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亮的燈盞
關燈
小
中
大
當然,這個問題有兩方面。
讓我們看看問題的另一方面吧。
我們時常聽人們說起“商店女郎”。
事實上這種人是沒有的。
隻有在商店裡售貨的女郎。
那是她們賴以糊口的職業。
為什麼要把她們的職業作為形容詞呢?我們應當講點公道。
我們可沒有把五馬路的姑娘們說成是“結婚女郎”呀。
蘆和南希是好朋友。
她們來到這個大城市裡找工作,是因為家鄉不夠吃。
南希十九歲;蘆二十歲。
兩人都是漂亮的、好動的農村姑娘,都沒有登上舞台的野心。
高高在上的小天使指點她們找到了便宜而體面的寄宿舍。
兩人都找到了職業,成了雇傭勞動者。
她們仍舊是好朋友。
一晃過了六個月,我才請你上前一步,給她們介紹介紹。
愛管閑事的讀者啊:這兩位是我的女朋友,南希小姐和蘆小姐。
你跟她們握手的時候,請注意她們的裝束——不過别露痕迹。
是的,别露痕迹,因為她們同賽馬場包廂裡的貴婦人一樣,碰到别人瞪着眼睛看她們的時候,也要不高興的。
蘆在一家手工洗衣作裡當熨衣工,拿的是計件工資。
她穿着一件不稱身的紫色衣服,帽子上的羽飾也比應有的長出了四英寸;可是她的貂皮手筒和圍脖是花了二十五塊錢買的,不過在季節過去之前,它的同類會在櫥窗裡标價為七元九角八分。
她面頰紅潤,淡藍色的眼睛晶瑩明亮。
她渾身散發着心滿意足的氣息。
至于南希呢,你會管她叫商店女郎的——因為你已經養成習慣了。
商店女郎的典型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一些頑固的人總是要尋找典型,那麼就算南希是個典型吧。
她把頭發梳成蓬松高聳的龐巴杜式,臉上顯出一副矯枉過正的嚴肅神情。
她的裙子的質料相當差勁,式樣卻很合時。
她沒有皮大衣來抵禦料峭的春寒,但她趾高氣揚地穿着一件絨面呢的短大衣,仿佛那是波斯羔羊皮做的。
無情的尋找典型的人啊,她臉上和眼睛裡流露出來的,就是典型的商店女郎的神情。
那種神情是對虛度芳華的沉默而高傲的反抗;抑郁地預言着即将到來的報複。
即使在她開懷暢笑的時候,那種神情也依然存在。
同樣的神情可以在俄羅斯農民的眼睛裡看到;等到加百列吹響最後審判的号角時,我們中間還活着的人在加百列的臉上也可以看到。
那種神情原該使男人們自慚形穢;但他們老是嬉皮涎臉,别有用心地奉獻鮮花。
現在你可以掀掀帽子,走你的路了。
你已經接受了蘆的愉快的“再見”,和南希的譏諷而又甜蜜的微笑。
不知怎麼搞的,那種微笑仿佛從你身邊掠過,象白蛾似地撲翼飛過屋頂,直上雲霄。
她們倆在街角上等丹恩。
丹恩是蘆的好朋友。
你問他忠實嗎?嗯,如果瑪麗需要招用十來個傳票送達員去尋找她的羔羊時①,丹恩總是在場幫忙的。
①指英國童謠中的瑪麗和她忠誠的羔羊。
“你冷嗎,南希?”蘆說。
“你在那家老鋪子裡幹活,每星期隻有八塊錢,真是個傻瓜!上星期我掙了十八塊五。
當然,熨衣服的活兒不如在櫃台後面賣花邊那麼氣派,但是能掙錢。
我們熨衣工每星期至少掙得到十塊錢。
并且我認為那也不是不光彩的工作。
” “你幹你的好啦。
”南希翹起鼻子說。
“我甘願拿八塊錢一星期,住住過道房間。
我喜歡待在有好東西和闊人來往的地方。
何況我的機會有好多啊!我們手套部的一個姑娘嫁給了一個匹茨堡來的——煉鋼的人,或者是鐵匠,或者是别的什麼——身價足足有一百萬呢。
總有一天,我自己也要找到一個闊佬。
我倒不是在誇耀我的相貌或者别的長處;可是既然有大好機會,我總得碰碰運氣。
待在洗衣作裡有什麼出息呢?” “不見得吧,我就是在洗衣作裡碰到丹恩的。
”蘆得意揚揚地說。
“他那次跑來取他星期日穿的襯衫和領子,看見我在第一張桌子上熨衣服。
我們洗衣作裡的姑娘都想在第一張桌子上幹活。
那天埃拉·馬金尼斯病了,我頂了她的位置。
丹恩說他一眼就注意到我的胳膊是多麼豐滿,多麼白皙。
我是把袖管卷起來幹活的。
來洗衣作的也有上流人。
你從他們把衣服藏在手提箱裡,突然溜進來的樣子就可以認出他們。
” “你怎麼能穿那樣的坎肩呢,蘆?”南希說,她眯縫着眼睛,關心而又責備地盯着那件惹厭的衣服。
“它說明你的審美力太差啦。
” “這件坎肩嗎?”蘆睜大了眼睛,憤憤地說。
“嘿,這件坎肩花了我十六塊錢呢。
事實上要值二十五塊。
一個女人送來洗熨,再也沒有來取。
老闆把它賣給了我。
上面的手工刺繡有好多碼呢。
你還是評評你自己身上那件又難看,又素淡的東西吧。
” “這件難看素淡的東西,”南希不動聲色地說,“是按照範·阿爾斯丁·費希爾太太身上一套衣服的式樣縫制的。
