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金魚的來曆(1)

關燈
榮國公夫人史老太君,生兩男一女。

    長子賈赦襲了榮國公的世職;次子賈政由科舉出身,皇上欽賜六品主事;女兒賈敏嫁給姑蘇的世家公子林如海。

     這林如海,進士及第,殿試第三名,欽點探花,出任揚州巡鹽禦史,夫人随夫上任。

     世族人家,官職顯榮,萬事如意。

    惟一不稱心的是結婚五年多,無兒無女。

    揚州人傳說,這生兒育女的事,歸子孫娘娘管,親戚鄰裡勸賈夫人到娘娘廟燒香,求子孫娘娘賞個胖小子。

    林如海雖說不信,可也不駁夫人的意思,任她随心做去。

     這年四月十八,娘娘廟會。

    賈夫人頭兩天就吩咐下,準備香紙鮮花,備辦供品。

    四月十七日晚上,賈夫人齋戒沐浴,進入淨室。

    十八日早晨,一頂八擡軟呢子大轎把夫人擡出府門。

    八個錦衣小童在前開路,後跟着四名挑夫,擔着供品。

    一擔是整箍的香,一擔是整匹的紙,一擔是花燭,一擔是供果。

    轎左右一邊一個老媽子,四個彩衣丫鬟圍前繞後,八名威武的家丁,挎着腰刀,騎着高頭大馬,分兩排緊緊地護衛着,直奔瘦西湖畔的娘娘廟。

     廟主導塵師太兩天前就收到了禦史府送來的供祭銀子,今兒大早晨就派出道童,遠遠地探聽賈夫人的行蹤,得到即将到來的消息,就率領着一班道姑早在山門外候着,大轎尚未落地,便降階迎接。

    賈夫人下轎,導塵師太邀請夫人到靜室小憩片刻,然後進香。

    賈夫人求子心誠,婉言謝絕。

    她先到焚化池,親手向火池裡投了一匹紙、一箍香,然後吩咐兩個老媽子領着小童們繼續焚燒。

    火光熊熊,青煙缭繞,拜神的香客,逛廟的遊人,圍觀着禦史府拜廟的盛況。

     賈夫人手捧着在焚化池裡點燃的整箍萬壽香,由導塵師太引領着登上子孫娘娘的銮殿。

    虔誠地跪在殿前的拜墊上,捧香三拜,起身走近香壇,把手中的香束插進香爐裡,又親手點燃了蠟台上兩對四隻各重八兩的金字紅燭。

    先雙手合十,垂首虔拜,然後恭立仰視,目瞻聖像,衷心默祝。

     這“娘娘廟”是民間的俗稱,本名叫“天後宮”。

    大殿裡供俸着九天玄女,殿後有三清閣、老君殿、關帝殿、呂祖樓、丘祖祠、碑亭、祖師塔、法堂、經堂、客堂、齋堂、藏經樓……賈夫人在導塵師太陪伴下,遍拜了殿、閣、樓、祠,進香獻燭;遊賞了亭、塔、室、堂,時已近午了。

    用過導塵師太專為賈夫人準備的素齋,到養心堂去午睡——這是廟裡安排的祈求神靈示以夢兆的一種儀式。

     賈夫人剛在軟榻上躺下,便昏昏然入睡了。

     隻覺得有人推了她一把,喚道:“夫人,娘娘有請。

    ”擡眼看時,見兩個青衣螺髻女童立在榻前:“奉娘娘法旨,召夫人入宮。

    ” 賈夫人慌忙起身,略整理一下服飾,便跟着青衣女童出了養心堂。

    一路行走,也不知是什麼地方。

    但見茂林修竹,蒼松翠柏,奇花異草,香風陣陣,醒脾清心。

     不多時,來到一座朱門大殿。

    從殿内走出兩個青衣螺髻女童,将賈夫人引進殿内。

    隻聽得殿上一聲“賜座!”又是幾個青衣螺髻女童,卷起繡簾,把賈夫人扶到錦墩上。

     賈夫人不敢就座,仰目向法座上看時,但見娘娘端坐在七寶法座上,那威嚴儀态,和在大殿裡見到的塑像一模一樣,翻身跪拜。

    隻聽娘娘說道:“賈氏,你的來意,我已盡知。

    虔心求子,也是人之常情。

    你們夫婦,命裡注定應有一女一男。

    但陰陽幻變,時運興衰,所以,命有短長,福有厚薄,應有的不必求,不該有的求也無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