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三
侍 者 福 善 日錄
門 人 通 炯 編輯
嶺南弟子 劉起相 重較
法語
示性淳禅人
若論此事。
如青天白日。
十字街頭。
長安路上。
往往來來。
誰不睹面相呈。
何曾瞞昧絲毫。
又如杲日麗天。
山河大地。
草木昆蟲。
鱗甲羽毛。
飛潛動植。
誰不通同受用。
至若生盲。
雖從來不見。
亦未嘗不蒙利益也。
何獨于汝分上有所欠缺隐昧。
又勞汝費草鞋錢登山涉水。
遠遠迢迢尋師覓友。
偏向深山窮谷中求之。
而後得耶。
汝但自己不解。
向腳跟下一步剿絕命根。
被他無量劫來。
種種戲論習氣所弄。
恰似白日被鬼迷之相。
兩眼睜睜。
開口向人胡言亂語。
竟不知從何處發來。
亦不知誰之所使。
終日竟夜。
淹淹纏纏。
随波逐浪。
波波劫劫。
更不知所作何事。
亦不知自己本來是甚麼人。
及至忽然夢省。
亦自大生慚愧。
甚至扼腕頓足切齒椎心。
恨不能[囗@力]地跳向佛祖頂[甯*頁]上行。
及乎遇境逢緣。
眨眼之閑。
不覺堕入黑山鬼窟去也。
此乃天下有志學道之人通病。
豈獨禅人為然。
然其病根。
直在不了自心。
但為習氣所弄耳。
老人生平有志此一大事。
恨般若緣淺。
習氣偏厚。
又無如古之真正明眼知識垆鞴。
且自發志出家。
操方學道以來。
以至入山冰雪寒岩。
一至萬死一生之地。
于中種種伎倆知解。
向者裡一毫用不着。
唯獨于冷地納被蒙頭時。
忽然觑得父母未生前一點消息。
便回視昔之種種颠倒。
皆夢中事耳。
且複自恨為他業緣牽引。
堕入種種幻化境界。
至濱萬死而獲一生。
所賴凍餓中博得一點孤光。
處處受用。
種種逆順境界。
以此為垆冶鉗錘。
煅煉習氣。
粗重緣影塵垢耳。
即今生死關頭未知何如。
禅道佛法。
未必能會。
至若的信自心。
不向他求一着。
以此為消磨歲月之具。
其它複何容啟齒哉。
禅人今且行矣。
即求老人法語。
一似含元殿裡覓長安。
若向自己腳根未動步一着解。
提得起。
放得下。
乃至日用見色聞聲。
未開眼時。
未入耳時。
早能耳親眼辨。
決不向生死窠中。
習氣隊裡。
頭出頭沒。
此所謂不涉途程。
一步早已超過。
則佛祖亦無挨身處。
閻老子豈柰伊何。
如此。
方不負雪浪開導之恩。
亦不負自己百劫千生帶來者一點種子。
不被三毒習氣熏蒸爛。
亦不負老人今日向戈戟場中為汝出氣。
其或未然。
縱使學得三藏十二部更有何益。
如昔為人縱能穿衣吃飯。
更喚作甚麼人。
即老人今日之語。
大以木人穿靴。
石女戴帽耳。
古人雲。
初秋行腳。
汝等諸人。
隻須向萬裡無寸草處去。
且道如何是寸草處。
參參參。
示妙湛座主 從上古人出家。
本為生死大事。
即佛祖出世。
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
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
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
所謂迷之則生死始。
悟之則輪回息。
是知古人參求。
隻在生死路頭讨端的求究竟。
非離此外。
别于紙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
當作奇特事也。
所以達磨西來不立文字。
隻在了悟自心。
以此心為一切聖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
全悟此心則為至聖大乘。
少悟即為二乘。
不悟即為凡夫。
若悟而不存。
證而無得。
即為超聖凡出生死之向上一路矣。
近代學人去聖逾遠。
不見古人真實行履。
向日用現前境界。
生死岸頭一一透過。
即此日用。
不離一法。
不住一法。
處處不輕放過。
便是真切工夫。
即此目前一切聲色逆順。
愛憎境界。
