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音
關燈
小
中
大
信吾抓住木闆套窗,探出身子望了望那棵櫻樹,不知蟬是不是已經落在櫻樹上了。
月夜已深,讓人感到其深邃一直伸向側面的遠方。
再過十天就是八月了,蟲仍在鳴叫。
仿佛還聽見夜露從樹葉上滴落在另一些樹葉上的嘀答聲。
于是,信吾蓦地聽見了山音。
沒有風,月光晶瑩,近于滿月。
在夜間潮濕的冷空氣的籠罩下,山丘上樹林子的輪廓變得朦胧,卻沒有在風中搖曳。
信吾所在的走廊下面,羊齒葉也紋絲不動。
夜間,在鐮倉的所謂山澗深處,有時會聽見波濤聲。
信吾疑是海浪聲,其實是山音。
它很像遠處的風聲,但有一種地聲般深沉的底力。
信吾以為是耳鳴,搖了搖頭。
聲音停息。
聲音停息之後,信吾陷入恐懼中。
莫非預示着死期将至?信吾不寒而栗。
信吾本想冷靜地确認一下是風聲?濤聲?還是耳鳴?可又覺得怎麼會有這些聲音呢。
然而,他确實聽見了山音,恍如魔鬼鳴山而過。
夜色充滿潮氣。
一道陡峭的斜坡前仿佛立着一堵黑魆魆的牆。
其實,那山不過是信吾家在庭院裡修築的小山,牆就恍如切開兩半的蛋立在那裡。
牆的旁邊和後面都有小山,鳴聲似乎來自信吾家的後山。
透過山頂林木的間隙,可以望見幾顆星星。
信吾将木闆套窗關上,同時想起一件怪事。
大約十天前,信吾在新建的酒館裡等候客人。
客人沒來,卻來了一個藝妓,後來又來了一兩個。
“把領帶解下來吧,怪悶熱的。
”藝妓說。
“嗯。
”信吾聽任藝妓解領帶。
他們并不相識。
藝妓将領帶塞進信吾放在壁龛邊上的大衣兜裡,然後談起她的身世來。
據說兩個多月前,藝妓同修建這家酒館的木匠險些雙雙殉情,當他們要咽氰化鉀時,藝妓懷疑那分量能否順利地緻死。
“那木匠說:沒錯、這是緻死量,這樣一份份包好就足以證明分量都裝足了。
” “是誰給裝的?人家會不會為了懲罰而在分量上做手腳呢?我追問他這是哪兒的醫生或藥房給的?他不肯回答。
你說奇怪吧,打算一道殉死的,卻不肯講出來。
真不明白。
” “你是在說單口相聲吧?”信吾想這麼說卻沒有說出來。
藝妓堅持着要請人鑒定藥的分量之後再去殉情。
“我就這樣把它帶到這兒來啦。
” 信吾心想:這真是件怪事。
他耳朵裡僅僅留下“修建這家酒館的木匠”這句話。
藝妓從紙盒裡掏出藥包,打開讓信吾瞧了瞧。
信吾瞧了一眼,“唔”地應了一聲。
那究竟是不是氰化鉀,他不得而知。
信吾關着木闆套窗,想起了那位藝妓。
信吾鑽進被窩,但不能把六十三歲的妻子喚醒,述說自己聽到山音所引起的那種恐懼感。
三 修一與信吾同在一個公司,他還擔任協助父親記憶的角色。
保子自不消說,連修一的媳婦也充當着信吾的助憶員呢。
這三個人都在做協助信吾記憶的工作。
在公司裡,信吾辦公室的女辦事員也在幫助信吾記憶。
修一走進信吾的辦公室,就在犄角的小書架上抽出一本書,翻閱起來。
“哎呀,哎呀。
”修一走到女辦事員的桌旁,讓她看翻開了的一頁。
“什麼事?”信吾微笑着說。
修一手捧書走了過來。
書上這樣寫道: ……這裡沒有喪失貞操觀念。
男人忍受不了持續愛一個女人的痛苦,女人也忍受不了愛一個男人的苦楚,為了雙方都愉快地、更持久地愛慕對方,作為手段,彼此可以尋找情人以外的男女。
就是說,這是一種鞏固相愛的方法…… “書上所說這裡,是指哪裡?”信吾問道。
“指巴黎呀。
這是一篇小說家的歐洲紀行。
” 信吾的頭腦,對警句或辟論早已反應遲鈍了。
不過,他倒覺得,這不是警句,也不是辟論,而像是很出色的洞察。
信吾發現修一并非對這段話有所感受,無疑是趕快示意下班後要帶女辦事員外出。
從鐮倉站下車之後,信吾心想:要是同修一約好回家時間,或比修一晚些回家就好了。
從東京回家的人流不絕,公共汽車也十分擁擠,信吾就步行了。
來到一家魚鋪面前,信吾駐步瞧了瞧。
老闆招呼了一聲,他便走進了店堂。
隻見裝着大蝦的木桶裡的水,灰蒙蒙地沉澱着。
信吾用手指觸了觸龍蝦。
大概是活的,可它卻紋絲不動。
海螺大量上市,他便決定買海螺。
“要幾個?”老闆問。
信吾遲疑了片刻。
“是啊,三個;要大的。
” “給您收拾一下吧。
好哩。
” 老闆和兒子将刀尖插進海螺殼裡,将螺肉剜了出來,刀尖碰在貝殼上發出的嘎吱聲,信吾覺着有點讨厭。
他們在水龍頭處沖洗過後,麻利地切開了。
這時候,兩個姑娘站在店鋪前。
“買點什麼嗎?”老闆邊切海螺邊問道。
“買竹莢魚。
” “幾條?” “一條” “一條?” “嗯。
