出人來。

    又見蘇勝搬運行李,料是仆人,在人叢中将蘇勝背後衣袂一扯。

    蘇勝回頭,徐能陪個笑肚問道:“是那裡去的考爺,莫非要換船麼?”蘇勝道:“家老爺是新科進土,選了蘭溪縣知縣,如今去到任,因船發了漏,權時上岸,若就有個好船換得,省得又落主人家/徐能指着河裡道:“這山東王尚書府中水牌在上的,就是小人的船,新修整得好,又堅固又幹淨。

    慣走浙直水路,水手又都是得力的。

    今晚若下船時,明早祭了神福,等一陣順風,不幾日就吹到了。

    ”蘇勝歡喜,便将這話莫知家主。

    蘇知縣叫蘇勝先去看了艙口,就議定了船錢。

    因家眷在上,下許搭載一人。

    徐能俱依允了。

    當下先秤了一半船錢,那一半直待到縣時找足。

    蘇知縣家眷行李重複移下了船。

    徐能慌忙去尋那一班下做好事的幫手,趙三等都齊了,隻有翁範二人下到。

    買了神福,正要開船,岸上又有一個漢子跳下船來道:“我也相幫你們去!”侍能看見,呆了半晌。

    原來徐能有一個兄弟,叫做徐用,班中都稱為徐大哥,徐二哥。

    真個是“有性善有性下善”,徐能慣做私商,徐用偏好善。

    但是徐用在船上,徐能要動手腳,往往被兄弟阻住,十遍到有八九遍做不成,所以今日徐能瞞了兄弟下去叫他。

    那棟用卻自有心,聽得說有個少年知縣換船到任,寫了哥子的船,又見哥哥去喚這一班如狼似虎的人,下對他說,心下有些疑惑,故意要來船上相幫。

    徐能卻怕兄弟阻擋他這番穩善的生意,心中嘿嘿不喜。

    正是:注渭自分清共濁,甭獲不混臭和香。

     卻說蘇知縣臨欲開船,又見一個漢子趕将下來,心中到有些疑慮,隻道是趁船的,叫蘇勝:“你問那方才來的是甚麼人屍蘇勝去問了來,回複道:”船頭叫做徐能,方才來的叫做徐用,就是徐能的親弟。

    ”蘇知縣想道,“這便是一家了/是日開船,約有數裡,徐能就将船泊岸,說道:“風還不順,衆弟兄且吃神福酒。

    ”徐能飲酒中間,隻推出恭上岸,招兄弟作用對他說道:“我看蘇知縣行李沉重,不下幹金,跟随的又止一房家人,這場好買賣不可挫過,你卻不要阻擋我。

    ”徐用道:“哥哥,此事斷然不可!他若任所回來,盈囊滿芭,必是畝贓所緻,下義之财,取之無礙。

    如今方才赴任,不過家中帶來幾兩盤費,那有千金?況且少年科甲;也是天上一位墾宿,哥哥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後來必然懊悔。

    ”待能道:“财采到不打緊,還有一事,好一個标緻奶奶!你哥正死了嫂嫂,房中沒有個得意掌家的,這是天付姻緣,兄弟這番須作成做哥的則個!”徐用又道:“從來‘相女配夫,既是奶奶,必然也是宦家之女,把他好夫好婦拆散了,強逼他成親,到底也下和順,此事一發不可。

    ”這裡兄弟二人正在卿卿吵吱,船艄上趙三望見了,正不知他商議甚事,一跳跳上岸來,徐用見趙三上岸,洋洋的到走開了。

    趙三間徐能:“适才與二哥說甚麼?”徐能附耳述了一遍。

    趙三道:“既然二哥下從,到不要與他說了,隻消兄弟一人便與你完成其事。

    今夜須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徐能大喜道:“下在叫做趙一刀。

    ”原來趙三為人粗暴,動下動白誇道:“我是一刀兩段的性子,不學那粘皮帶骨。

    ”固此起個異名,叫做趙一刀。

    當下衆人飲酒散了,權時歇息。

    看看天晚,蘇知縣夫婦都睡了,約至一更時分,聞得船上起身,收拾篷索。

    叫蘇勝問時,說道:“江船全靠順風,趁這一夜鳳使去,明早便到南京了。

    老爺們睡穩莫要開口,等我自行。

    ”那蘇知縣是北方人,不知水面的勾當。

    聽得這話,就不問他了。

     卻說徐能撐開船頭,見風色不順,正中其意,拽起滿篷,倒使轉向黃夭蕩去。

    那黃天蕩是極野去處,船到蕩中,四望無際。

    姚大便去抛鐵錨,楊辣嘴把定頭艙門口,沈胡子守舵,趙三當先提着一口潑風刀,徐能手執闆斧随後,隻不叫徐用一人。

    卻說蘇勝打鋪睡在艙口,聽得有人椎門進來,便從被窩裡鑽出頭向外張望,趙三看得真,一刀砍去,正劈着脖子,蘇勝隻叫得一聲“有賊!”又複一刀砍殺,拖出艙矚.向水裡掉下去了。

