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春天的鐘
關燈
小
中
大
于山茶花。
于是他将信吾帶到裡院。
這是約莫四五坪寬的菜地,在這些菜地前堆放着成排的盆栽。
山茶樹是棵老樹,樹幹蒼勁,充滿了活力。
“不能讓花總纏在樹上,也就把花給揪下來了。
”香煙鋪老闆說。
“就是這樣也還開花嗎?”信吾探問。
“雖然開了很多花,但我們隻适當地留下幾朵。
店鋪前的山茶花綻開了二三十朵呐。
” 香煙鋪老闆談了侍弄盆栽的經驗,還談到鐮倉人愛好盆栽的一些新聞。
他這麼一說,信吾想起商店街店鋪的窗戶上經常擺放着盆栽的情景來。
“謝謝,真是好享受啊。
” 信吾剛要走出店鋪,香煙鋪老闆又說: “雖然沒有什麼好東西,不過後面有些還可以……栽一盆盆栽的山茶花,為了不讓它枯萎,不讓它變醜,這裡就産生責任問題,對偷懶者來說倒是有好處啊。
” 信吾邊走邊點燃了一支剛買來的光明牌香煙。
“煙盒上畫了一尊大佛。
是為鐮倉制作的。
”信吾說着将煙盒遞給了房子。
“讓我看看。
”裡子跷着腳拿去了。
“去年秋天房子從家中出走後,到過信州吧。
“不是什麼出走。
”房子頂撞了信吾一句。
“那時候,在老家沒看過盆栽嗎?” “沒看過。
” “可能是吧。
已經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老家的外公愛好盆栽。
就是保子她爹啊。
可是,保子卻不懂侍弄,也漫不經心,粗枝大葉,所以外公喜歡大姨媽,讓大姨媽照顧盆栽了。
大姨媽是個大美人,和你媽簡直不像是親姐妹。
一天早晨,盆栽架上積滿了雪,留着天真的劉海發的大姨媽身穿紅色元祿袖①和服在排除花盆上的積雪的那幅姿影,至今仍曆曆在目。
她輪廓分明,美極了。
信州寒冷,呵氣是白的。
” 那白色的阿氣猶如少女的溫柔和散出的芬芳。
時代不同,房子與之無關,倒是好事。
信吾倏然落入回憶之中。
“可是,剛才看到的山茶花,精心栽培還不到三四十年吧。
” 恐怕樹齡相當了吧。
在花盆裡要栽到樹幹長出瘤子來,不知得費多少年啊。
保子的姐姐辭世以後,供奉在佛龛裡的紅葉盆栽,會有人照料,不至于枯萎吧? 三 三人來到寺院内,正好趕上童男童女的整隊行進在大佛前的鋪石路上。
看上去是從遠方走來的,有的已經露出了倦容。
房子抱起裡子,站在人牆的後面。
裡子把視線投向穿着華麗的長袖和服的童男童女身上。
聽說這裡豎立着一塊與謝野晶子②的詩碑,他們就走到了後院,隻見石碑上刻着像是放大了的晶子本人的字。
①元祿袖,是日本少女穿用的一種和服,袖子短,袖口成圓形。
②與謝野晶子(1878—1942),日本女詩人。
“還是寫成釋迦牟尼……”信吾說。
然而,房子不懂這首脍炙人口的詩歌,信吾有點掃興了。
晶子的歌是:鐮倉有大佛,釋迦牟尼是美男。
可是信吾卻說:“大佛不是釋迎牟尼。
實際上是阿彌陀佛。
因為弄錯了,所以詩歌也改了。
如今在流行的詩歌中将釋迦牟尼改稱阿彌陀佛或者大佛,音韻不協調,佛字又重疊。
但是,就這樣刻成詩碑,畢竟還是錯誤啊。