一一透得過處。
便是真實悟門。
即此悟處頭頭法法。
便是真實佛法。
非是聽座主撞鐘擊鼓。
登華座。
開大口。
學野幹鳴。
側耳低頭。
閉目披衣時。
方為佛法也。
所以善财童子。
南曆百城。
參禮佛刹微塵數諸善知識。
故得開悟。
塵塵刹刹諸解脫法門。
然法門固無論。
即善知識。
安得有刹塵之多多耶。
殊不知刹刹塵塵者。
乃吾人日用妄想念慮情塵也。
苟能于日用起心動念處。
情根固結處。
愛憎交錯難解處。
貪嗔癡慢種種習氣難消磨處。
就于根本痛處劄錐。
一一勘破。
一一透過。
如此便是真實知識。
當下即登無礙自在大解脫無上法門。
舍此外更有何知識可參。
更有甚奇特法門可入耶。
示靈洲鏡上人 餘昔遊海門。
登妙高峰。
入無際三昧。
入棱伽室。
睹東坡老人。
代張方平手書棱伽經。
與佛印禅師留作金山常住。
是時舉身毛孔。
熙怡悅豫。
如春生百草。
不自知其所以然也。
及後覽教乘印證。
乃知為習氣橫發于中。
熏然不自覺耳。
自爾行腳雲水閑。
此海闊天空虛明昭曠之境。
時時如大圓鏡。
懸于眉睫閑也。
頃為幻業所弄。
直走瘴鄉。
舟行過曹溪口。
下浈陽峽。
經小金山。
而抵羊城。
未暇登眺。
戊戌秋日。
始得覽其勝。
與鏡心上人。
過東坡堂。
讀悟前身詩。
又爽然自失。
恍然若睹舊遊。
是知天地一幻具。
萬法一幻叢。
出沒一幻迹。
死生一幻場。
江山一幻境。
鱗甲羽毛一幻物。
聖凡一幻衆。
爾我一幻遇耳。
上人降心白法。
日誦金剛經以為定課。
舊染頓祛。
心光漸朗。
蓋肯于刮垢磨光。
非泛泛波流業海者比也。
頃持卷索法語。
為進修之資。
老人猛思昔遊海門故事。
今此地見東坡如前身。
因歎人生生死幻化去來夢事。
若以法界海慧照之。
則三際十方。
當下平等。
天宮淨土。
一道齊平。
心佛衆生。
了無差别。
镬湯垆炭。
實際清涼。
草樹庭莎。
風帆沙鳥。
煙雲變狀。
日月升沈。
舉目對揚。
無非普現色身三昧也。
吾學道人。
所貴金剛正眼。
爍破無明癡暗。
煥發本有智慧光明。
拈向現前日用。
欬
如青天白日。
十字街頭。
長安路上。
往往來來。
誰不睹面相呈。
何曾瞞昧絲毫。
又如杲日麗天。
山河大地。
草木昆蟲。
鱗甲羽毛。
飛潛動植。
誰不通同受用。
至若生盲。
雖從來不見。
亦未嘗不蒙利益也。
何獨于汝分上有所欠缺隐昧。
又勞汝費草鞋錢登山涉水。
遠遠迢迢尋師覓友。
偏向深山窮谷中求之。
而後得耶。
汝但自己不解。
向腳跟下一步剿絕命根。
被他無量劫來。
種種戲論習氣所弄。
恰似白日被鬼迷之相。
兩眼睜睜。
開口向人胡言亂語。
竟不知從何處發來。
亦不知誰之所使。
終日竟夜。
淹淹纏纏。
随波逐浪。
波波劫劫。
更不知所作何事。
亦不知自己本來是甚麼人。
及至忽然夢省。
亦自大生慚愧。
甚至扼腕頓足切齒椎心。
恨不能[囗@力]地跳向佛祖頂[甯*頁]上行。
及乎遇境逢緣。
眨眼之閑。
不覺堕入黑山鬼窟去也。
此乃天下有志學道之人通病。
豈獨禅人為然。
然其病根。
直在不了自心。
但為習氣所弄耳。
老人生平有志此一大事。
恨般若緣淺。
習氣偏厚。
又無如古之真正明眼知識垆鞴。
且自發志出家。
操方學道以來。
以至入山冰雪寒岩。
一至萬死一生之地。
于中種種伎倆知解。
向者裡一毫用不着。
唯獨于冷地納被蒙頭時。
忽然觑得父母未生前一點消息。
便回視昔之種種颠倒。
皆夢中事耳。
且複自恨為他業緣牽引。
堕入種種幻化境界。
至濱萬死而獲一生。
所賴凍餓中博得一點孤光。
處處受用。
種種逆順境界。
以此為垆冶鉗錘。
煅煉習氣。
粗重緣影塵垢耳。
即今生死關頭未知何如。
禅道佛法。
未必能會。
至若的信自心。
不向他求一着。
以此為消磨歲月之具。
其它複何容啟齒哉。
禅人今且行矣。
即求老人法語。
一似含元殿裡覓長安。
若向自己腳根未動步一着解。
提得起。
放得下。
乃至日用見色聞聲。
未開眼時。
未入耳時。
早能耳親眼辨。
決不向生死窠中。
習氣隊裡。
頭出頭沒。
