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感恩節的紳士
關燈
小
中
大
有一天是屬于我們的。
到了那一天,隻要不是從石頭裡迸出來的美國人都回到自己的老家,吃蘇打餅幹,看着門口的舊抽水機,覺得它仿佛比以前更靠近門廊,不禁暗自納悶。
祝福那一天吧。
羅斯福總統把它給了我。
我們聽到過一些有關清教徒的傳說①,可是記不清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了。
不用說,假如他們再想登陸的話,我們準能把他們揍得落花流水。
普利茅斯岩石嗎②?唔,這個名稱聽來倒有些耳熟。
自從火雞托拉斯壟斷了市場以後,我們有許多人不得不降格以求,改吃母雞了。
不過華盛頓又有人走漏消息,把感恩節公告預先通知了他們。
①一六二○年,英國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壓迫,首批乘坐“五月花号”船來到美洲普利茅斯,船上有英格蘭、蘇格蘭和荷蘭籍移民一百○二人。
移民定居後的次年,為慶祝第一次收獲,感謝上帝的恩惠,制訂了感恩節,後成為美國法定節日,由聯邦總統或各州州長發表公告,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這裡的羅斯福總統指西奧多·羅斯福(1858~1919),在任期為一九○一年至一九○九年。
②普利茅斯岩石在馬薩諸塞州普利茅斯港口,相傳為首批清教徒登陸之處,其實登陸地點是普羅文斯敦的科德角。
越桔沼澤地東面的那個大城市③使感恩節成為法定節日。
一年之中,唯有在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那個大城市才承認渡口以外的美國。
唯有這一天才純粹是美國的。
是的,它是獨一無二的美國的慶祝日。
③指紐約市。
現在有一個故事可以向你們證明:在大洋此岸的我們,也有一些日趨古老的傳統,并且由于我們的奮發和進取精神,這些傳統趨向古老的速度比在英國快得多。
斯塔弗·皮特坐在聯合廣場噴水泉對面人行道旁邊東入口右面的第三條長凳上。
九年來,每逢感恩節,他總是不早不遲,在一點鐘的時候坐在老地方。
他每次這樣一坐,總有一些意外的遭遇——查爾斯·狄更斯式的遭遇,使他的坎肩脹過心口,背後也是如此。
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現在一年一度的約會地點,似乎是出于習慣,而不是出于一年一度的饑餓。
據慈善家們的看法,窮苦人仿佛要隔那麼長的時間才遭到饑餓的折磨。
當然啦,皮特一點兒也不餓。
他來這兒之前剛剛大吃了一頓,如今隻剩下呼吸和挪動的氣力了。
他的眼睛活象兩顆淡色的醋栗,牢牢地嵌在一張浮腫的、油水淋漓的油灰面具上。
他短促地、呼哧呼哧地喘着氣;脖子上一圈參議員似的脂肪組織,使他翻上來的衣領失去了時髦的派頭。
一星期以前,救世軍修女的仁慈的手指替他縫在衣服上的鈕扣,象玉米花似地爆開來,在他身邊撒了一地。
他的衣服固然褴褛,襯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夾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風隻給他帶來一種可喜的涼爽。
因為那頓特别豐富的飯菜所産生的熱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勝負擔。
那頓飯以牡蛎開始,以葡萄幹布丁結束,包括了他所認為的全世界的烤火雞、煮土豆、雞肉色拉、南瓜餡餅和冰淇淋。
因此,他肚子塞得飽飽地坐着,帶着撐得慌的神情看着周圍的一切。
那頓飯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路過五馬路起點附近的一幢紅磚住宅,那裡面住有兩位家系古老,尊重傳統的老太太。
她們甚至不承認紐約的存在,并且認為感恩節隻是為了華盛頓廣場才制訂的。
她們的傳統習慣之一,是派一個傭人等在側門口,吩咐他在正午過後把第一個饑餓的過路人請進來,讓他大吃大喝,飽餐一頓。