    蘇勝的者婆和衣唾在那裡,聽得嚷,摸将出來,也被徐能一斧劈倒。

    姚大點起火把,照得艙中通亮。

    慌得蘇知縣雙膝跪下,叫道:“大王,行李分毫不要了,隻求饒命!”徐能道:“饒你不得!”舉斧照頂門砍下,卻被一人攔腰抱住道:“使不得!”卻便似:秋深逢赦至,病笃遏仙來! 你道是誰?正是徐能的親弟徐用。

    曉得衆人動撣,下幹好事,走進艙來,卻好抱住了哥哥,扯在一邊,不容他動手。

    徐能道/兄弟,今日騎虎之勢,罷不得手了。

    ”徐用道:“他中了一場進士,不曾做得一日官,今日劫了他财帛,占了他妻小,殺了他家人,又教他刀下身亡,也忒罪過/侍能道:“兄弟,别事聽得你,這一件聽不得你,留了他便是禍根,我等性命難悍,放了手!”徐用越抱得緊了,便道:“哥哥,既然放他不得,抛在湖中,也得個全屍而死。

    ”徐能道:“便依了兄弟言語/徐用道:”哥哥撇下手中兇器,兄弟方好放手。

    ”徐能果然把闆斧撇下,徐用放了手。

    徐能對蘇知縣道:“免便免你一斧,隻是松你不得。

    ”便将棕纜捆做一同,如一隻馄饨相似,向水面撲通的抑将下去,眼見得蘇知縣不活了。

    夫人鄭氏隻叫得苦,便欲跳水。

    徐能那裡容他,把艙門關閉,撥回船頭,将篷扯滿,又使轉來。

    原來江湖中除了頂頭大逆風,往來都使得篷。

     儀真至邵伯湖,不過五十餘裡,到天明,仍到了五壩曰上。

    徐能回家,喚了一乘肩輿,教管家的朱婆先扶了奶奶上轎,一路哭哭啼啼,竟到了塗能家裡。

    徐能分付朱婆:“你好生勸慰奶奶,到此地位,不由不順從,不要愁煩。

    今夜芳肯從順,還你終身富貴,強似跟那窮官。

    ’說得成時,重重有賞,”朱婆領命,引着奶奶歸房。

    徐能叫衆人将船中箱寵,盡數搬運上岸,打開看了,作六分均分。

    殺倒一口豬,燒利市紙,連翁鼻涕、範剝皮都請将來,做慶賀筵席。

    作用心中甚是不忍,想着哥哥不仁,到夜來必然去逼蘇奶奶,若不從他,性命難保?芳從時,可不壞了他名節。

    雖在席中,如坐什氈。

    衆人大酒大肉,直吃列夜。

    徐用心生一計,将大折碗滿斟熱酒,碗内約有斤許。

    徐用捧了這碗酒,到徐能面前跪下。

    徐能慌忙來攙道:“兄弟為何如此?”徐用道:“夜來船中之事,做兄弟的違拗了兄長,必然見怪。

    苫果然不怪,可飲兄弟這匝酒。

    ”徐能雖是強盜,弟兄之間,到也和睦,隻恐作用疑心,将酒一飲而盡。

    衆人見徐用勸了酒,都起身把盞道/今日塗大哥娶了新嫂,是個人喜,我等一人慶一杯,”此時徐能七八已醉,欲椎不飲。

    衆人道,“徐二哥是弟兄,我們異姓,偏不是弟兄?”待能被纏不過,隻得每人陪過,吃得酪阿大醉。

     徐用見哥哥坐在椅上打瞌睡,隻推出恭,提個燈籠,走出大門,從後門來,門卻鎖了。

    徐用從盾上跳進屋裡,将後門鎖裂仟,取燈籠藏了。

    廚房下兩個丫頭在那裡燙酒,徐用不顧,徑到房前。

    隻見房門掩着,裡面說話聲響,徐用側耳而聽,卻是朱婆勸鄭夫人成親,正不知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