此所謂不涉途程。
一步早已超過。
則佛祖亦無挨身處。
閻老子豈柰伊何。
如此。
方不負雪浪開導之恩。
亦不負自己百劫千生帶來者一點種子。
不被三毒習氣熏蒸爛。
亦不負老人今日向戈戟場中為汝出氣。
其或未然。
縱使學得三藏十二部更有何益。
如昔為人縱能穿衣吃飯。
更喚作甚麼人。
即老人今日之語。
大以木人穿靴。
石女戴帽耳。
古人雲。
初秋行腳。
汝等諸人。
隻須向萬裡無寸草處去。
且道如何是寸草處。
參參參。
示妙湛座主 從上古人出家。
本為生死大事。
即佛祖出世。
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
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
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
所謂迷之則生死始。
悟之則輪回息。
是知古人參求。
隻在生死路頭讨端的求究竟。
非離此外。
别于紙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
當作奇特事也。
所以達磨西來不立文字。
隻在了悟自心。
以此心為一切聖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
全悟此心則為至聖大乘。
少悟即為二乘。
不悟即為凡夫。
若悟而不存。
證而無得。
即為超聖凡出生死之向上一路矣。
近代學人去聖逾遠。
不見古人真實行履。
向日用現前境界。
生死岸頭一一透過。
即此日用。
不離一法。
不住一法。
處處不輕放過。
便是真切工夫。
即此目前一切聲色逆順。
愛憎境界。
一一透得過處。
便是真實悟門。
即此悟處頭頭法法。
便是真實佛法。
非是聽座主撞鐘擊鼓。
登華座。
開大口。
學野幹鳴。
側耳低頭。
閉目披衣時。
方為佛法也。
所以善财童子。
南曆百城。
參禮佛刹微塵數諸善知識。
故得開悟。
塵塵刹刹諸解脫法門。
然法門固無論。
即善知識。
安得有刹塵之多多耶。
殊不知刹刹塵塵者。
乃吾人日用妄想念慮情塵也。
苟能于日用起心動念處。
情根固結處。
愛憎交錯難解處。
貪嗔癡慢種種習氣難消磨處。
就于根本痛處劄錐。
一一勘破。
一一透過。
如此便是真實知識。
當下即登無礙自在大解脫無上法門。
舍此外更有何知識可參。
更有甚奇特法門可入耶。
示靈洲鏡上人 餘昔遊海門。
登妙高峰。
入無際三昧。
入棱伽室。
睹東坡老人。
代張方平手書棱伽經。
與佛印禅師留作金山常住。
是時舉身毛孔。
熙怡悅豫。
如春生百草。
不自知其所以然也。
及後覽教乘印證。
乃知為習氣橫發于中。
熏然不自覺耳。
自爾行腳雲水閑。
此海闊天空虛明昭曠之境。
時時如大圓鏡。
懸于眉睫閑也。
頃為幻業所弄。
直走瘴鄉。
舟行過曹溪口。
下浈陽峽。
經小金山。
而抵羊城。
未暇登眺。
戊戌秋日。
始得覽其勝。
與鏡心上人。
過東坡堂。
讀悟前身詩。
又爽然自失。
恍然若睹舊遊。
是知天地一幻具。
萬法一幻叢。
出沒一幻迹。
死生一幻場。
江山一幻境。
鱗甲羽毛一幻物。
聖凡一幻衆。
爾我一幻遇耳。
上人降心白法。
日誦金剛經以為定課。
舊染頓祛。
心光漸朗。
蓋肯于刮垢磨光。
非泛泛波流業海者比也。
頃持卷索法語。
為進修之資。
老人猛思昔遊海門故事。
今此地見東坡如前身。
因歎人生生死幻化去來夢事。
若以法界海慧照之。
則三際十方。
當下平等。
天宮淨土。
一道齊平。
心佛衆生。
了無差别。
镬湯垆炭。
實際清涼。
草樹庭莎。
風帆沙鳥。
煙雲變狀。
日月升沈。
舉目對揚。
無非普現色身三昧也。
吾學道人。
所貴金剛正眼。
爍破無明癡暗。
煥發本有智慧光明。
拈向現前日用。
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