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家具出租的房間

關燈
帶家具出租的房間  歐·亨利(著) 在紐約西區南部的紅磚房那一帶地方,絕大多數居民都如時光一樣動蕩不定、遷移不停、來去匆匆。

    正因為無家可歸,他們也可以說有上百個家。

    他們不時從這間客房搬到另一間客房,永遠都是那麼變幻無常——在居家上如此,在情感和理智上也無二緻。

    他們用爵士樂曲調唱着流行曲“家,甜美的家”;全部家當用硬紙盒一拎就走;纏緣于闊邊帽上的裝飾就是他們的葡萄藤;拐杖就是他們的無花果樹。

     這一帶有成百上千這種住客,這一帶的房子可以述說的故事自然也是成百上千。

    當然,它們大多幹癟乏味;不過,要說在這麼多漂泊過客掀起的餘波中找不出一兩個鬼魂,那才是怪事哩。

     一天傍晚擦黑以後,有個青年男子在這些崩塌失修的紅磚大房中間轉悠尋覓,挨門挨戶按鈴。

    在第十二家門前,他把空當當的手提行李放在台階上,然後揩去帽沿和額頭上的灰塵。

    門鈴聲很弱,好像傳至遙遠、空曠的房屋深處。

     這是他按響的第十二家門鈴。

    鈴聲響過,女房東應聲出來開門。

    她的模樣使他想起一隻讨厭的、吃得過多的蛆蟲。

    它已經把果仁吃得隻剩空殼,現在正想尋找可以充饑的房客來填充空間。

     年輕人問有沒有房間出租。

     “進來吧,”房東說。

    她的聲音從喉頭擠出,嘎聲嘎氣,好像喉嚨上繃了層毛皮。

    “三樓還有個後間,空了一個星期。

    想看看嗎?” 年輕人跟她上樓。

    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一線微光緩和了過道上的陰影。

    他們不聲不響地走着,腳下的地毯破爛不堪,可能連造出它的織布機都要詛咒說這不是自己的産物。

    它好像已經植物化了,已經在這惡臭、陰暗的空氣中退化成茂盛滋潤的地衣或滿地蔓延的苔藓,東一塊西一塊,一直長到樓梯上,踩在腳下像有機物一樣粘糊糊的。

    樓梯轉角處牆上都有空着的壁龛。

    它們裡面也許曾放過花花草草。

    果真如此的話,那些花草已經在污濁肮髒的空氣中死去。

    壁龛裡面也許曾放過聖像,但是不難想象,黑暗之中大大小小的魔鬼早就把聖人拖出來,一直拖到下面某間客房那邪惡的深淵之中去了。

     “就是這間,”房東說,還是那副毛皮嗓子。

    “房間很不錯,難得有空的時候。

    今年夏天這兒還住過一些特别講究的人哩——從不找麻煩,按時提前付房租。

    自來水在過道盡頭。

    斯普羅爾斯和穆尼住了三個月。

    她們演過輕松喜劇。

    布雷塔·斯普羅爾斯小姐——也許你聽說過她吧——喔,那隻是藝名兒——就在那張梳妝台上邊,原來還挂着她的結婚證書哩,鑲了框的。

    煤氣開關在這兒,瞧這壁櫥也很寬敞。

    這房間人人見了都喜歡,從來沒長時間空過。

    ” “你這兒住過很多演戲的?”年輕人問。

     “他們這個來,那個去。

    我的房客中有很多人在演出界幹事。

    對了,先生,這一帶劇院集中,演戲的人從不在一個地方長住。

    到這兒來住過的也不少。

    他們這個來,那個去。

    ” 他租下了房間,預付了一個星期的租金。

    他說他很累,想馬上住下來。

    他點清了租金。

    她說房間早就準備規矩,連毛巾和水都是現成的。

    房東走開時,——他又——已經是第一千次了——把挂在舌尖的問題提了出來。

     “有個姑娘——瓦西納小姐——埃盧瓦絲·瓦西納小姐——你記得房客中有過這人嗎?她多半是在台上唱歌的。

    她皮膚白嫩,個子中等,身材苗條,金紅色頭發,左眼眉毛邊長了顆黑痣。

    ” “不,我記不得這個名字。

    那些搞演出的,換名字跟換房間一樣快,來來去去,誰也說不準。

    不,我想不起這個名字了。

    ” 不。

    總是不。

    五個月不間斷地打聽詢問,千篇一律地否定回答。

    已經花了好多時間,白天去找劇院經理、代理人、劇校和合唱團打聽;晚上則夾在觀衆之中去尋找,名角兒會演的劇院去找過,下流污穢的音樂廳也去找過,甚至還害怕在那類地方找到他最想找的人。

    他對她獨懷真情,一心要找到她。

    他确信,自她從家裡失蹤以來,這座水流環繞的大城市一定把她蒙在了某個角落。

    但這座城市就像一大團流沙,沙粒的位置變化不定,沒有基礎,今天還浮在上層的細粒到了明天就被淤泥和粘土覆蓋在下面。

     客房以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