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兒就在眼前(1)

關燈
約摸午時初刻時分(十一點鐘左右)遊園衆人,陸陸續續,先後向大觀樓聚攏過來。

    最先到的是由賈寶玉陪同的林良玉。

     林良玉在寶玉的陪伴下,由大觀園正門而入。

     這正門五間,筒瓦鳅脊,雕窗鑿欄,水磨磚牆,白石台階,雖不落富貴俗套,但也平淡無奇。

     進入門來,一座假山當前,奇石拱立,苔藓成斑,藤蘿掩映,翠嶂滿目。

    良玉心中暗自稱贊道:“好氣派,盡掩大觀,又包藏大觀。

    ”沿着假山小路,曲徑通幽;轉過山頭,如畫的大觀園景色,曆曆在目。

    左首便是潇湘館,他常去那裡,不必逛了。

    遂下了假山,步入沁芳泉,由沁芳閘乘畫舫,穿沁芳橋,經蓼風軒,過沁芳亭,到荇渚洲,繞過稻香村,直達怡紅院後院。

     院内石徑,左一排芭蕉,翠綠欲滴;右一排海棠,嬌似美人。

    室内層層間槅,卻又似不分間槅,四面皆是雕空玲珑障闆,或雕流雲百蝠、歲寒三友,或雕人物,或雕花卉,一格一格,或置寶鼎,或放花盆,或存書籍,或置玩物;像一座迷宮似的,左看有門可通,走了過去,卻被剔透的槅闆擋住,回眼見是門徑,走到門前,迎面過來一個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原來是一架大玻璃鏡子;轉過鏡去,七門八窗,又不知從哪個門出入。

    良玉看了,贊歎不已。

     出了怡紅院,向大觀園深處走去。

    由賈寶玉作向導,到一處介紹一處:“方才經過的是稻香村,大嫂子住在那兒,就不進去了。

    剛去的是怡紅院,前邊是紫菱洲,那兒是秋爽齋,這兒是藕香榭,這兒是蘅蕪苑……”說着話兒,漫步登上大觀園最高處的大廳凸碧山莊,鳥瞰大觀園全景,已是午時兩刻(十一點半)了。

     這時,園子裡各處都有活動着的人群,人來人往,添了不少的生氣(都是賈琏分派下來的,原來曾在各處的丫頭、媳婦、老婆子和童仆們,依舊回到原處,又吩咐賴家、吳家、周家各大小管家的媳婦,也散在園子各處)。

     王夫人、邢夫人、尤氏率西府的一夥女眷,在嘉蔭堂一帶緩緩漫步; 薛姨媽、寶钗、香菱等是人數最多的一夥,也是最活潑的一群,笑聲陣陣,吵吵嚷嚷,給死寂的大觀園帶來了歡樂。

     從凸碧山莊俯視,隻見上船的、下船的、劃船的、乘舫的,漫步的,打鳥的、折花撲蝶的,散散點點,遠遠近近;各房的丫頭們像小鳥穿林,各處奔跑着,傳遞着她們的主子現在到了何處、正遊向何方?各景點的花廳裡,多是男客,品茶,博弈。

     由于林良玉的到來,大觀園一夜之間複活了。

     賈蓉從老地方找到了賈赦,怕影響晚輩們的興緻,他和賈政一道來到大觀園,直奔大觀樓。

     賈寶玉遠遠望見賈赦、賈政已經到了,便同林良玉下了山,在凹晶館轉了一圈,直奔大觀園正殿前的月台。

     他向林良玉介紹道:“這是當年專供元妃升座受禮的地方,東西中三面各有台階可以上下,省親之後,再也沒有人上去過。

    ” 轉過月台便見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