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一 第三章

關燈
得比他更加狼狽,他們說起話來,颠三倒四,語無倫次,結果既不能保住政權,也不能将拿破侖置之于死地。

     機遇,成千上萬個機遇,賜給他權力,而所有的人像是商量好了似的,都協助他确立這個權力。

    機遇使當時的法國統治者情願服從他;機遇使保羅一世情願承認他的權力;機遇使反對他的陰謀不僅對他無害,反而鞏固了他的權力。

    機遇使昂季安公爵落入他的手中,并且出乎意外地迫使他殺害公爵。

    所有這一切比任何其他手段都更有力地使群衆信服他有權有勢。

    機遇使他把全力遠征英國的意圖(遠征英國肯定會使他毀滅,而且這個意圖永遠無法實現)突然改為進攻馬克和他率領的不戰而降的奧地利軍隊。

    機遇和天才給了他在奧斯特利茨的勝利。

    由于偶然所有的人,不僅法國人,而且全體歐洲人(僅未參與當時事件的英國人除外),盡管原先對他的罪行懷有恐懼和厭惡,現在也承認了他的權力,承認了他自封的稱号,承認了他那偉大與光榮的理想,并認為這種理想是美好和合理的。

     西方列強在一八○五、一八○六、一八○七、一八○九年幾次東進,不斷地增強和壯大,好像是在估量一下自己的實力,以便對行将到來的運動作好準備。

    一八一一年法國組成的聯隊同中歐各國的人丁彙合成一個龐大的集團。

    随着隊伍的不斷壯大,替軍事領袖制造輿論、進行辯護的勢力也不斷增強。

    在準備大規模運動前的十年中,這位領袖人物糾集了歐洲所有頭戴王冠的人。

    世界各國的統治者原形畢露,無力對抗拿破侖的光榮與偉大的理想。

    他們一個接着一個在他面前卑躬屈膝。

    普魯士國王派他的妻子向這個偉人阿谀谄媚;奧地利皇帝認為,這位大人物把公主請進床帏是莫大的恩寵;教皇,各國人民的神聖保護者利用宗教來擡高這位偉人的身價。

    與其說拿破侖自己給自己準備好扮演的角色,不如說周圍的人讓他承擔正在發生和将要發生事件的全部責任。

    他所幹的每件事,每樁罪行和小小的詐騙行為,都立刻被他周圍的人說成是偉大的楷模。

    日耳曼人為他想出的最好慶典是耶拿和奧爾施泰特的慶祝活動,不僅他是個偉人,連他的祖先、兄弟、養子和妹夫都很偉大。

    一切事情的發生都要為了使他喪失最後一點理性,準備讓他去扮演最可怕的角色。

    等他準備好了,兵力也準備好了。

     侵略軍的矛頭指向東方,并到達了最後的目的地—莫斯科。

    京城淪陷,俄軍的損失比敵軍先前從奧斯特利茨到瓦格拉木曆次戰争所受的損失還慘重。

    但是突然使他從一系列勝利走向既定目标的偶然和天才消失了,出現了無數相反的偶然——從他在波羅底諾着涼傷風到天氣嚴寒以及焚燒莫斯科之火。

    同時,天才也不見了,代之以史無前例的愚蠢和卑劣。

     侵略軍逃跑了,不停地往回跑,一逃再逃,如今一切機會和偶然都不是幫助他而是同他作對了。

     自東向西的一次逆向的軍事行動現在發動了,它同原來自西向東的運動十分相似。

    在大規模行動發生之前,一八○五年、一八○七年、直到一八○九年也有自東向西的同樣行動的嘗試,也同樣組成了龐大的軍事集團;也有中歐各國的參與,也有中途動搖,也是越接近目的地行動的速度越快。

     巴黎——最後的目的地達到了。

    拿破侖的政府和軍隊垮台了。

    拿破侖本人也就沒有什麼價值了,他的一切行動都顯得可憐和可惜。

    但是,一個莫明其妙的偶然機會又出現了。

    盟國仇恨拿破侖,認為他是他們遭受災難的禍根。

    拿破侖被剝奪了權力,他的罪惡和奸詐,受到無情的揭露,人們理應像十年前和一年後那樣,看出他是個無法無天的強盜。

    然而,由于某種奇怪的偶然機會,誰也沒有看出這一點。

    他的戲還沒有演完。

    這個十年前和一年後被認為無法無天的強盜,被遣送到離法國兩天航程的小島上,并讓他管轄小島,又給了他衛隊,不知為什麼還送給他幾百萬金錢。