店裡的女同事們說,去年她在我們店裡買了一萬兩千元的東西。
我這件是自己
讓我們看看問題的另一方面吧。
我們時常聽人們說起“商店女郎”。
事實上這種人是沒有的。
隻有在商店裡售貨的女郎。
那是她們賴以糊口的職業。
為什麼要把她們的職業作為形容詞呢?我們應當講點公道。
我們可沒有把五馬路的姑娘們說成是“結婚女郎”呀。
蘆和南希是好朋友。
她們來到這個大城市裡找工作,是因為家鄉不夠吃。
南希十九歲;蘆二十歲。
兩人都是漂亮的、好動的農村姑娘,都沒有登上舞台的野心。
高高在上的小天使指點她們找到了便宜而體面的寄宿舍。
兩人都找到了職業,成了雇傭勞動者。
她們仍舊是好朋友。
一晃過了六個月,我才請你上前一步,給她們介紹介紹。
愛管閑事的讀者啊:這兩位是我的女朋友,南希小姐和蘆小姐。
你跟她們握手的時候,請注意她們的裝束——不過别露痕迹。
是的,别露痕迹,因為她們同賽馬場包廂裡的貴婦人一樣,碰到别人瞪着眼睛看她們的時候,也要不高興的。
蘆在一家手工洗衣作裡當熨衣工,拿的是計件工資。
她穿着一件不稱身的紫色衣服,帽子上的羽飾也比應有的長出了四英寸;可是她的貂皮手筒和圍脖是花了二十五塊錢買的,不過在季節過去之前,它的同類會在櫥窗裡标價為七元九角八分。
她面頰紅潤,淡藍色的眼睛晶瑩明亮。
她渾身散發着心滿意足的氣息。
至于南希呢,你會管她叫商店女郎的——因為你已經養成習慣了。
商店女郎的典型是根本不存在的;但是一些頑固的人總是要尋找典型,那麼就算南希是個典型吧。
她把頭發梳成蓬松高聳的龐巴杜式,臉上顯出一副矯枉過正的嚴肅神情。
她的裙子的質料相當差勁,式樣卻很合時。
她沒有皮大衣來抵禦料峭的春寒,但她趾高氣揚地穿着一件絨面呢的短大衣,仿佛那是波斯羔羊皮做的。
無情的尋找典型的人啊,她臉上和眼睛裡流露出來的,就是典型的商店女郎的神情。
那種神情是對虛度芳華的沉默而高傲的反抗;抑郁地預言着即将到來的報複。
即使在她開懷暢笑的時候,那種神情也依然存在。
同樣的神情可以在俄羅斯農民的眼睛裡看到;等到加百列吹響最後審判的号角時,我們中間還活着的人在加百列的臉上也可以看到。
那種神情原該使男人們自慚形穢;但他們老是嬉皮涎臉,别有用心地奉獻鮮花。
現在你可以掀掀帽子,走你的路了。
你已經接受了蘆的愉快的“再見”,和南希的譏諷而又甜蜜的微笑。
不知怎麼搞的,那種微笑仿佛從你身邊掠過,象白蛾似地撲翼飛過屋頂,直上雲霄。
她們倆在街角上等丹恩。
丹恩是蘆的好朋友。
你問他忠實嗎?嗯,如果瑪麗需要招用十來個傳票送達員去尋找她的羔羊時①,丹恩總是在場幫忙的。
①指英國童謠中的瑪麗和她忠誠的羔羊。
“你冷嗎,南希?”蘆說。
“你在那家老鋪子裡幹活,每星期隻有八塊錢,真是個傻瓜!上星期我掙了十八塊五。
當然,熨衣服的活兒不如在櫃台後面賣花邊那麼氣派,但是能掙錢。
我們熨衣工每星期至少掙得到十塊錢。
并且我認為那也不是不光彩的工作。
” “你幹你的好啦。
”南希翹起鼻子說。
“我甘願拿八塊錢一星期,住住過道房間。
我喜歡待在有好東西和闊人來往的地方。
何況我的機會有好多啊!我們手套部的一個姑娘嫁給了一個匹茨堡來的——煉鋼的人,或者是鐵匠,或者是别的什麼——身價足足有一百萬呢。
總有一天,我自己也要找到一個闊佬。
我倒不是在誇耀我的相貌或者别的長處;可是既然有大好機會,我總得碰碰運氣。
待在洗衣作裡有什麼出息呢?” “不見得吧,我就是在洗衣作裡碰到丹恩的。
”蘆得意揚揚地說。
“他那次跑來取他星期日穿的襯衫和領子,看見我在第一張桌子上熨衣服。
我們洗衣作裡的姑娘都想在第一張桌子上幹活。
那天埃拉·馬金尼斯病了,我頂了她的位置。
丹恩說他一眼就注意到我的胳膊是多麼豐滿,多麼白皙。
我是把袖管卷起來幹活的。
來洗衣作的也有上流人。
你從他們把衣服藏在手提箱裡,突然溜進來的樣子就可以認出他們。
” “你怎麼能穿那樣的坎肩呢,蘆?”南希說,她眯縫着眼睛,關心而又責備地盯着那件惹厭的衣服。
“它說明你的審美力太差啦。
” “這件坎肩嗎?”蘆睜大了眼睛,憤憤地說。
“嘿,這件坎肩花了我十六塊錢呢。
事實上要值二十五塊。
一個女人送來洗熨,再也沒有來取。
老闆把它賣給了我。
上面的手工刺繡有好多碼呢。
你還是評評你自己身上那件又難看,又素淡的東西吧。
” “這件難看素淡的東西,”南希不動聲色地說,“是按照範·阿爾斯丁·費希爾太太身上一套衣服的式樣縫制的。
店裡的女同事們說,去年她在我們店裡買了一萬兩千元的東西。
我這件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