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呂大郎還金完骨肉
關燈
小
中
大
不将來熱了,請他吃一杯茶?”當下分付徒弟在櫥櫃裡,取出四個餅子,廚房下得焦黃,熱了兩杯濃茶,擺在房裡,請兩位小官人吃茶,兩個學生頑耍了半響,正在肚饑,見了熱騰騰的餅子,一人兩個,都吃了。
不吃時猶可,吃了呵,分明是:一塊火燒着心肝,萬杆槍槽卻腹肚。
兩個一時齊叫肚疼。
跟随的學童慌了,要扶他回去。
奈兩個疼做一堆,跑走不動。
老和尚也着了忙,正不知什麼意故。
隻得叫徒弟一人背了一個,學童随着,送回金員外家,二僧自去了。
金家夫婦這一驚非小,慌忙叫學童間其緣故。
學童道:“方才到福善庵吃了四個餅子,便叫肚疼起來。
那老師父說,這餅子原是我家今早把與他吃的。
他不舍得吃,将來恭敬兩位小官人。
”金員外情知跷踱了,隻得将砒霜實情對阿螞說知。
單氏心下越慌了,便把涼水灌他,如何灌得醒!須臾七竅流血,嗚呼哀哉,做了一對殇鬼。
單氏千難萬難,祈求下兩個孩兒,卻被丈大不仁,自家毒死了。
待要厮罵一場,也是枉然。
氣又忍不過,苦又熬不過。
走進内房,解個束腰羅帕,懸梁自缢。
金員外哭了兒子一場,方才收淚。
到房中與阿媽商議說話,見梁上這件打秋幹的東西,唬得半死。
登時就得病上床,不勾七日,也死了。
金氏族家,平昔恨那金冷水、金剝皮悭吝,此時大賜其便,大大小小,都蜂擁而來,将家私搶個馨盡。
此乃萬貫家财,有名的金員外一個終身結果,不好善而行惡之報也。
有詩為證: 餅内砒霜那得知?害人番害自家兒。
舉心動念天知道,果報昭彰豈有私! 方才說金員外隻為行惡上,拆散了一家骨肉。
如今再說一個人,單為行善,周全了一家骨肉。
正是: 善惡相形,禍福自見; 戒人作惡,勸人為善。
話說江南常州府無錫縣東門外,有個小戶人家,兄弟三人。
大的叫做呂玉,第二的叫做呂寶,第三的叫做呂珍。
呂玉娶妻王氏,呂寶娶妻楊氏,俱有姿色。
呂珍年幼未娶。
王氏生下一個孩子,小名喜兒,方才六歲,跟鄰舍家兒童出去看神會,夜晚不回。
夫妻兩個煩惱,出了一張招子,街坊上叫了數日,全無影響。
呂玉氣悶,在家裡坐不過,向大戶家借了幾兩本錢,往大倉嘉定一路,收些棉花布匹,各處販賣,就便訪問兒子消息。
每年正二月出門,到八九月回家,又收新貨,走了四個年頭,雖然趁些利息,眼見得兒子沒有尋處了。
日久心慢,也下在話下。
到第五個年頭,呂玉别了王氏,又去做經紀。
何期中途遇了個大本錢的布商,談論之間,知道呂玉買賣中通透,拉他同往山西脫貨,就帶絨貨轉來發賣,于中有些用錢相謝。
呂玉貪了蠅頭微利,随着去了。
及至到了山兩,發貨之後,遇着連歲荒歉,讨賒帳不起,不得脫身。
呂玉少年久曠,也不免行戶中走了一兩遍,走出一身風流瘡,服藥調治,無面回家。
挨到三年,瘡才痊好,讨清了帳目。
那布商因為稽遲了呂玉的歸期,加倍酬謝。
呂玉得了些利物,等不得布商收貨完備,自己販了些粗細絨褐,相别先回。
一日早晨,行至陳留地方,偶然去坑廁出恭,見坑闆上遺下個青布搭膊。
檢在手中,覺得沉重。
取回下處打開看時,都是白物,約有二百金之數。
呂玉想道:“這不意之财,雖則取之無礙,倘或失主追尋下見,好大一場氣悶。
古人見金不取,拾帶重還。
我今年過三旬,尚無子嗣,要這橫财何用?”忙到坑廁左近伺候,隻等有人來抓尋,就将原物還他。
等了一日,不見人來。
次日隻得起身。
又行了五百餘裡,到南宿州地方。
其日天晚,下一個客店,遇着一個同下的客人,閑論起江湖生意之事。
那客人說起自不小心,五日前侵晨到陳留縣解下搭膊登東。
偶然官府在街上過,心慌起身,卻忘記了那搭膊,裡面有二百兩銀子。
直到夜裡脫衣要睡,方才省得。
想着過了一日,自然有人拾去了,轉去尋覓,也是無益,隻得自認晦氣罷了。
呂玉便問:“老客尊姓?高居何處?”客人道:“在下姓陳,祖貫微州。
今在揚州閘上開個糧食鋪子。
敢問老兄高姓?”呂玉道:“小弟姓呂,是常州無錫縣人,揚州也是順路。
相送尊兄到彼奉拜。
”客人也不知詳細,答應道:“若肯下顧最好。
”次早,二人作伴同行。
不一日.來到揚州閘口。
呂玉也到陳家鋪子,登堂作揖,陳朝奉看坐獻茶。
呂玉先提起陳留縣失銀子之事,盤問他搭膊模樣,是個深藍青布的,一頭有白線緝一個陳字。