斯塔弗·皮特去公園時,碰巧路過那裡,給管家們請了進去,成全了城堡裡
到了那一天,隻要不是從石頭裡迸出來的美國人都回到自己的老家,吃蘇打餅幹,看着門口的舊抽水機,覺得它仿佛比以前更靠近門廊,不禁暗自納悶。
祝福那一天吧。
羅斯福總統把它給了我。
我們聽到過一些有關清教徒的傳說①,可是記不清他們是什麼樣的人了。
不用說,假如他們再想登陸的話,我們準能把他們揍得落花流水。
普利茅斯岩石嗎②?唔,這個名稱聽來倒有些耳熟。
自從火雞托拉斯壟斷了市場以後,我們有許多人不得不降格以求,改吃母雞了。
不過華盛頓又有人走漏消息,把感恩節公告預先通知了他們。
①一六二○年,英國清教徒因不堪宗教壓迫,首批乘坐“五月花号”船來到美洲普利茅斯,船上有英格蘭、蘇格蘭和荷蘭籍移民一百○二人。
移民定居後的次年,為慶祝第一次收獲,感謝上帝的恩惠,制訂了感恩節,後成為美國法定節日,由聯邦總統或各州州長發表公告,一般在每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這裡的羅斯福總統指西奧多·羅斯福(1858~1919),在任期為一九○一年至一九○九年。
②普利茅斯岩石在馬薩諸塞州普利茅斯港口,相傳為首批清教徒登陸之處,其實登陸地點是普羅文斯敦的科德角。
越桔沼澤地東面的那個大城市③使感恩節成為法定節日。
一年之中,唯有在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那個大城市才承認渡口以外的美國。
唯有這一天才純粹是美國的。
是的,它是獨一無二的美國的慶祝日。
③指紐約市。
現在有一個故事可以向你們證明:在大洋此岸的我們,也有一些日趨古老的傳統,并且由于我們的奮發和進取精神,這些傳統趨向古老的速度比在英國快得多。
斯塔弗·皮特坐在聯合廣場噴水泉對面人行道旁邊東入口右面的第三條長凳上。
九年來,每逢感恩節,他總是不早不遲,在一點鐘的時候坐在老地方。
他每次這樣一坐,總有一些意外的遭遇——查爾斯·狄更斯式的遭遇,使他的坎肩脹過心口,背後也是如此。
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現在一年一度的約會地點,似乎是出于習慣,而不是出于一年一度的饑餓。
據慈善家們的看法,窮苦人仿佛要隔那麼長的時間才遭到饑餓的折磨。
當然啦,皮特一點兒也不餓。
他來這兒之前剛剛大吃了一頓,如今隻剩下呼吸和挪動的氣力了。
他的眼睛活象兩顆淡色的醋栗,牢牢地嵌在一張浮腫的、油水淋漓的油灰面具上。
他短促地、呼哧呼哧地喘着氣;脖子上一圈參議員似的脂肪組織,使他翻上來的衣領失去了時髦的派頭。
一星期以前,救世軍修女的仁慈的手指替他縫在衣服上的鈕扣,象玉米花似地爆開來,在他身邊撒了一地。
他的衣服固然褴褛,襯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夾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風隻給他帶來一種可喜的涼爽。
因為那頓特别豐富的飯菜所産生的熱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勝負擔。
那頓飯以牡蛎開始,以葡萄幹布丁結束,包括了他所認為的全世界的烤火雞、煮土豆、雞肉色拉、南瓜餡餅和冰淇淋。
因此,他肚子塞得飽飽地坐着,帶着撐得慌的神情看着周圍的一切。
那頓飯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
他路過五馬路起點附近的一幢紅磚住宅,那裡面住有兩位家系古老,尊重傳統的老太太。
她們甚至不承認紐約的存在,并且認為感恩節隻是為了華盛頓廣場才制訂的。
她們的傳統習慣之一,是派一個傭人等在側門口,吩咐他在正午過後把第一個饑餓的過路人請進來,讓他大吃大喝,飽餐一頓。
斯塔弗·皮特去公園時,碰巧路過那裡,給管家們請了進去,成全了城堡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