” 詩碑旁邊圍着布幕,設有淡茶招待。
房子從菊子那裡拿到了茶券。
信吾望着露天底下的茶的顔色,以為裡子要喝茶,不料裡子卻用一隻手抓住了茶碗邊。
那是供點茶用的一隻很普通的茶碗,但信吾還是幫她捧住茶碗說: “很苦哩。
” “苦嗎?” 裡子在喝茶之前,裝出了一副很苦的樣子。
跳舞的少女群,走進市幕裡來了。
其中一半少女落坐在入口處的折疊椅上,其餘的則向前擠擁,幾乎是人疊人了。
她們都濃妝豔抹,身穿華麗的長袖和服。
在少女堆的後面,立着兩三棵小櫻樹,花兒盛開。
花色比不上長袖和服的鮮豔,顯得有點雅淡。
陽光灑落在對面的樹林子的悠悠碧綠上。
“水,媽媽,我要喝水。
”裡子一邊觀看跳舞的少女們一邊說。
“這裡沒有水,回家再喝吧。
”房子撫慰了一句。
信吾忽然也想喝水。
不記得是三月的哪一天了,從橫須賀線的電車上,信吾看見一個跟裡子一般大的女孩子,站在品川站月台上的自來水管旁,在喝自來水。
開始,一擰開水龍頭,水就往上冒,女孩子吓了一跳,笑了起來。
那副笑臉,可愛極了。
她母親給她調了調水龍頭。
他目睹這女孩喝得美滋滋的神态,感受到今年的春天到來了。
此時,他想起了這件事。
看到這群身着舞裝的少女,裡子和自己都想喝水,這是什麼道理呢?信吾在思考的時候,裡子又糾纏起來說: “衣服,給我買衣服。
我要衣服。
” 房子站起身來。
在跳舞少女的中央,有個比裡子大一兩歲的女孩。
她眉毛又粗又短;把眉毛描得稍低,挺可愛的。
她臉上鑲嵌着兩隻圓鈴般的眼睛,眼邊沿抹上了胭脂。
房子牽着裡子的手,裡子直盯住那個女孩子
于是他将信吾帶到裡院。
這是約莫四五坪寬的菜地,在這些菜地前堆放着成排的盆栽。
山茶樹是棵老樹,樹幹蒼勁,充滿了活力。
“不能讓花總纏在樹上,也就把花給揪下來了。
”香煙鋪老闆說。
“就是這樣也還開花嗎?”信吾探問。
“雖然開了很多花,但我們隻适當地留下幾朵。
店鋪前的山茶花綻開了二三十朵呐。
” 香煙鋪老闆談了侍弄盆栽的經驗,還談到鐮倉人愛好盆栽的一些新聞。
他這麼一說,信吾想起商店街店鋪的窗戶上經常擺放着盆栽的情景來。
“謝謝,真是好享受啊。
” 信吾剛要走出店鋪,香煙鋪老闆又說: “雖然沒有什麼好東西,不過後面有些還可以……栽一盆盆栽的山茶花,為了不讓它枯萎,不讓它變醜,這裡就産生責任問題,對偷懶者來說倒是有好處啊。
” 信吾邊走邊點燃了一支剛買來的光明牌香煙。
“煙盒上畫了一尊大佛。
是為鐮倉制作的。
”信吾說着将煙盒遞給了房子。
“讓我看看。
”裡子跷着腳拿去了。
“去年秋天房子從家中出走後,到過信州吧。
“不是什麼出走。
”房子頂撞了信吾一句。
“那時候,在老家沒看過盆栽嗎?” “沒看過。
” “可能是吧。
已經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老家的外公愛好盆栽。
就是保子她爹啊。
可是,保子卻不懂侍弄,也漫不經心,粗枝大葉,所以外公喜歡大姨媽,讓大姨媽照顧盆栽了。
大姨媽是個大美人,和你媽簡直不像是親姐妹。
