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中錯,将錯就錯(1)

關燈
停了停,擡眼看着晴雯。

    這晴雯,趕緊表白:“别說當姨娘,到什麼時候我都是林姑娘的丫頭,侍候她一輩子,永遠不會變心的。

    ” 魏嫂子拉起晴雯的手,親切地說道:“還有你做夢也想不到的好事呢。

    ” “什麼事?” “明天就給你們圓房?” “這怎麼可能?” “怎麼不可能。

    是我家姑娘一手安排的。

    ” “不等林姑娘過了門就圓房?” “不能等。

    今天過箱櫃時,姑娘吩咐我去見賈府王夫人,說她有約在先,和寶二爺結婚不同房,這是不能更改的。

    可是,寶二爺盼新婚的心情是那麼急迫,在這大喜過望的日子,他在洞房花燭之夜見不到心上的人,大喜之日,大失所望,一則傷了寶二爺的心,二則怕他犯了病。

    所以我家姑娘提議,明天你倆同時嫁過去。

    你進洞房服侍寶二爺,我家姑娘另住别處。

    ” 晴雯驚呆了:“這行嗎?” “怎麼不行。

    起初,琏二爺回了我家姑娘的這個話,政老爺也說不行。

    王夫人說:‘林姑娘這時候還能想着寶玉,可見她還是沒有絕情的。

    ’勸政老爺接納我家姑娘的提議。

    琏二爺也說:‘這辦法好,張燈結彩辦喜事,洞房深處無新人,寶兄弟怎麼受得住這樣的打擊。

    ’政老爺也怕兒子犯了病,就同意了。

    ” 一心想着名正言順當姨娘的晴雯,聽了這番話,像喝下美酒似的沉醉了,說什麼有關她合房的話都願意聽,何況黛玉和賈琏說的合房圓全的話,她也親耳偷聽了,更何況魏嫂子又說得合情合理,不能不信,積澱在她胸中的對黛玉的感激之情,脫口而出:“我就是做牛做馬,也難以報答林姑娘的恩情。

    ” 魏嫂子笑道:“還有呢。

    ”說着,從懷裡掏出一個精巧别緻的檀木小盒:“認識這個嗎?” “認得,是林姑娘裝龍涎香的盒子。

    ” “我家姑娘送給你了。

    她說,寶二爺聞到這香味,看到這盒子,一定會像待她一樣痛愛你呢。

    ” 晴雯感激不盡。

    魏嫂子又說了些明天上轎下轎拜天地的一些細節,囑咐了一番,離去了。

     甲辰日,迎娶的正日。

    上午,亮轎——男方在裝飾一新的喜轎和喜車裡,壓上吉祥物,擡着喜轎,走街串巷,以顯示喜慶。

    女方在“打下處”的門前,停放着喜轎和喜車,等候着吉時。

     午時正刻,男女兩家的喜轎、喜車同時從各自的家中起轎了。

    男方,賈寶玉騎着高頭大馬,身披紅鬥篷,胸前十字披紅,結着一束大紅花,喜氣洋洋地走在最前邊,由男賓相陪伴着,率領着迎親男女,吹吹打打,一路鼓樂迎來。

    女方,魏嫂子先用小轎把新人從小樓裡擡出來,從樓門口到喜轎前,十二對二十四個小童,手持紅氈遮轎,嚴嚴實實地裹住新人,準時起轎送親。

     兩家事先議定,申時正刻在雙方居中的路上、福壽巷口插轎車——迎親的隊伍和送親的隊伍相遇了,迎親的空轎和新娘所乘的彩轎,兩車的外轅輕輕地靠住,對接上,新娘身穿大紅褲大紅襖,頭蒙着大紅蓋頭,由送親的伴娘扶着,從車轅上爬進迎親轎内。

    插轎時,仍舊是十二對二十四個小童,持紅毯遮轎,隻是紅毯用竹竿挑高了,高高地遮着花轎,賈寶玉騎在馬上,踏蹬跷腳也看不見新人的身影。

    不多時,迎親的女賓相已坐在轎門外,送親的伴娘亦回到原轎,壓着轎,随着迎親的隊伍,繞道向男方的新房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