” “一條?” 這是稍大一點的小竹莢魚。
姑娘對老闆
月夜已深,讓人感到其深邃一直伸向側面的遠方。
再過十天就是八月了,蟲仍在鳴叫。
仿佛還聽見夜露從樹葉上滴落在另一些樹葉上的嘀答聲。
于是,信吾蓦地聽見了山音。
沒有風,月光晶瑩,近于滿月。
在夜間潮濕的冷空氣的籠罩下,山丘上樹林子的輪廓變得朦胧,卻沒有在風中搖曳。
信吾所在的走廊下面,羊齒葉也紋絲不動。
夜間,在鐮倉的所謂山澗深處,有時會聽見波濤聲。
信吾疑是海浪聲,其實是山音。
它很像遠處的風聲,但有一種地聲般深沉的底力。
信吾以為是耳鳴,搖了搖頭。
聲音停息。
聲音停息之後,信吾陷入恐懼中。
莫非預示着死期将至?信吾不寒而栗。
信吾本想冷靜地确認一下是風聲?濤聲?還是耳鳴?可又覺得怎麼會有這些聲音呢。
然而,他确實聽見了山音,恍如魔鬼鳴山而過。
夜色充滿潮氣。
一道陡峭的斜坡前仿佛立着一堵黑魆魆的牆。
其實,那山不過是信吾家在庭院裡修築的小山,牆就恍如切開兩半的蛋立在那裡。
牆的旁邊和後面都有小山,鳴聲似乎來自信吾家的後山。
透過山頂林木的間隙,可以望見幾顆星星。
信吾将木闆套窗關上,同時想起一件怪事。
大約十天前,信吾在新建的酒館裡等候客人。
客人沒來,卻來了一個藝妓,後來又來了一兩個。
“把領帶解下來吧,怪悶熱的。
”藝妓說。
“嗯。
”信吾聽任藝妓解領帶。
他們并不相識。
藝妓将領帶塞進信吾放在壁龛邊上的大衣兜裡,然後談起她的身世來。
據說兩個多月前,藝妓同修建這家酒館的木匠險些雙雙殉情,當他們要咽氰化鉀時,藝妓懷疑那分量能否順利地緻死。
“那木匠說:沒錯、這是緻死量,這樣一份份包好就足以證明分量都裝足了。
” “是誰給裝的?人家會不會為了懲罰而在分量上做手腳呢?我追問他這是哪兒的醫生或藥房給的?他不肯回答。
你說奇怪吧,打算一道殉死的,卻不肯講出來。
真不明白。
” “你是在說單口相聲吧?”信吾想這麼說卻沒有說出來。
藝妓堅持着要請人鑒定藥的分量之後再去殉情。
“我就這樣把它帶到這兒來啦。
” 信吾心想:這真是件怪事。
他耳朵裡僅僅留下“修建這家酒館的木匠”這句話。
藝妓從紙盒裡掏出藥包,打開讓信吾瞧了瞧。
信吾瞧了一眼,“唔”地應了一聲。
那究竟是不是氰化鉀,他不得而知。
信吾關着木闆套窗,想起了那位藝妓。
信吾鑽進被窩,但不能把六十三歲的妻子喚醒,述說自己聽到山音所引起的那種恐懼感。
三 修一與信吾同在一個公司,他還擔任協助父親記憶的角色。
保子自不消說,連修一的媳婦也充當着信吾的助憶員呢。
這三個人都在做協助信吾記憶的工作。
在公司裡,信吾辦公室的女辦事員也在幫助信吾記憶。
修一走進信吾的辦公室,就在犄角的小書架上抽出一本書,翻閱起來。
“哎呀,哎呀。
”修一走到女辦事員的桌旁,讓她看翻開了的一頁。
“什麼事?”信吾微笑着說。
修一手捧書走了過來。
書上這樣寫道: ……這裡沒有喪失貞操觀念。
男人忍受不了持續愛一個女人的痛苦,女人也忍受不了愛一個男人的苦楚,為了雙方都愉快地、更持久地愛慕對方,作為手段,彼此可以尋找情人以外的男女。
就是說,這是一種鞏固相愛的方法…… “書上所說這裡,是指哪裡?”信吾問道。
“指巴黎呀。
這是一篇小說家的歐洲紀行。
” 信吾的頭腦,對警句或辟論早已反應遲鈍了。
不過,他倒覺得,這不是警句,也不是辟論,而像是很出色的洞察。
信吾發現修一并非對這段話有所感受,無疑是趕快示意下班後要帶女辦事員外出。
從鐮倉站下車之後,信吾心想:要是同修一約好回家時間,或比修一晚些回家就好了。
從東京回家的人流不絕,公共汽車也十分擁擠,信吾就步行了。
來到一家魚鋪面前,信吾駐步瞧了瞧。
老闆招呼了一聲,他便走進了店堂。
隻見裝着大蝦的木桶裡的水,灰蒙蒙地沉澱着。
信吾用手指觸了觸龍蝦。
大概是活的,可它卻紋絲不動。
海螺大量上市,他便決定買海螺。
“要幾個?”老闆問。
信吾遲疑了片刻。
“是啊,三個;要大的。
” “給您收拾一下吧。
好哩。
” 老闆和兒子将刀尖插進海螺殼裡,将螺肉剜了出來,刀尖碰在貝殼上發出的嘎吱聲,信吾覺着有點讨厭。
他們在水龍頭處沖洗過後,麻利地切開了。
這時候,兩個姑娘站在店鋪前。
“買點什麼嗎?”老闆邊切海螺邊問道。
“買竹莢魚。
” “幾條?” “一條” “一條?” “嗯。
” “一條?” 這是稍大一點的小竹莢魚。
姑娘對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