呂玉心下曉然,便道:“小弟前在陳留拾得一個搭膊,到也相像,把來與尊兄認看。
”陳朝奉見了搭膊,道:
不吃時猶可,吃了呵,分明是:一塊火燒着心肝,萬杆槍槽卻腹肚。
兩個一時齊叫肚疼。
跟随的學童慌了,要扶他回去。
奈兩個疼做一堆,跑走不動。
老和尚也着了忙,正不知什麼意故。
隻得叫徒弟一人背了一個,學童随着,送回金員外家,二僧自去了。
金家夫婦這一驚非小,慌忙叫學童間其緣故。
學童道:“方才到福善庵吃了四個餅子,便叫肚疼起來。
那老師父說,這餅子原是我家今早把與他吃的。
他不舍得吃,将來恭敬兩位小官人。
”金員外情知跷踱了,隻得将砒霜實情對阿螞說知。
單氏心下越慌了,便把涼水灌他,如何灌得醒!須臾七竅流血,嗚呼哀哉,做了一對殇鬼。
單氏千難萬難,祈求下兩個孩兒,卻被丈大不仁,自家毒死了。
待要厮罵一場,也是枉然。
氣又忍不過,苦又熬不過。
走進内房,解個束腰羅帕,懸梁自缢。
金員外哭了兒子一場,方才收淚。
到房中與阿媽商議說話,見梁上這件打秋幹的東西,唬得半死。
登時就得病上床,不勾七日,也死了。
金氏族家,平昔恨那金冷水、金剝皮悭吝,此時大賜其便,大大小小,都蜂擁而來,将家私搶個馨盡。
此乃萬貫家财,有名的金員外一個終身結果,不好善而行惡之報也。
有詩為證: 餅内砒霜那得知?害人番害自家兒。
舉心動念天知道,果報昭彰豈有私! 方才說金員外隻為行惡上,拆散了一家骨肉。
如今再說一個人,單為行善,周全了一家骨肉。
正是: 善惡相形,禍福自見; 戒人作惡,勸人為善。
話說江南常州府無錫縣東門外,有個小戶人家,兄弟三人。
大的叫做呂玉,第二的叫做呂寶,第三的叫做呂珍。
呂玉娶妻王氏,呂寶娶妻楊氏,俱有姿色。
呂珍年幼未娶。
王氏生下一個孩子,小名喜兒,方才六歲,跟鄰舍家兒童出去看神會,夜晚不回。
夫妻兩個煩惱,出了一張招子,街坊上叫了數日,全無影響。
呂玉氣悶,在家裡坐不過,向大戶家借了幾兩本錢,往大倉嘉定一路,收些棉花布匹,各處販賣,就便訪問兒子消息。
每年正二月出門,到八九月回家,又收新貨,走了四個年頭,雖然趁些利息,眼見得兒子沒有尋處了。
日久心慢,也下在話下。
到第五個年頭,呂玉别了王氏,又去做經紀。
何期中途遇了個大本錢的布商,談論之間,知道呂玉買賣中通透,拉他同往山西脫貨,就帶絨貨轉來發賣,于中有些用錢相謝。
呂玉貪了蠅頭微利,随着去了。
及至到了山兩,發貨之後,遇着連歲荒歉,讨賒帳不起,不得脫身。
呂玉少年久曠,也不免行戶中走了一兩遍,走出一身風流瘡,服藥調治,無面回家。
挨到三年,瘡才痊好,讨清了帳目。
那布商因為稽遲了呂玉的歸期,加倍酬謝。
呂玉得了些利物,等不得布商收貨完備,自己販了些粗細絨褐,相别先回。
一日早晨,行至陳留地方,偶然去坑廁出恭,見坑闆上遺下個青布搭膊。
檢在手中,覺得沉重。
取回下處打開看時,都是白物,約有二百金之數。
呂玉想道:“這不意之财,雖則取之無礙,倘或失主追尋下見,好大一場氣悶。
古人見金不取,拾帶重還。
我今年過三旬,尚無子嗣,要這橫财何用?”忙到坑廁左近伺候,隻等有人來抓尋,就将原物還他。
等了一日,不見人來。
次日隻得起身。
又行了五百餘裡,到南宿州地方。
其日天晚,下一個客店,遇着一個同下的客人,閑論起江湖生意之事。
那客人說起自不小心,五日前侵晨到陳留縣解下搭膊登東。
偶然官府在街上過,心慌起身,卻忘記了那搭膊,裡面有二百兩銀子。
直到夜裡脫衣要睡,方才省得。
想着過了一日,自然有人拾去了,轉去尋覓,也是無益,隻得自認晦氣罷了。
呂玉便問:“老客尊姓?高居何處?”客人道:“在下姓陳,祖貫微州。
今在揚州閘上開個糧食鋪子。
敢問老兄高姓?”呂玉道:“小弟姓呂,是常州無錫縣人,揚州也是順路。
相送尊兄到彼奉拜。
”客人也不知詳細,答應道:“若肯下顧最好。
”次早,二人作伴同行。
不一日.來到揚州閘口。
呂玉也到陳家鋪子,登堂作揖,陳朝奉看坐獻茶。
呂玉先提起陳留縣失銀子之事,盤問他搭膊模樣,是個深藍青布的,一頭有白線緝一個陳字。
呂玉心下曉然,便道:“小弟前在陳留拾得一個搭膊,到也相像,把來與尊兄認看。
”陳朝奉見了搭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