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中錯,将錯就錯(2)
關燈
小
中
大
酉時初刻,新人的彩轎從榮國府正門進入後院,在新房前停轎。三棒鑼,三通鼓,細樂三番,唢呐三作,三聲炮響,酉正三刻吉時到,新郎賈寶玉用桃木箭朝轎門連射三箭,新人雙手捧着保平壺,由女賓相扶出轎來,新郎新娘并肩而行,跳火盆,跨馬鞍,雙雙來到香案前,屈膝跪在紅氈上,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立起身來,夫妻對拜。送入洞房。
賈寶玉先一步來到房門口,手持秤杆,挑起新娘的蓋頭,抛到房檐上。轉頭看新娘時,“呀!”
這一驚,倒吸一口涼氣,情不自禁地喊出兩個字:“晴雯!”
新人下轎,蒙着蓋頭,肥大的紅襖紅褲不現身段,晴雯的個頭又和黛玉仿佛,衆人誰也沒看出是晴雯,壓根兒也沒想到新娘能是晴雯。賈寶玉失聲一喊,挑下蓋頭露出了廬山真面目,衆人都看真了,新娘是晴雯。
先是一陣沉默,接着是一片嘩然。
薛寶钗急将晴雯拖到内室詢問:“這是怎麼回事?”
但見晴雯,兩眼乜斜着,半睜半閉,嘴角有嗤水微流,神志迷茫。
薛姨媽有經驗,急命小丫頭倒一杯涼水來,先給晴雯灌下半杯,再口含着涼水向她臉上連噴三口。
晴雯清醒了,問一聲“這是什麼地方?”見王夫人、薛寶钗等都在,便噎住了。
薛寶钗對着晴雯說道:“你别怕,把事情說明白。”
晴雯道:“我也不知是怎麼了。在等候喜轎的時候,魏嫂子吩咐人送一杯熱茶來,我喝下以後就昏昏迷迷的,什麼也不知道了。”
薛姨媽道:“這是迷心散,喝下以後,神志不清,一杯涼水就解了。”
晴雯一五一十地講了魏嫂子昨天晚上對她說的那些話。又把林黛玉專用的龍涎香盒給大家看。這時,在榮國府裡由于兒子中進士而地位提高了的李纨說道:“又一個掉包計。”
王夫人聽了這話,想發作也不發作了。方才還高喊着:“把林家的大管事魏嫂子拖來見我!”這時卻不說什麼了,像個鼓足了氣的皮球被捅了個窟窿,刹氣了。
賈寶玉似乎無知無覺、無悲無喜,呆呆傻傻地堆坐在準備着合卺酒的桌子前,由麝月和莺兒守護着。
新房裡死一般的沉寂。
這時,有人送進一個寫着雙喜字的禮包,說是二門上遞進來的。薛寶钗上前打開,原是一副對聯。
上聯是:
那個掉包計逼活人進地獄無情無義
下聯是:
這個掉包計送情侶入新房有德有仁
橫批是:
将心比心
薛寶钗一眼便認出:“是颦丫頭的親筆。”
林良玉和賈琏,快馬加鞭向錢莊的花園奔去。半路上遇到了早已等在那裡的林吉祥夫婦。
魏嫂子向前施禮,大大方方地說道:“兩位爺,請不必生氣動怒,也不必譴責小婦人,這也是桀犬吠堯,各為其主,我一個當奴才的,敢不遵從主子的話,敢不聽姑娘的吩咐嗎!”幾句話,堂堂正正,無懈可擊。
林良玉很欣賞自己的女管家,但不好在這時誇說什麼。賈琏本想說一句“你這一招太損了。”可是,由他的夫人王熙鳳頂名的賈府的那一招就不損嗎!話至舌尖,憋回去了。
林吉祥上來,遞過一封信:“大姑娘說,二位不必過去了,她這時已經到三清觀,出家去了,有信在此。”雙手遞上。
林良玉接過信,見是呈賈府的,順手遞給賈琏。賈琏打開看時,但見八行書用隽秀的章草書寫的:
琏二哥轉呈
舅父母大人尊前:罪甥女謹遵二舅親筆照允之約,結婚不同房。不拜天地者,存夫妻之名而不踐夫妻之實也。存名正義,無可厚非。至于以晴雯而自代,一則得舅父之恩準,一則乃關睢之美事。如舅父尚有餘怒,重譴弱息,則當思當年甥女之遺恨。甥女惶恐無狀,伏乞大人,深責己而薄責于人也耶!
賈政在書房裡,像一頭受了傷的猛獸,不停地吼叫着,罵賈琏和林良玉無能:“竟被一個女孩兒耍了。”身邊的人,沒有人敢勸的。
賈琏不敢回一句話。林良玉也隻好委屈地忍受着。正在這誰也料想不到後果如何的時刻,一家之主賈赦出面了——這位一向不問家事的榮國公,本想喝一杯親侄兒和親外甥女的喜酒,沒想到卻發生了難以料想的尴尬。他看了林黛玉的親筆對聯和親筆信,主動來到老太太住過的房中,吩咐人去把賈政和王夫人請來,當衆叫人把林黛玉的親筆對聯挂起來,又叫賈琏把黛玉的信高聲念了一遍,帶着責備的語氣對賈政說道:“你看看這副對聯,聽聽她的親筆信,還有什麼可說的?不都是你那個“照允”二字惹出來的嗎?不都是你們當初那個掉包計傷透了她的心嗎。為什麼還責罵别人呢!”
賈政自知理屈,垂首無言。
賈琏關心眼前的下場如何收拾,就大膽地問道:“伯父,事到如今,無論是非,該怎麼收場呢?”
