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僧一道和情蟲子(3)
關燈
小
中
大
王夫人找寶钗和李纨,無非還是為着寶玉的事。剛說上幾句話,隻見賈政哭喪着臉、歎着氣進來。
兩個兒媳婦見老公公進來,就退進裡屋去了。
王夫人以為賈政也是為着黛玉的事犯愁呢,一問方知,是年關近了,外面的饑荒吃緊。
賈政道:“如今這兩府的氣勢,已不像往年了,單靠着祖上的産業,出氣多,進氣少。琏兒的空把式也沒法打了,鬧成這種地步,還叫他怎樣。這會兒他招架不來,我就自己出去,幫他支撐着,誰想,這把式更不好打呢!再說,城南外國洋行的西賬也不少了,越積越多,這還得了!我們這樣人家如何能使得起這種洋銀子,萬一使轉不過來,那可是傾家蕩産的事兒。多少空頭帳,琏兒隻指望着拿鄰近大觀園的那處房産去抵當。這房子原價是一萬五千兩銀子押出去的,贖期已過,房主說要退還給我們,那裡有錢往回贖呢。”
王夫人問:“缺空多少?”
賈政道:“少說也得五六千兩銀子才能拉過年前的債戶,加上年節府内用的和禮節份例上的用項,估摸着也得萬餘兩銀子。”
王夫人聽着,驚呆了。慢慢地說道:“這怎麼好?”
停了會兒,試探着問賈政道:“可好向兩個媳婦臨時借借?”
賈政忖思了半晌,歎口氣道:“也隻好先拿孩子們的東西且典當着,過了年再還她們。不過,孩子們能有多少梯己,杯水車薪。”
這時,李纨、寶钗都躲在婆婆的房裡,賈政和王夫人講外欠款和年節錢虧空着的話,她兩個也都聽得明明白白。待賈政走後,不等王夫人張口,她倆主動和夫人說了一聲,連忙回房去收拾,把能典當的貴重物品準備出來。
李纨回房去收拾細軟,不能到潇湘館,就叫小丫頭到王夫人那邊取了些食物,着素雲送過去。
自從李纨、寶钗去後,黛玉心中不住地納悶:“什麼事,這麼緊急呼喚她倆?”
素雲過來送食物,黛玉就盤問她,從素雲口中得知,府裡碰上了難過的年關,外債、内用,一齊擠上來。
乍聽此事,黛玉還不敢相信,堂堂榮國府,花錢如流水,怎麼會落到這樣地步?但得知李纨、寶钗正在準備典當貴重器物,又不能不信了。
當下黛玉想起自己從南方帶來的箱子裡,原有老管家林元特意給她存放的五百多兩葉子金在内,金換銀,也不下萬兩的樣子。箱子号也記得清楚,就坐到桌上寫了一張領取條子,吩咐紫鵑、晴雯同老婆子、小丫頭到庫裡,專揀“揚”字雙号的四個箱子搬來。
紫鵑等人去搬箱子,黛玉雙手摸弄着小小的攢銅夜手爐,慢踱緩步地走着,想着:“這些葉子金是從揚州帶來的,如今我已決計修仙,要它做什麼。一則幫助舅舅過個歡快的新年,二則也還了老太太‘白疼了’我一場的債。”想到這裡,自覺得做得對,做得爽快,便決計要當着舅舅的面,親自交給舅母。”
不多時,箱子搬來了。黛玉打開箱子,先取出十兩葉子金另外裹着。餘下的,清點一下,足足五百兩,就包裹起來,仍舊安放好。一切準備停當,便對紫鵑和晴雯道:“這十兩葉子金,你倆一人五兩,是你倆服侍我一場的情分。這幾個箱子呢,你們喜歡,就留着做個紀念,不愛呢,就賞給别人。”
晴雯已懂了他的意思,笑着問道:“姑娘要上天嗎?”
黛玉笑着答道:“差不多。”
紫鵑道:“姑娘上天,難道就丢下我?我也要上天侍候姑娘。”
黛玉笑道:“你也要上天?好好。”黛玉本是個聰明人,可這句話卻說得很好笑,看她那神色,那語氣,似乎她已經成仙了,真像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樣子,連丫頭也要跟着去了。可見黛玉的心,已定準到這一步田地,那裡還有想到寶玉的份兒,真個聽憑他化灰化煙也毫不相幹的了。
不過,黛玉沒聽見晴雯說要同她升天的話,就覺得晴雯終竟和她不是同一路上的人。心裡有些感觸,卻未露形色。
到了次日,黛玉吩咐紫鵑去請賈政和王夫人,說她有事,要親自見舅舅和舅母。
賈政和王夫人不知黛玉有什麼事,慌忙過來了。
黛玉滿面春風,将二人迎進來,沒多說什麼,便當着賈政的面,将五百兩葉子金交給王夫人,說道:“這原是從南方帶來的,我留它也沒什麼用處,舅母将就些,湊敷着過年用吧!”
王夫人驚喜道:“這怎麼好,竟動起你的梯己來?”
賈政這時,感慨萬端。既很高興有銀子解燃眉之急,又懊恨自家的敗落。家境已弄到這種地步,也隻得放下架子,不好硬擎了。他略略估算了一下,這五百兩葉子金,按二十換計算,也能兌換萬兩銀子,便接過話來說道:“這孩子心實,就先使了她的,以後還她吧。”
王夫人收下,黛玉也很歡喜。
王夫人倒不單是為了這金子喜歡,她以為這是黛玉回心轉意,又要和寶玉相好的一種表示。
悄悄地去問晴雯,晴雯照直說道:“她決計要成仙上天,還留這些幹什麼。”
聽了晴雯說出的真相,王夫人又驚又憂,隻是搖頭歎息:“寶玉這實心的孩子可怎麼辦呢!”