一天早晨,盆栽架上積滿了雪,留着天真的劉海發的大姨媽身穿紅色元祿袖①和服在排除花盆上的積雪的那幅姿影,至今仍曆曆在目。
她輪廓分明,美極了。
信州寒冷,呵氣是白的。
” 那白色的阿氣猶如少女的溫柔和散出的芬芳。
時代不同,房子與之無關,倒是好事。
信吾倏然落入回憶之中。
“可是,剛才看到的山茶花,精心栽培還不到三四十年吧。
” 恐怕樹齡相當了吧。
在花盆裡要栽到樹幹長出瘤子來,不知得費多少年啊。
保子的姐姐辭世以後,供奉在佛龛裡的紅葉盆栽,會有人照料,不至于枯萎吧? 三 三人來到寺院内,正好趕上童男童女的整隊行進在大佛前的鋪石路上。
看上去是從遠方走來的,有的已經露出了倦容。
房子抱起裡子,站在人牆的後面。
裡子把視線投向穿着華麗的長袖和服的童男童女身上。
聽說這裡豎立着一塊與謝野晶子②的詩碑,他們就走到了後院,隻見石碑上刻着像是放大了的晶子本人的字。
①元祿袖,是日本少女穿用的一種和服,袖子短,袖口成圓形。
②與謝野晶子(1878—1942),日本女詩人。
“還是寫成釋迦牟尼……”信吾說。
然而,房子不懂這首脍炙人口的詩歌,信吾有點掃興了。
晶子的歌是:鐮倉有大佛,釋迦牟尼是美男。
可是信吾卻說:“大佛不是釋迎牟尼。
實際上是阿彌陀佛。
因為弄錯了,所以詩歌也改了。
如今在流行的詩歌中将釋迦牟尼改稱阿彌陀佛或者大佛,音韻不協調,佛字又重疊。
但是,就這樣刻成詩碑,畢竟還是錯誤啊。
” 詩碑旁邊圍着布幕,設有淡茶招待。
房子從菊子那裡拿到了茶券。
信吾望着露天底下的茶的顔色,以為裡子要喝茶,不料裡子卻用一隻手抓住了茶碗邊。
那是供點茶用的一隻很普通的茶碗,但信吾還是幫她捧住茶碗說: “很苦哩。
” “苦嗎?” 裡子在喝茶之前,裝出了一副很苦的樣子。
跳舞的少女群,走進市幕裡來了。
其中一半少女落坐在入口處的折疊椅上,其餘的則向前擠擁,幾乎是人疊人了。
她們都濃妝豔抹,身穿華麗的長袖和服。
在少女堆的後面,立着兩三棵小櫻樹,花兒盛開。
花色比不上長袖和服的鮮豔,顯得有點雅淡。
陽光灑落在對面的樹林子的悠悠碧綠上。
“水,媽媽,我要喝水。
”裡子一邊觀看跳舞的少女們一邊說。
“這裡沒有水,回家再喝吧。
”房子撫慰了一句。
信吾忽然也想喝水。
不記得是三月的哪一天了,從橫須賀線的電車上,信吾看見一個跟裡子一般大的女孩子,站在品川站月台上的自來水管旁,在喝自來水。
開始,一擰開水龍頭,水就往上冒,女孩子吓了一跳,笑了起來。
那副笑臉,可愛極了。
她母親給她調了調水龍頭。
他目睹這女孩喝得美滋滋的神态,感受到今年的春天到來了。
此時,他想起了這件事。
看到這群身着舞裝的少女,裡子和自己都想喝水,這是什麼道理呢?信吾在思考的時候,裡子又糾纏起來說: “衣服,給我買衣服。
我要衣服。
” 房子站起身來。
在跳舞少女的中央,有個比裡子大一兩歲的女孩。
她眉毛又粗又短;把眉毛描得稍低,挺可愛的。
她臉上鑲嵌着兩隻圓鈴般的眼睛,眼邊沿抹上了胭脂。
房子牽着裡子的手,裡子直盯住那個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