賈赦歎道:“還有什麼辦法?為了榮國府的名聲,隻好忍氣吞聲,将錯就錯,借着現成的鑼鼓和酒席,照辦喜事,給寶玉和晴雯圓全了吧!”
賈政無可奈何,隻得默認了。
司儀高聲吆喝唱道:“合卺開始!奏樂!”
賈寶玉先一步來到房門口,手持秤杆,挑起新娘的蓋頭,抛到房檐上。轉頭看新娘時,“呀!”
這一驚,倒吸一口涼氣,情不自禁地喊出兩個字:“晴雯!”
新人下轎,蒙着蓋頭,肥大的紅襖紅褲不現身段,晴雯的個頭又和黛玉仿佛,衆人誰也沒看出是晴雯,壓根兒也沒想到新娘能是晴雯。賈寶玉失聲一喊,挑下蓋頭露出了廬山真面目,衆人都看真了,新娘是晴雯。
先是一陣沉默,接着是一片嘩然。
薛寶钗急将晴雯拖到内室詢問:“這是怎麼回事?”
但見晴雯,兩眼乜斜着,半睜半閉,嘴角有嗤水微流,神志迷茫。
薛姨媽有經驗,急命小丫頭倒一杯涼水來,先給晴雯灌下半杯,再口含着涼水向她臉上連噴三口。
晴雯清醒了,問一聲“這是什麼地方?”見王夫人、薛寶钗等都在,便噎住了。
薛寶钗對着晴雯說道:“你别怕,把事情說明白。”
晴雯道:“我也不知是怎麼了。在等候喜轎的時候,魏嫂子吩咐人送一杯熱茶來,我喝下以後就昏昏迷迷的,什麼也不知道了。”
薛姨媽道:“這是迷心散,喝下以後,神志不清,一杯涼水就解了。”
晴雯一五一十地講了魏嫂子昨天晚上對她說的那些話。又把林黛玉專用的龍涎香盒給大家看。這時,在榮國府裡由于兒子中進士而地位提高了的李纨說道:“又一個掉包計。”
王夫人聽了這話,想發作也不發作了。方才還高喊着:“把林家的大管事魏嫂子拖來見我!”這時卻不說什麼了,像個鼓足了氣的皮球被捅了個窟窿,刹氣了。
賈寶玉似乎無知無覺、無悲無喜,呆呆傻傻地堆坐在準備着合卺酒的桌子前,由麝月和莺兒守護着。
新房裡死一般的沉寂。
這時,有人送進一個寫着雙喜字的禮包,說是二門上遞進來的。薛寶钗上前打開,原是一副對聯。
上聯是:
那個掉包計逼活人進地獄無情無義
下聯是:
這個掉包計送情侶入新房有德有仁
橫批是:
将心比心
薛寶钗一眼便認出:“是颦丫頭的親筆。”
林良玉和賈琏,快馬加鞭向錢莊的花園奔去。半路上遇到了早已等在那裡的林吉祥夫婦。
魏嫂子向前施禮,大大方方地說道:“兩位爺,請不必生氣動怒,也不必譴責小婦人,這也是桀犬吠堯,各為其主,我一個當奴才的,敢不遵從主子的話,敢不聽姑娘的吩咐嗎!”幾句話,堂堂正正,無懈可擊。
林良玉很欣賞自己的女管家,但不好在這時誇說什麼。賈琏本想說一句“你這一招太損了。”可是,由他的夫人王熙鳳頂名的賈府的那一招就不損嗎!話至舌尖,憋回去了。
林吉祥上來,遞過一封信:“大姑娘說,二位不必過去了,她這時已經到三清觀,出家去了,有信在此。”雙手遞上。
林良玉接過信,見是呈賈府的,順手遞給賈琏。賈琏打開看時,但見八行書用隽秀的章草書寫的:
琏二哥轉呈
舅父母大人尊前:罪甥女謹遵二舅親筆照允之約,結婚不同房。不拜天地者,存夫妻之名而不踐夫妻之實也。存名正義,無可厚非。至于以晴雯而自代,一則得舅父之恩準,一則乃關睢之美事。如舅父尚有餘怒,重譴弱息,則當思當年甥女之遺恨。甥女惶恐無狀,伏乞大人,深責己而薄責于人也耶!
賈政在書房裡,像一頭受了傷的猛獸,不停地吼叫着,罵賈琏和林良玉無能:“竟被一個女孩兒耍了。”身邊的人,沒有人敢勸的。
賈琏不敢回一句話。林良玉也隻好委屈地忍受着。正在這誰也料想不到後果如何的時刻,一家之主賈赦出面了——這位一向不問家事的榮國公,本想喝一杯親侄兒和親外甥女的喜酒,沒想到卻發生了難以料想的尴尬。他看了林黛玉的親筆對聯和親筆信,主動來到老太太住過的房中,吩咐人去把賈政和王夫人請來,當衆叫人把林黛玉的親筆對聯挂起來,又叫賈琏把黛玉的信高聲念了一遍,帶着責備的語氣對賈政說道:“你看看這副對聯,聽聽她的親筆信,還有什麼可說的?不都是你那個“照允”二字惹出來的嗎?不都是你們當初那個掉包計傷透了她的心嗎。為什麼還責罵别人呢!”
賈政自知理屈,垂首無言。
賈琏關心眼前的下場如何收拾,就大膽地問道:“伯父,事到如今,無論是非,該怎麼收場呢?”
賈赦歎道:“還有什麼辦法?為了榮國府的名聲,隻好忍氣吞聲,将錯就錯,借着現成的鑼鼓和酒席,照辦喜事,給寶玉和晴雯圓全了吧!”
賈政無可奈何,隻得默認了。
司儀高聲吆喝唱道:“合卺開始!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