兩個兒媳婦見老公公進來,就退進裡屋去了。
王夫人以為賈政也是為着黛玉的事犯愁呢,一問方知,是年關近了,外面的饑荒吃緊。
賈政道:“如今這兩府的氣勢,已不像往年了,單靠着祖上的産業,出氣多,進氣少。琏兒的空把式也沒法打了,鬧成這種地步,還叫他怎樣。這會兒他招架不來,我就自己出去,幫他支撐着,誰想,這把式更不好打呢!再說,城南外國洋行的西賬也不少了,越積越多,這還得了!我們這樣人家如何能使得起這種洋銀子,萬一使轉不過來,那可是傾家蕩産的事兒。多少空頭帳,琏兒隻指望着拿鄰近大觀園的那處房産去抵當。這房子原價是一萬五千兩銀子押出去的,贖期已過,房主說要退還給我們,那裡有錢往回贖呢。”
王夫人問:“缺空多少?”
賈政道:“少說也得五六千兩銀子才能拉過年前的債戶,加上年節府内用的和禮節份例上的用項,估摸着也得萬餘兩銀子。”
王夫人聽着,驚呆了。慢慢地說道:“這怎麼好?”
停了會兒,試探着問賈政道:“可好向兩個媳婦臨時借借?”
賈政忖思了半晌,歎口氣道:“也隻好先拿孩子們的東西且典當着,過了年再還她們。不過,孩子們能有多少梯己,杯水車薪。”
這時,李纨、寶钗都躲在婆婆的房裡,賈政和王夫人講外欠款和年節錢虧空着的話,她兩個也都聽得明明白白。待賈政走後,不等王夫人張口,她倆主動和夫人說了一聲,連忙回房去收拾,把能典當的貴重物品準備出來。
李纨回房去收拾細軟,不能到潇湘館,就叫小丫頭到王夫人那邊取了些食物,着素雲送過去。
自從李纨、寶钗去後,黛玉心中不住地納悶:“什麼事,這麼緊急呼喚她倆?”
素雲過來送食物,黛玉就盤問她,從素雲口中得知,府裡碰上了難過的年關,外債、内用,一齊擠上來。
乍聽此事,黛玉還不敢相信,堂堂榮國府,花錢如流水,怎麼會落到這樣地步?但得知李纨、寶钗正在準備典當貴重器物,又不能不信了。
當下黛玉想起自己從南方帶來的箱子裡,原有老管家林元特意給她存放的五百多兩葉子金在内,金換銀,也不下萬兩的樣子。箱子号也記得清楚,就坐到桌上寫了一張領取條子,吩咐紫鵑、晴雯同老婆子、小丫頭到庫裡,專揀“揚”字雙号的四個箱子搬來。
紫鵑等人去搬箱子,黛玉雙手摸弄着小小的攢銅夜手爐,慢踱緩步地走着,想着:“這些葉子金是從揚州帶來的,如今我已決計修仙,要它做什麼。一則幫助舅舅過個歡快的新年,二則也還了老太太‘白疼了’我一場的債。”想到這裡,自覺得做得對,做得爽快,便決計要當着舅舅的面,親自交給舅母。”
不多時,箱子搬來了。黛玉打開箱子,先取出十兩葉子金另外裹着。餘下的,清點一下,足足五百兩,就包裹起來,仍舊安放好。一切準備停當,便對紫鵑和晴雯道:“這十兩葉子金,你倆一人五兩,是你倆服侍我一場的情分。這幾個箱子呢,你們喜歡,就留着做個紀念,不愛呢,就賞給别人。”
晴雯已懂了他的意思,笑着問道:“姑娘要上天嗎?”
黛玉笑着答道:“差不多。”
紫鵑道:“姑娘上天,難道就丢下我?我也要上天侍候姑娘。”
黛玉笑道:“你也要上天?好好。”黛玉本是個聰明人,可這句話卻說得很好笑,看她那神色,那語氣,似乎她已經成仙了,真像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樣子,連丫頭也要跟着去了。可見黛玉的心,已定準到這一步田地,那裡還有想到寶玉的份兒,真個聽憑他化灰化煙也毫不相幹的了。
不過,黛玉沒聽見晴雯說要同她升天的話,就覺得晴雯終竟和她不是同一路上的人。心裡有些感觸,卻未露形色。
到了次日,黛玉吩咐紫鵑去請賈政和王夫人,說她有事,要親自見舅舅和舅母。
賈政和王夫人不知黛玉有什麼事,慌忙過來了。
黛玉滿面春風,将二人迎進來,沒多說什麼,便當着賈政的面,将五百兩葉子金交給王夫人,說道:“這原是從南方帶來的,我留它也沒什麼用處,舅母将就些,湊敷着過年用吧!”
王夫人驚喜道:“這怎麼好,竟動起你的梯己來?”
賈政這時,感慨萬端。既很高興有銀子解燃眉之急,又懊恨自家的敗落。家境已弄到這種地步,也隻得放下架子,不好硬擎了。他略略估算了一下,這五百兩葉子金,按二十換計算,也能兌換萬兩銀子,便接過話來說道:“這孩子心實,就先使了她的,以後還她吧。”
王夫人收下,黛玉也很歡喜。
王夫人倒不單是為了這金子喜歡,她以為這是黛玉回心轉意,又要和寶玉相好的一種表示。
悄悄地去問晴雯,晴雯照直說道:“她決計要成仙上天,還留這些幹什麼。”
聽了晴雯說出的真相,王夫人又驚又憂,隻是搖頭歎息:“寶玉這實心的孩子可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